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他的故事

他,叫荊軻。

有人要問了:

荊軻,也是唐代詩人?

當然不是。

因為,今天我們要賞析的這首詩的作者,依然是駱賓王。

他寫了一首詩,詩中的主人公便是荊軻。

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你又說:

噢,是那個刺客啊?

對的,是那個刺客。

是那個爆發輸出能力無人能及,善於偷襲,一旦完成擊殺,又可再次影遁的刺客啊?

那個呀,大概是荊軻的異父異母的親胞弟——阿軻吧。

說服荊軻

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燕國太子丹震懼,便與田光密謀。

太子跪著迎接田光,倒退著走為他引路,又跪下來替田光拂拭坐席。

等田光坐穩,左右人都退下後,太子離席,向田光請教道:“燕秦勢不兩立,希望先生能儘量想個辦法來解決這件事。”

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田光說:“這要在我壯年時用不著你來找我,我抽出寶劍就得去那三八線上浪一回!如今我的精力已經衰竭了,雖然這麼說,我卻不敢因此耽誤國事。我的好朋友荊軻可以擔當這個使命。”

太子說:“希望能通過先生與荊軻結識,可以嗎?”

田光說:“那感情好啊。”

說完起身就走了出去。

太子把他送到門口,告誡他說:“我告訴您的和先生剛才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洩露出去。”

田光低頭一笑,說:“誰說誰小狗。”

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田光去見荊軻,對他說:我從來就沒把您當外人,於是把你舉薦給太子,希望您能到太子的住處走一趟。”

荊軻說:“遵命。”

田光又說:“如今太子告誡我說:‘我們所講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洩露出去。’這是太子他懷疑我啊。為人做事讓人懷疑,就不是有氣節的俠客。希望您馬上去拜見太子,說我已經死了,以此表明我沒有把國家大事洩漏出去。”說完就自刎而死。

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太子丹聽說後嚎啕大哭一陣,又開始和荊軻討論正題。荊軻表示自己有的是膽量,刺殺秦王這種事兒自己義不容辭。

可是,光有膽子可不行,秦王憑什麼讓你荊軻近我的身?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荊軻眼珠一轉,說:“樊於(wū)期(jī)原為秦國將軍,後因伐趙兵敗,畏罪逃往我燕國,被太子您收留。如果能將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取下,再帶一塊燕督亢這塊沃土的地圖進獻給秦王,我不就有機會接近他並行刺了嘛。”

除此之外又有何法?

對方的長槍就要插入家門口了,以一方土地換取燕國長存,誰不做這等買賣?

“準了!”太子丹說,“可是,我於心不忍啊,這事兒,還得你替我出面。”

荊軻只好私見樊於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樊於期哪能不明白,這條命是人家燕國給的,人家說什麼時候拿走就什麼時候拿走,遂為成全荊軻而自刎。

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燕國還有個勇士叫秦武陽,太子就派秦舞陽做荊軻的助手。

荊軻正等著另一個朋友,想帶他一起去。

那人住得遠,還沒有趕到,荊軻就多等了一會兒。

這一等就是好幾天,太子嫌他行動緩慢,懷疑他要反悔,於是又去請求他說:“時間已經不多了,你不打算去了嗎?那我就先派秦舞陽去了。”

荊軻生氣了:“我拿著一把匕首到吉凶難測的秦國去,之所以還不動身,是要等我的朋友一起走。現在您既然嫌我行動遲緩,那就訣別吧!”

於是動身出發了。

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太子以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身穿白衣、頭戴白帽來為荊軻送行。到了易水岸邊,祭祀完路神,高漸離擊起了築樂,荊軻和著曲調唱起歌來,歌聲淒厲悲愴,人們聽了都流下眼淚,暗暗地抽泣。

也因此,有了著名的一句: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也有了我們今天要賞析的這首駱賓王的《於易水送人》。

他的詩

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即便沒有我前面講述的荊軻刺秦前的故事,易水之濱送別,自然聯想到的也應是人盡皆知的荊軻了。

①易水:即易河,源於河北易縣。發衝冠:據《史記》載,荊軻臨行前,燕丹等人身著白衣冠送於易水,高漸離擊築,荊軻歌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悲壯激越,“士皆嗔目,發盡上指”,怒不可遏。

②沒:同“歿”,死。

此詩前兩句直入史事,後兩句轉而抒情,以“人已沒”與“水猶寒”對照,將昔時易水壯別與今日易水送別兩相融合,借向荊軻的視死如歸、千載猶存表達深深仰慕,也暗寓贈別友人後,自己彷徨企求、無所知遇的鬱憤。

“也許,他就是當年那個荊軻等了幾天也沒等到的人吧。”

他的譯

“當年,

就是在這裡

荊軻悲歌一曲

辭別了燕丹

一去不返的壯士啊

風蕭蕭裡怒髮衝冠

去了,去了

昔日的壯士們

今天——

這易水裡依然

迴旋著那歌聲

流淌一河悲壯的

凜寒”

圖:來自網絡

古風扒“細述唐詩三百首”每日學習之第3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