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清楚婆婆不喜歡媳婦的原因,才可能和諧相處

先搞清楚婆婆不喜歡媳婦的原因,才可能和諧相處


01

婆媳之間的矛盾在生活中總是默默地存在,就像青苔一樣悄悄生長。

我國自古以來家庭關係使得兒子長大後與原來的家庭界限不清。父母覺得兒子仍然屬於自己,是自己的私有財產,而兒子仍然選擇依靠父母的生活,不能自立。

無論在心理上還是行為上,他們都沒有真正成熟,甚至在性格上有嚴重的缺陷。如果這樣的男人結婚組建自己的小家庭,會出現很多“婆媳問題"。

婆媳關係是非常特殊微妙的,特別是在封建社會,婆婆就是“一家之主"的時候,媳婦就應該照顧公婆,相夫教子。所以在現代社會,雖然沒有這樣的概念,但仍然有一些殘餘。

現代很多婆婆思想開放了很多,但是仍然很多有這個思想。媳婦又是一個新時代的婦女。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當她來到婆婆家時,她就成了一個付出的“角色",總是存在利益衝突,矛盾越來越激烈是正常的。

就像塗磊說:婆媳相處融洽是一門學問。不同的圈子,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觀念,不同的看孩子想法。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所以門當戶對是有道理的。"

婆媳如果三觀能一致,生活方式和習慣比較接近,矛盾還能稍微少一些,兩個人之間彼此交心,而不是爭奪“家庭地位",才有可能真正親如一家人。

先搞清楚婆婆不喜歡媳婦的原因,才可能和諧相處

02

婆婆不愛媳婦是有原因的。三位老婆婆道出了婆媳矛盾的深層次原因:

生活習慣不好,對身體不好

文麗的婆婆說,她不愛兒媳,是因為:“生活習慣差,不到十二點不睡覺,上午不到十點不起床。"

在婆婆眼裡,文麗是個還沒長大的孩子。她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上班。直到星期六和星期天10點多才起床。然後就洗澡化妝,不要耽誤吃午飯就行。

通常我晚上很晚才睡覺,總是喜歡看音樂節目。還邊看邊跳舞,不管別人是否想休息。

而且,她睡得很晚,直到12點才睡,第二天也起不來了。毛糙糙的塞兩片面包就往外跑。更別說讓她給家裡做早餐了,她自己都沒有時間吃。

不良的生活習慣,年輕的身體,不能這樣糟蹋自己的身體。

偶爾說說,她還有些不開心,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應該互相干涉。但這個年齡段的人應該做好做母親的準備,如何一直這樣生活下去。

一日三餐吃兩頓飯。如果你不想吃你在家做的飯,你可以叫它外賣。都是油炸高熱量的東西。你玩得很晚。12點再吃一頓,你的胃就碎了。

大冬天還只穿個絲襪,捂上個羽絨服就出門,回來凍的腿都直打哆嗦。實在看不下去,給兒媳買了條保暖褲,人家只說了句“老土"就扔在那裡,一次都沒有穿過。

年輕人有時候太任性,自己沒有規劃,生活習慣太差是事實,但是主觀意識上排斥婆婆,就算婆婆是為她好,但是語氣或說話方式比較強硬,就會引起誤會,出現“對著幹"的情況。

年輕人的習慣很難改變,再就是有一種“有錢難買我樂意,我就是這樣"的心態,就是不想改變,覺得自己改變就是對婆婆妥協,這場“戰爭"自己就輸了。

其實,沒有必要,處理婆媳關係。我們應該正確對事,不對人。婆婆要用媳婦能接受的方式溝通,媳婦也要分清是非。

先搞清楚婆婆不喜歡媳婦的原因,才可能和諧相處

03

不知道怎麼打理家裡瑣事,不會生活

劉豔的婆婆說,她不愛兒媳,是因為:“太懶,不做家務,不洗衣服,不做飯……"

劉燕和婆婆關係不好,因為她太懶了。婆婆看不下去。她總是喜歡嘮叨。她一直希望兒媳能更加勤奮,把家裡收拾好。

雖然也需要工作,但有許多的休息時間。在家裡,家裡需要打掃。她只能叫婆婆打掃,總是把工作當擋箭牌。

不過,放假期間,婆婆看到媳婦一點都不勤快,沒有做家務,沒有洗衣服,也沒有做飯。衣服髒了。把它們扔進衛生間。給她洗了。還滿腹牢騷。

有時候,婆婆不在家,家裡也沒做飯,媳婦就點外賣或吃泡麵。有時,朋友來家裡,她也這樣招待客人。

我看不下去了,我會說她幾句,但她從來不聽。每次她把婆婆的話置之不理。當她高興的時候,她會聽兩個字。當她不高興時,她砰的一聲關上門,到她喜歡的任何地方去玩。更是瀟灑,生活是自己的,自己開心就好。

所以,越是這樣,兩者之間的衝突就越深。

不知道如何經營一個家,讓人感覺到不能好好過自己的踏實模樣。

對婆婆來說,媳婦其實是個孩子。就像大人讓孩子把作業做好一樣。你越罵他,就越是跟你對著幹。會自暴自棄,什麼也學不到。

婆婆和兒媳溝通也是這樣,想要達到“目的",就要找對方式。

兒媳千般不好,總還是有優點的。比如可以這樣去溝通:“你看你品味多好,買的沙發罩多漂亮,就是太髒了不好看了,要不抽空的時候洗一下?"

當兩個人能夠相互欣賞並得到對方的認可,那麼婆婆的忠告就會越來越有效。

先搞清楚婆婆不喜歡媳婦的原因,才可能和諧相處

4.太會花錢,不懂得計劃生活,不省錢

孫花的婆婆說,不喜歡兒媳,是因為:“太能花錢,快遞很多,喜歡買化妝品。"

孫芳和婆婆鬧矛盾,都是“錢"鬧的。她喜歡網上購物,喜歡在打折搞活動的時候就“囤"一些東西。特別是在每年的雙11,雙12,過年過節,家裡的快遞都堆老高,讓婆婆總是看不慣,說她“敗家"。

什麼都買。只要沒吃過的,不管多貴,都想嚐嚐。很多東西都買回來了。如果覺得不好吃,就會浪費掉的。

家裡有許多小廚房用具。他們還買,什麼烤箱和破壁機。這些小家電可以使用上千次,而且用得不多。

花錢就像流水。不是零食就是化妝品,再不就是減肥的保健食品。還買了一些運動服和運動器材。但也就新鮮了幾天,放在角落裡佔地方,更別提還不讓人打掃了。

太會花錢,不知道如何規劃生活,不省錢,每個月的錢都花掉了

兩個人工作這麼多年,更不用說買房養孩子了。他們只是想買一輛更好的車。他們都付不起。錢被浪費了。當他們有事情要做時,不知所措。每次我說幾句媳婦不愛聽,一說就是戰爭。

“錢"是婆媳之間最難協調的問題,消費觀不一樣,兩個人會因為如何花錢,花多少錢起非常大的爭執。

有些婆婆認為你花的錢都是我兒子的,這侵犯了我們家的利益。我兒子的錢應該省下來,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兒媳卻認為,不管怎樣,她都有權支配夫妻的共同財產。男人掙的錢就是應該妻子花的,婆婆無權干涉。這樣,他們之間就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是,如果婆媳的價值觀是相似的,能夠有一種考慮為未來做準備的態度,婆媳之間就不會有太多的利益糾紛。

先搞清楚婆婆不喜歡媳婦的原因,才可能和諧相處

5.那麼婆媳感情不和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婆媳感情不和,往往是因為兩個人不能相互理解,不能認同對方的生活方式。比如:生活不規律;太懶,太依賴別人;花錢沒有節制,不知道如何規劃未來。

畢竟,在生活、習慣和價值觀上有太多的差異。

婆媳關係不和諧,往往需要婆媳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男人的調節。

塗磊說:作為男人,兩個女人深愛的男人,要有擔當,要有主見,要有能力,不能偏聽偏信,不能沒有是非觀,不能唯唯懦懦。要調節兩個女人的關係。"

男人怎麼做很關鍵,因為婆媳兩個人很容易站在對立的兩邊,但是和男人都能“好好說話",男人要做好這個橋樑。

婆媳之間也應該心平氣和,多聽聽對方的想法,真心接納對方,才能和諧相處。婆婆不拿自己的老一套“規劃"、要求兒媳的生活方式。兒媳也要善於採納婆婆的正確生活觀。

懂得求同存異,懂得運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往往會大大減少婆媳之間的矛盾。

婆婆不愛媳婦,媳婦不愛婆婆是有原因的。不要忽視我們不愛對方的原因。婆媳矛盾往往是由這些原因引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