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锦瑟》究竟是悼亡妻子还是什么?

我的同事对玉石颇有研究,此外对古典文学的造诣也很令我折服。一次偶然的闲谈中,他曾对我说他在研究玉的时候一直对古诗中那句“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很有疑惑。因为据他了解,没有哪种玉可以在阳光照射下生烟。因此他觉得后世对李商隐古诗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注解是有问题的。

这两句诗源于李商隐的七律《锦瑟》。全诗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诗有很多用典晦涩,因此让后世多有争论。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争论最大的一首。 关于对这首诗的理解,历来有感叹年华,咏物,怀念故人,以及悼亡等多种解释。同事认为,历来注家在解读锦瑟时其实只注意到了“珠有泪”的典故而忽略了"玉生烟"中所暗藏的典故,所以对全诗的理解也就出现了偏差,他认为锦瑟确切地说是一首悼亡诗,悼念诗人亡去的情人。

因为在他看来,对“玉生烟”这个典故的解读足以断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这个典故源于《搜神记》中的吴王夫差之女紫玉——那是个凄美的人鬼恋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紫玉爱上贫家男子韩重,韩重向夫差求既婚不果,于是外出游学,紫玉相思成疾而亡。韩重归来后到墓前祭奠,紫玉感动从墓中走出,二人在紫玉墓中结为夫妻。紫玉临别赠珠给韩重,韩重拿着珠给了夫差,夫差认为韩重盗发紫玉墓,要将韩重处死。紫玉于是出现在吴王面前向他说明了原委,紫玉母亲想抱她,她化烟而去。

从七律的特点来看,沧海月明对仗的是蓝田日暖,珠有泪对仗的是玉生烟。珠有泪中暗含的典故是取自东晋张华的《博物记》,说是海中有一种鲛人,他们会对着明月流泪,泪珠便化作珍珠。七律的特点不但是字句对仗,意义上也应该对仗。所以珠有泪的典故对仗紫玉生烟是完全说的通的。《搜神记》对仗《博物志》同时也不埋没李商隐的满腹才华。

所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明月映着沧海,珍珠上闪着泪光。蓝田的暖阳照耀在美玉之上,当年如玉般的女子,已化烟而去。

所以联系全诗,当为情诗或更准确地说是悼亡诗无疑。 我在两年前就听到他这番宏论,当时深感佩服。但因为想不通蓝田与紫玉究竟有什么关系,所以一直存疑。今天重读锦瑟时突然明白,蓝田本就与紫玉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蓝田的美玉让诗人想起了当年如玉般的美人而已。 另外,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网上有人已意识到了这个典故,不过我听同事(记得当时听到便查阅过资料,并无相同理解)讲起的时间要更早,所以记录于此。 锦瑟没什么非要有五十弦呢?他的每一弦都象是我逝去的年华,当年庄生梦中变成了蝴蝶,醒来后不知道自己是庄生还是蝴蝶,望帝杜宇虽然死去。但他的一片真心尚能化做杜鹃在枝头啼血。明月映照沧海,海中珍珠上闪着的泪光是鲛人未干的泪痕,蓝田暖阳照耀下的美玉上升腾的云雾,是我思念中的女子化烟而去。这些情现在只能用来追忆了,而当年我面对他的时候,太不懂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