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宜昌,位於長江之濱,三峽的入口,由江而生,因江而興。這是個千年古城,歷史上曾有“峽州”、“夷陵(彝陵)”等稱謂,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三國的古戰場,抗日最後一道防線;歷史上這裡出了嫘祖、屈原、王昭君等名人;白居易、蘇軾等墨客文人曾到此一遊;歐陽修曾被貶在此當縣令;當代,宜昌飛速發展,已成為現代化大都市,水電之鄉。千年歷史,多少會留下了一些東西給後人,儘管沒有太多實物,儘管現在所見大多是根據傳說加上後人的想象復建,但這也是歷史的一部分。由於長江與宜昌緣由,這些遺留在長江沿岸尤為集中。這裡按順江而下的順序,將所拍攝到的有歷史意味的建築、遺蹟,包括部分近代的建築,選編在此,並儘可能瞭解它們背後的故事。當我們在欣賞長江兩岸美麗風景的同時,也同時好好品味這些過往的歷史。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秭歸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鄉,先人們早就在屈原的故里、西陵峽的江灘建屈原祠,來紀念屈原。由於葛洲壩及三峽大壩的建成蓄水,“屈原故里”牌坊及“屈原祠”兩度遷址,最後在三峽大壩上方、秭歸新縣城的鳳凰山安家,成為“屈原故里風景區”。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屈原祠。它完全是原物拆遷,原樣復建,同時有擴建。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石牌,原是西陵峽邊一小鎮,因江岸有一凌空屹立的巨石——“石令牌”而得名。石牌鎮地處險要,長江在這裡突然拐了一個110度的灣,構成可扼制長江航道的天然屏障。1943年5月,日軍攻陷宜昌,隨即調集了十萬兵力,對石牌進行猛攻,企圖從長江直攻陪都重慶。中國軍隊進行了的頑強抵抗,日軍未能進入三峽半步。石牌保衛戰的勝利,改變了抗戰的進程,石牌小鎮也一戰成名。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石令牌。一板狀巨石猶如令牌,懸空而立,巨石高32米,寬13米,厚4米。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現在,位於石牌鎮下端的原戰場遺址,已開闢為“石牌抗日紀念館”。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紀念館內,當年面向江面的炮樓仍屹立,它在向後人訴說這段抗日英雄史。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三遊洞,位於“下牢溪”的崖壁上,距長江不過百米。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唐代詩人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個人曾一同遊此洞,故稱“三遊洞”。到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也一同來遊過此洞,後人稱其為“後三遊”。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三遊洞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三遊洞內外有很多碑刻與壁刻,是唐宋以來,眾多文人墨客以及在夷陵任過職的官吏所作詩文或刻碑記事,共有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來並已經發現的近60件,楷、隸、篆、行、草各體皆備,均堪稱書法精品,極具有歷史價值與書法欣賞價值,是十分珍貴的文物。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在三遊洞的山頂之上,聳立有“至喜亭”,江岸上有“古軍壘”遺址。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至喜亭是一座重簷三疊、金瓦朱欄、造型很獨特的“品”字形三亭組合的亭閣。它始建於宋朝,為的是方便船伕和商旅休憩。景祐四年(1037年)歐陽修任夷陵縣令時,專為此亭撰寫了《峽州至喜亭記》。文中記述:歷來,長江三峽航道甚險,河道曲折,水流湍急。下行船到這裡,水流才轉而平和,“故舟人至此者,必瀝酒再拜相賀,以為更生,故為至喜”,併名“至喜亭”。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古軍壘:1983年10月,在西陵峽口北岸修建濱江長廊時,發現一段用漢代至六朝磚砌的牆體和許多周代陶器殘片,從而發現了這個古軍壘遺址。軍壘始建於南北朝時延用至六朝,這在出土的古代箭鏃以及東漢紀年磚等得到考證。現在其遺址上覆建軍壘,它立於峽口,扼守了入峽的咽喉,深感雄關之險與壯,大有一夫當關之氣勢。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復建後的古軍壘。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古軍壘旁側山崖上的“今古奇觀”佛像石刻群,旁側還有一“大悲佛洞”。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張飛擂鼓臺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2006年發掘發現的“南宋軍事遺址”。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位於“世外桃源”景區內的“望江亭”。望江亭面向長江,傳說王昭君出寨前,曾回故鄉省親,回京那天,她乘船順江而下,鄉親們在此築亭遙望送別。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望江亭為很別緻少見的三柱形式。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在長江在宜昌的最大支流——黃柏河河口的西陵山上,聳立一“嫘祖廟”,在江面上,很遠就能看到她的身影。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嫘祖廟又名西陵山廟,為紀念黃帝正妃嫘祖而建。據《史記》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宜昌遠安的西陵山中有雷家衝,為嫘祖故里。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旨定農桑,法制衣裳。”民間稱“蠶母娘娘”,與黃帝一起組織部落裡的男女老少,男耕女織,共同創造了華夏古代文明。嫘祖為中國最早的第一夫人,全國各地多建有嫘祖廟來紀念她,這是其中之一。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原嫘祖廟毀於日軍的炮火,1993年重建嫘祖廟,廟高26.53米,共四層,多層重簷。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鎮江閣,繼黃鶴樓等之後,有“天下第四樓”之稱,氣勢雄偉。為鎮水患,始建於康熙38年,後毀於戰亂,今之閣是上世紀80年代重建,四層,飛簷翹角,金瓦銀脊,有34根盤龍柱 。登閣遠眺,葛洲壩和宜昌城區美景歷歷在目。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夜景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很具有鎮江之氣勢。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精美的建築。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與鎮江閣為鄰,有一屈原雕像,像前這塊地方被稱為屈原廣場。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雕像面對大江,表現了屈原皓首蒼天,憂國憂民,正氣凜然的形象。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雕像基座上及立柱四周有楚樂和山鬼群雕。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昔日的濱江是一片河沙灘, 隨著葛洲壩工程的興建, 沿江築起長長的護岸大堤。為建宜昌山水園林城市,增加市民的休閒活動場所,1984年起,開始興建完全開放的濱江公園。現在濱江公園的總長度已超過7公里,是宜昌沿長江的一條綠色腰帶。位於雲集路口由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的“濱江公園”石牌坊,是大家公認的濱江公園的大門。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牌樓內是個開闊的廣場,因東西兩側臨江處各有一雙層八角琉璃亭而名為雙亭廣場。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宜昌長江水文站。它收集記錄了宜昌歷年的長江水文資料,在水文站一側的牆上,用銅牌清楚的表示了歷史上長江宜昌段的最高洪水水位。宜昌最後一次洪水侵入城內是1954年,自葛洲壩及三峽大壩建成以後,長江宜昌段再也沒有發生過水患。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三峽力量”雕塑。為了更好的展現宜昌城市人文內涵,突顯水電之城的特色,2016年在勝利四路江邊建了這座由五片鮮紅色水輪機葉片組成的城雕,名為“三峽力量”。這五扇水輪機葉片原屬葛洲壩電廠21F發電機組,2015年退役,葉片總重112噸,圍合形似一朵盛開的太陽花。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亮,這朵紅色花朵更顯豔麗。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宜昌大撤退紀念園,位於夷陵長江大橋上側的濱江公園內。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大撤退紀念碑是紀念園的主體,由1938.10.11數字和鐵錨組成,外形取船和長城之形。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1938年10月,武漢淪陷,為將滯留在宜昌的3萬餘名人員和近10萬噸民族工業精華、戰時物資搶運進川,民生輪船公司傾力組織職工和船隻,冒著日寇飛機的狂轟濫炸,在40天的時間裡,趕在枯水期前完成了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一關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遷徙,被稱為“宜昌大撤退”而載入歷史。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天然塔(俗稱“寶塔”)是一座七層磚石古塔,始建於晉代,現塔建於清乾隆年間。在此建塔由為:江之南有葛道山,屹然高聳,而城東主山低矮,受欺壓。且江水自三峽一出,經西城而東,直瀉荊門,非高標凌跨,無以束其勢。在此有塔,則可巋然聳峙江干。經歷史滄桑,至宜昌解放時,天然塔廟宇被毀,塔也殘破不堪。天然塔是宜昌城區唯一留存的地標性古建築,1992年被定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2006年至2008年,對其按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在塔面向長江的門上方,有“天然塔”三字。因建塔時(清乾隆年間)萬事順利,時人認為“天然趣事”,故名“天然塔”。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天然塔立於江邊高處,猶如長江的一個重要古航標。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天然塔景點已成為沿江大道一道靚麗的風景。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夕陽下的塔影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夜晚時的天然塔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濱江公園天然塔段視頻

天然塔視頻

猇亭古戰場。“ 猇”為“虎吼之聲”,“亭”為古代之行政區域,十里為一亭,猇亭得名蘊藏地勢險峻之意,如“猛虎吼嘯”之地。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猇亭與荊門山隔江相望,地勢險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猇亭是我國少有的古戰場遺址,從秦初至清近兩千年,這裡共發生過九次戰爭:秦將白起燒夷陵、東漢公孫架浮橋、三國火燒連營七百里,西晉伐吳破西塞、樊猛西陵斬蕭紀、梁陳安蜀橫索橋、隋朝楊素破陳軍、唐軍夜襲戰肖銑,至清軍平叛吳三桂等著名戰役均發生在這裡,演繹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古代戰爭畫卷……。其中,最著名,也最為人們熟知的當屬三國時的“猇亭之戰”。當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劉備得知關羽被害後,不顧阻攔,盡起大軍為之復仇。吳軍暫時避開蜀軍的鋒芒,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猇亭一線,轉入防禦,準備相機決戰。 劉備親率主力從秭歸進抵猇亭,深入吳境二、三百公里,建立大本營。在吳軍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在巫峽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營寨。六月,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這讓吳軍找到了破敵之法---火燒連營,爆發“猇亭之戰”。猇亭之戰,蜀軍大敗,劉備逃到白帝城,最後亡故在那裡,三國鼎立局面確立。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屹立於江崖之上的“楚寨樓”。相傳,它原是蜀將張飛任宜都郡太守時在此建亭,為“猇亭”。現“楚寨樓”是近年所建的5層半仿漢樓閣。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過去為了船隻溯江上行,在虎牙山江邊鑿出了一條羊腸纖道,約有1000多米長。棧道初建於三國時期,清時進行了修建,2014年又作了全面修整。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同治碑 紀柱。屹立在虎牙灘山下的一塊石碑,為清同治年間遺存的文物,上有《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修虎牙灘碑記》 。《碑記》詳細刻錄重修纖道的經過。在碑的右側還立有“紀柱”,上刻“同治十二年季春月吉日立”。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虎牙山上的古烽火臺。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三國夷陵之戰遺址”碑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虎牙英雄塔。為了追懷在歷代戰爭中陣亡的將士,建英雄白塔以示紀念。

遺存在宜昌長江岸邊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