《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1《地下交通站》故事时间应该是1942年4月之后,B站版第一集明确给出了“1942年”,不过不能确定是否B站自加的字幕。确定年份是通过贾队长提过的“去年偷了美国的珍珠(港)”(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初始时间不晚于5月,因为历史上“冀中抗日根据地”在1942年5月份被破坏,至1944年才恢复。且第一集中,新四军领导请老冯吃“螃蟹、鳝鱼”,而螃蟹上半年的食用期是3-5月份。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2. 同样在第一集中,老冯看的那张地图里明确标出了“安邱”,只不过它是现实中的山东安丘,而非老冯及水根要去的鼎香楼所在的冀中小县城“安邱”。根据老冯所说的路线,再参照那张地图,可以明确,安邱在邯郸以北,保定以南,在加上“平汉铁路”穿插而过,可选项无非邢台、内丘、石家庄、正定、定州、望都。在白守业(白翻译)与母亲相遇那集提过,白翻译老家在内丘,白母是找白翻译,可以排除内丘。最重要的线索则是飞行员那集,黑藤说飞行员可能“落在保定、邯郸、临城、高邑、新乐、安邱”,以此做圆,“安邱”很可能是石家庄。另一个佐证是频繁在安邱停靠的列车和多次经安邱中转的我党人员,因为石家庄是平汉铁路、石德铁路与正太铁路(石太铁路)的交汇点,是连接“热河、山西、北平、河南”(还有山东)的重要交通枢纽。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3. 然而,这部电视剧确实不能简单套用现实时间、地点,在营救“文若明先生”那集,文先生说要去(晋察冀)边区参加参议会,这个会议是于1943年在阜平成功召开,其实是计划1940年召开,一直因故拖延到1943年,而距离阜平最近的县城应该是定州(当时的定县)。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4. 在1941年日军对美开战前,就已经出现各地守备日军兵力不足的局面。当时的石家庄已成为石门市(石家庄与休门),并非小县城,根据《华北治安战》,由于是重要交通枢纽,当地一直有日军重兵守备,且多次成为进攻中国各根据地、抗日力量的指挥前沿,如冈村宁次就曾将石家庄作为指挥部驻地,以军事等级来说,当地驻军长官是不大可能接受保定驻军长官指挥的。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5. 石家庄由于建城很晚,是没有城墙的,也没有东关、西关等地名,反而保定、定州既有城墙、城门,也有东关、西关大街,然而定州在当时确实是小县城,且当时一个日军的大佐如果领兵是联队长级别,如果是步兵联队,至少3000人,虽然剧中野尻是驻军长官,但在“摔跤”那集,安邱城只有200人规模的日军,还是太少。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6. 剧情背景中,日军正在进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这在剧中也不断被提及,包括“鬼子又在强化治安,(老冯)不能常来(接头)”“鬼子挖封锁沟,把老掌柜坟给刨了”“并乡并村”等等。而《华北治安战》中对此介绍比较详细,这远非加强封锁、严格控制那么简单,而是对我党根据地进行包围、扫荡,包括冀中、冀南、冀东、山东、黄河旧道等地,试图在平汉铁路东侧构建所谓的“治安区”。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7. 石门第一任日伪市长就姓马,且之前为当地商会会长。而剧中投降日军的“忠义救国军李友三部”,原型应该是石友三,但他于1940年末在开封与日军签订协议准备投降,被其部下杀死。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8. 有人疑惑剧中野尻、黑藤、贾贵等人对蔡水根太客气,以为是导演安排和演员本身的因素。虽然不排除这些猜测,但在抗战时期,尤其日本对美国宣战之后,日军兵力极为紧张,蒋政府不肯与之和谈,而汪伪政府也被日本人认定难以扶持,各地抗日武装令日军捉襟见肘,所以日本高层和华北方面军均希望扶持日占区内“亲日分子”,扶持并拉拢商会、新民会、各工会、农会、警备队等组织,而水根不仅有黄金标“干兄弟”的身份,还是参加新民会等“亲日”组织的积极分子,更在平常“伺候野尻”,这种身份能被轻易怀疑么?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9. 同理的其实包括黑藤对黄金标与贾贵的不同态度,虽然贾贵说是黑藤“亲信”,但对于握有一定军队的黄金标依旧是多加拉拢。(下图,黑藤规三与冈村宁次)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1941年日军在北平专门对我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的机构,名为“黄城事务所”,并在济南、太原、石门等地设立支部,配属于当地驻军,支部成员有5-10名,且是从学校毕业生和军队抽调的情报军官与经验丰富的人员,黑藤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其中之一。

10. 美国飞行员事件,这是真实事件,是美军飞机从航空母舰空袭日本后直接降落在中国华中地区,且并非一架,其中几位确实被我国军民救助回到了美国。

《地下交通站》与抗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