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變得不好說話後,日子過得舒心多了

周未,大女兒可可在家同我抱怨,說這次數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一道題開始做錯了,後來想改正,但是塗改帶用完了,只能把原有的答案劃掉後,再重新解答,可是位置不夠,寫得太亂,老師看不明白,5分就白白丟掉了。而導致她沒有塗改帶用的原因就是她同桌,從來不買塗改帶,總是用她的,可可說已經委婉的提醒過她幾次,讓她自己買一個,可是她一直沒買,要用的時候直接去拿,可可心裡十分不情願給她用,可是又不好意思明確的拒絕她,所以每週都帶兩個去學校,可是沒想到這次還是不夠用,還讓考試丟分了。

看可可一直在那發牢騷,我把她叫到身邊,同她講道:“如果你覺得你不方便也不願意借給同桌用,你就直接告訴她,讓她別用你的塗改帶,因為自己也要用,我想如果她找你借的時候,你拒絕了她,她下次就不會找你借的,會記得自己買的。而你每次也沒說不給她用,她以為你是願意給她用,所以她一直用,也不記得去買。合理的拒絕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懂得拒絕也是一門該掌握的學問。

自從變得不好說話後,日子過得舒心多了

其實,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會經常會遇到這樣的苦惱,明明心裡不願意,卻又無法說出口,不知該如何去拒絕。於是很多人就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老好人”、“可隨意差遣的人”,這種人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會被別人消耗太多的精力和時間,甚至為此吃盡苦頭。

我們從小就受到教育,要樂於助人,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這並沒有錯,關健是總有一類人,貪得無厭,得寸進遲,這時我們就不能只做一個“老好人”了,要拿出自己的態度,該說不時就說不,不必為這種自私的“吸血鬼”費心勞力。

自從變得不好說話後,日子過得舒心多了

畢淑敏曾說過:“拒絕就是一種權利,你那麼好說話,又有誰能體諒你?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時候,你捨棄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卻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們壓榨。”

不懂得拒絕,最後受傷最深的是自己。小麗就是那個別人口中“好說話的人”,同事要提前下班,找她幫忙完成工作,於是她加班幫別人做事;同學想買衣服找她借錢,於是自己生活費不夠時只能吃泡麵;室友要出去約會,讓她幫忙洗下衣服,於是她成了室友免費的保姆。心地善良的她總是默默地幫助別人,可是久而久之別人都覺得理所當然,連謝謝都不會說一聲了,小麗的付出在別人眼裡一文不值,根本沒有人在乎她的感受。終於在一次幫同事完成工作時,因加班太晚,狀態不好,數據出錯了,本該是別人完成的工作,但因最後是她完成並簽名的,所以受懲罰的只能是她了,而找她幫忙的那個同事沒有說一句抱歉的話,好像整件事情都是小麗自作自受。從此之後,小麗不再去幫別人做事,日子過得輕鬆自在多了。

自從變得不好說話後,日子過得舒心多了

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做“老好人”,因為“老好人”的標籤會降低你在別人心中的存在感。當別人的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外,我們可以選擇乾脆的拒絕,不要害怕別人受不了,其實別人在找你幫忙的時候,她心裡已經預設了兩種答案,幫或是不幫,所以不管你給她哪個答案,都是在她意料之中的。

我們不能去討好所有認識的人,當只幫了其中的某些人時,沒有去幫另外的人,也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當你習慣了取悅別人,便會越來越不好意思拒絕,只能一直委屈自己,活在別人的世界裡,最苦的那個人,是自己。我們要學會拒絕,也要接受別人的拒絕,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沒有人有義務要去幫助你。

適當的拒絕別人,也不是冷漠,而是對彼此最好的尊重。有些事情,我們本就難做好,勉強答應別人,只會浪費彼此的時間,耽誤了事情,明確的表明自己的態度,讓對方好另想其他的辦法,這才是最正確的處理方法。

懂得拒絕,是遵守原則的體現。誰都不喜歡那些沒有原則的朋友,所以當你拒絕別人的時候,當你是朋友的人,不會對你有看法,只會覺你是一個有原則的人,而在心裡對你多了一會尊重。

自從變得不好說話後,日子過得舒心多了

我們不做“老好人“,但對於那些確實需要幫助的人, 我們依然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做一個雪中送炭的人,正所謂“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所以在幫助別人時,需要了解對方真實的情況。能被別人需要的人,多少都是有價值的人,但這個價值輕重,別人和你是否一樣看待呢?最怕我們的幫忙,變得廉價而愚蠢。

幫人的方式有千萬種,拒絕的方式也很多,但願你我,都能學會合理拒絕,能過上自己說了算的主動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