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謙甲午戰場逃跑,後代卻要為他翻案

歷史已成定論,時間只會將事實湮滅。過去的事情,當時家人都沒評說的資格,何況今人?真身已服法,再唱什麼可歌可泣的高調,方伯謙也是被大清律法所誅,而不是慷慨激昂地死於中日搏殺的戰場。方伯謙深熟識時務為俊傑的道理 ,先留下小命再說 ,豈不知朝中要敗逃者的命的大有人在。方伯謙後人更是深熟此時為先人翻案的妙用 ,既可光宗耀祖 ,為自己披上抗擊倭寇後代金袈裟 ,昂首挺胸地撈取政治資本,其次可以光明正大的打造旅遊勝地 ,名正言順地撈取錢財 。可惜啊 ,方伯謙後人你們要知道 ,歷史就是歷史,豈容隨意篡改。

方伯謙甲午戰場逃跑,後代卻要為他翻案

無論如何翻案都逃不過軍人在戰場上臨陣棄戰的惡劣影響……軍人以戰死沙場,馬裹屍還為天職!文不能治國安邦、武不能保家為國何談名垂青史!否則翻案不成落得個貽笑大方,遺臭萬年!現在後代翻案的多,如秦檜後代要為秦檜翻案、有人要給民族英雄岳飛定罪、要給鄭成功定罪。我們不要單純看事件本身,還要從世界視角、中國視角審視這一連串的翻案風,這股顛倒黑白、妄顧事實的寒風確實動搖了中國人對英雄的信仰,特別是年輕一代分不清⺀英雄“的範疇,認為小鮮肉才是崇拜的偶像,範某才是"中國最高貢獻者“。

方伯謙甲午戰場逃跑,後代卻要為他翻案

中國的影視、文化傳謀,編劇、導演早己是西方在中國的代理人。西方人深深地知道:只有抹去中國人的傳統信仰(如對英雄人物的認定、中國結、故鄉情、中國風俗),然後拿來聖誕節、平安夜、搞個西化潮流風行中國,就能達到分裂中國的目的。因為只有割斷中華文明,中國後代才能徹底融入西方,阿拉伯之春才能在中國遍地開花。在當時的戰場上,應該是我方現場指揮官統一調度艦艇對敵佈局,每艘戰艦各有使命,有如棋局對弈,一子喪失,滿盤皆輸。

方伯謙甲午戰場逃跑,後代卻要為他翻案

軍人在戰場上流血還要殺敵呢,戰船漏水能自行返港,不能漏水殺敵?當年方伯謙做為軍人臨陣脫逃,已經丟盡軍人臉面,貪生怕死,喪失民族氣節,使國家和百姓受此大難,至今蒙羞難雪,是千古罪人,其後人不思贖罪懺悔,反要翻案,真的是不知羞恥,屬奇談怪論。 網傳秦檜後人也為秦檜翻案,真的不是笑談了,這類與論經常在媒體上散佈,不是笑談閒資,而是關係到民族氣節與認知的國民素質大問題,國際上各國據此判斷分析中華民族如何發展、向哪個方向發展,這是讓外族敬畏的很重的必選項。每個中國人都當思考民族大義與氣節如何真正的貫入骨髓、植於靈魂,做一個有氣節有靈魂的中國人。

方伯謙甲午戰場逃跑,後代卻要為他翻案

不知道從何時起,開始流行為一些歷史人物翻案了。有為秦檜抱屈的,有給李鴻章打抱不平的,還有為慈禧太后評功擺好的,等等,不一而足。彷彿歷史只是一塊麵團 ,可以任意揉搓成自己想要的形狀。其實歷史永遠擺在那裡,不管你出於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哪怕你口吐蓮花巨筆如櫞,也改變不了分毫史實。貪生怕死之輩,臨陣脫逃,使我高升號官兵失去保護而死難,黃海大戰,倉皇逃命撞毀自家楊威艦,這樣的敗類畏敵如虎,怎能守家衛國,早該處死,否則黃海之戰不會如此之慘!豐島海戰,以一敵三,九死一生。甲午海戰,北洋水師除尾炮外,其餘都是教練彈,濟遠艦在視線模糊的海戰中先掛日本旗以求轉身,據日艦太近,尾炮要一定距離才能命中日艦,畢竟其也命中過日艦,日本艦隊對狡猾的濟遠艦還是很忌憚的,被處決有可能是臨陣脫逃,也有可能是替罪羔羊,畢竟此人沒有象丁軍門或劉步蟾那樣自殺殉國,郎威裡事件中處於私心頂撞過李鴻章被後者加以嫉恨。總之事情蠻複雜的,具體情況誰也不知道,復原有點難度。

方伯謙甲午戰場逃跑,後代卻要為他翻案

現在沒能翻過來但並不代表以後他們翻不過來。為什麼呢?是因為現在他們的力量還有限,但若干年後他們的隊伍會壯大!當一個人當了祖祖的時候,他們的孫子孫女們也會發展到一個效大的數量,另外他們還有一支生力軍也會加入進來。比如汪精衛,周弗海,禇民宜,張國燾,再遠點的趙高,秦檜........他們的後代也不少哦!努力吧,不是說謊言重複一千遍也許能變成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