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不买股,牛市白辛苦

有朋友之前问,在投资的时候,股票和债券,都是我们常用的可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那这两个资产之间,该如何去平衡好关系呢?

通常说的股债平衡,有两种形式。

定期再平衡

第一种形式,是按照时间定期再平衡。

代表就是50:50动态再平衡。也就是配置50%的股票指数基金,配置50%的债券基金,然后定期平衡。

因为股票和债券涨跌不同步,甚至有一点负相关性。所以,如果股票大涨了,再平衡的时候会卖出一部分股票,加仓债券;反之,股票下跌了,会卖出一部分债券基金,加仓股票。

通常半年或者一年再平衡一次。

其他还有一些不同的比例,例如二八轮动、四六轮动等,但原理差不多。

这种平衡,是同时配置股票和债券,然后固定时间频率,重新恢复比例。

在一些平台上,也能找到一些类似二八安睡的策略组合,也是类似的方式。

估值再平衡

另一种形式,则是根据股票和债券的估值情况来。股票市场便宜的时候,就多配置股票;股票市场贵了的时候,就多配置债券。

不是固定频率平衡,而是根据估值来平衡。

这也是巴菲特和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所常用的一种股债平衡策略。

例如美股在90年代末期,是一轮大牛市。巴菲特在90年代末期,配置了不少现金和债券类资产。到了互联网泡沫破裂、加上2008-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巴菲特大举加仓低估的股票资产。

到了最近几年,美股持续牛市,目前巴菲特持有的现金和债券比例也是在历史高位的。

也有一些主动基金,采用了类似的思路。例如有的混合基金,名字里带有「双息」,比如双息支付混合,通常就是投资高股息率的股票和债券,如果股票的股息率高,会多配置股票资产。也是类似的原理。

股票便宜就多配置股票,股票贵了就买点债券,等下一次熊市,债券可以再买入低估的股份。

这是一个基于估值的股债轮动策略。

股债轮动风险

比如说前段时间A股3200点,低估品种不多了,我们也配置了一部分债券基金。

当然,这种配置方式,也有一个「风险」:在牛市后期由于配置了债券,可能会暂时跑输股市。

比如说巴菲特,最近几年因为配置了债券,伯克希尔哈撒韦是跑输了标普500指数的,而且跑输了比较长的时间。

巴菲特也因此,被各方质疑。

回想一下之前在90年代末期,巴菲特也跑输了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甚至当时有基金经理公开说「巴菲特是他们这一行的耻辱」。

不过市场不会永远是上涨的。到了熊市阶段,这一策略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在2008年金融危机、美股下跌的时候,巴菲特又一次成为救火队员,在市场低位抄底买入低估的资产。

总结

熊市不买股,牛市白辛苦;牛市多买债,收益无大碍。

基于估值的股债平衡,也是我们在坚持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