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唐詩三百首》刊行至今已經超過200年,但在很多人,特別是幼小的孩童心裡,它幾乎就已經代表了唐詩這樣一個文學史上的奇蹟般的存在。那麼,這200多年來,我們這個國家相比此前的數千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又為什麼仍然可以風行這麼多年?另外,孩子們又該怎麼讀《唐詩三百首》?要說起這一切,就必須從唐詩本身來溯源了。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一、關於唐詩

在大唐王朝200多年的歲月裡,湧現了無數詩人,也有著無數關於詩的傳說,以古代那樣簡陋的刊行與書籍保管能力,至今我們仍然能夠讀到2000多位詩人所制5萬首詩篇。那麼這些詩篇會是唐詩的全部嗎?顯然不是,單說一位張若虛,舊唐書載“神龍中,知章與越州賀朝、萬齊融,揚州張若虛、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於上京”,如今卻只有2首作品存世,其中1首正是被人們譽為“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官職低微,僅為兗州兵曹,但他們的詩篇都是文人間爭相傳閱的,按理說即便不如賀知章名氣大,但總應該有多首傳世,可惜的是他的作品在唐代並不為人所重,哪怕到了宋代,郭茂倩撰《樂府詩集》錄其《春江花月夜》,也沒有得到多大反響,也就是說,如果明清時期沒有人意識到這首詩的價值,很可能人們早就忘了有這麼一號人物了。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這就好理解為什麼很多令後世驚豔的詩人,存世的作品卻只有寥寥數首。在“大咖”詩人有如過江之鯽的大唐,沒有點特別的能耐,連自己的詩作都沒有重視,時間一久,自然就被丟進歷史的故紙堆中了。

既然這樣,是不是說明如今存世的唐詩就都是值得品讀,以及值得所有人都去學習的?畢竟唐詩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極為耀眼的明珠。當然不是。唐詩中的很多作品自然是極為優秀的,但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比例不小的一部分,留存下來並非是本身內容優美,又有學習的價值,而是因為它們能夠優先被保存下來。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我們可以看一下《全唐詩》,前九卷自唐太宗李世民起至蜀太后徐氏作品,隨後卷十起至卷一十六,都是郊廟歌辭等,也就是基本上都是皇室專用。這裡面有不少佳作,但歌舞承平之作過多,對於古時的官府中人有用且必須學習,對於剛開始學習唐詩的人,幾乎毫無意義。

李世民有一首《兩儀殿賦柏梁體》,由包括李世民在內的5位左右大唐未來走向的人物聯句完成,看一下全文:

絕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

八表無事悅聖情。--淮安王

雲披霧斂天地明,--長孫無忌

登封日觀禪雲亭,--房玄齡

太常具禮方告成。--蕭瑀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簡單嗎?簡單。有意思嗎?沒有。孩子們學這首詩能學到什麼嗎?不能。作為李世民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同樣不能免俗;作為當今皇后的胞兄,位高權重的太尉長孫無忌,在真龍天子跟前接聯句詩,怎麼接才算好?自然也得挑好的說。

這些詩作是你到朝中任職的時候必須學習的,而且若是你做到了賀知章那樣的位置,你不光要學,還得會寫,應制詩和奉和詩基本上是官員的必修課。但是對於很多終身不入仕的文人,以及幼童來說,這些根本不需要,也沒有意義,這樣的情況下,就有了很多文人開始專門做選詩的工作,因此坊間自然就會有諸多的選本出現。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二、關於唐詩的選本和《唐詩三百首》

唐代自建立之初就已經湧現無數天才詩人,此後的每一段時期,都會有無數驚才絕豔的大家橫空出世,這固然與其時以詩取士有著很大的關係,但很多詩人的出現就像冥冥之中的天意,比如劉希夷,在其短暫的生命中卻釋放出最為璀璨的光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僅憑這樣簡單到令人髮指又似乎重複迴環的2句,就足以讓他在千年以後仍然被人記起。

李白的出現更是如此。這位極富浪漫主義精神的偉大詩人,迄今為止都沒有人能夠準確地說出他到底算是哪裡人,也沒有人能夠準確地說出他的傳承,跟很多出身名門的詩人大不相同,比如“城南韋杜,去天尺五”。自漢代傳承至今,但凡出身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的,任何一個房支都有傑出人物,我們看到唐代很多詩人或官員,姓韋或姓杜的話,基本都出自兩家的房支。這就是豪門傳承千年的底氣。而李白呢?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但論唐代詩人,他卻是絕不可忽略的存在。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因為唐詩太多,傑出詩人也太多,我們今天能看到5萬首唐詩,可這是在很多作品散佚的情況之下保存至今的,可見詩作數量必然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因此唐代就已經有人開始做唐詩選本的工作。

很遺憾,唐代的選本都已經散佚了,這才有了後世各個朝代王安石、元好問、沈德潛等人的唐詩選本,但最終能夠到清代中後期風行,並一直風行至今的,也只有我們今天所要說的《唐詩三百首》選本了。

孫洙,號蘅塘退士,清康熙50年生人,乾隆16年進士及第,乾隆癸未年,即乾隆28年編撰完成《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本身從書名開始就著意模仿《詩三百》即《詩經》,初次成書時選錄唐詩310首,按五言古詩、五言樂府、七言古詩及律詩、絕句等依次排列。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蘅塘退士選錄唐詩的標準,不再侷限於盛唐,而是廣收名篇,收錄了77位詩人的作品,各個時期及各個身份的人士都有,這樣就真的像《國風》一般,基本能夠反映整個大唐的人們生活的大致風貌了。

按蘅塘退士自己在該集原序中所說,他認為當時孩童學習的《千家詩》為“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於是他專門從唐詩中選擇膾炙人口的作品,並從中“擇其尤要者”,錄成一本今天我們看到的《唐詩三百首》,並且誇下海口:“較《千家詩》不遠勝耶”!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如今來看,蘅塘退士說遠勝《千家詩》這話,還真不是吹牛,自乾隆年間成集之後,《唐詩三百首》的傳播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千家詩》,已經不僅侷限於作為“家塾課本”,對很多讀書人來說基本算是床頭必備書了。而且,真的是孩童時代開始學的話,“白首亦莫能廢”。

究其原因,實際上很簡單,正是因為這部詩集正好能夠填補當時唐詩學習的諸多空白。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抓住了當時的人們學習唐詩的“痛點”。《千家詩》選詩範圍較窄,其他選本又同樣“工拙莫辨”。而這部詩集,各個題材的優秀作品都得到收錄,古體詩、近體詩都有收錄,並且作了相應的歸類,學習與品讀非常方便,大浪淘沙之下,《唐詩三百首》能夠流傳至今也是一種必然。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三、結語

說到底,《唐詩三百首》能夠讓更多的人喜歡,至少是比《千家詩》更讓人接受,不是因為詩人的名氣大,而是因為蘅塘退士選擇詩作的時候兼收幷蓄,首先是作品要夠好,其次才是在夠好的基礎之上選出更好的作品,去蕪存菁之下必然會有更多的人喜歡,同時更廣的題材和更多的詩體也贏得了更多的讀者。

今天很多人家中都有這本《唐詩三百首》,即便沒有能夠背下所有的詩篇,但只要聽到別人吟誦其中任何一首詩的2句,大概也都能聽出來自這部詩集,這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在很長時間的浸潤之下形成的,也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形成的,就像蘅塘退士所引民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唐詩三百首》為什麼可以風行200多年?

我們的傳統文化可能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最容易消化的傳承,因為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起,我們的血液裡就有了這些天然伴隨而生的傳承,無論你的外語學習能力有多麼優秀,都仍然無法與你學習唐詩的能力相比。

我希望的是,所有的孩子,在他們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就可以學背唐詩;在他們開始會識字的時候,就可以學會讀《唐詩三百首》。這不僅可以讓他們在今後學習古漢語時,有著極大的助力,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逐漸培養出屬於他們自身的溫柔敦厚的品格。這,才是文學傳承能夠帶給每一位中國人的真正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