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所有基金,最值得長期定投的是這兩隻!

基金長期定投被稱為最佳的理財方式,而基金銷售公司通常也以此作為宣傳手段。但是我們在實操第一步就遇到了問題:到底哪隻基金適合長期定投?

1、被動型基金不適合長期定投

首先,被動型基金不適合長期定投。以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基金為例,我們看指數形態可以看出,指數長時間呈現震盪走勢,並且我國股市牛短熊長,這種形態下面的最優策略應該是在估值底部開啟定投,等到指數高點贖回基金,而不是無腦長期定投。

實際上,長期定投指數基金說實話也沒必要。定投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攤平成本,例如我定投總金額已經達到了50萬元,再每天定投100塊錢,對成本的影響基本忽略不計。這時候能不能賺錢,說白了還是要等指數高點贖回。因此,長期定投不應該選擇被動型基金作為標的。

2、主動型基金的“冠軍魔咒”

如果選擇主動型基金,我們又會遇到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冠軍魔咒”。

我們可以發現,每年的基金收益排行榜基本上是面目全非。如果根據過往業績挑選基金,那是完全的不靠譜。我把2016年-2018年,規模在2億元以上基金的收益排行情況給大家列出來,大家來感受一下:

深扒所有基金,最值得長期定投的是這兩隻!

2016年排名前列的基金,除了招商中證白酒B以外,其餘的基金收益在2017年全部倒下。難道招商中證白酒B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好基金?我們再繼續看:

深扒所有基金,最值得長期定投的是這兩隻!

這個圖就更明顯了,2017年收益排名前列的基金,2018年的收益也全部倒下。看來,我們在挑選主動型基金的時候,不能只是簡單地看過往業績。

3、根據最高日回報率挑選主動型基金

個人認為挑選主動基金的標準是,用基金成立至今的平均日回報率來決定基金排名。因此我把成立了5年以上的基金,按照這個標準進行排名,得出下面的這一份基金榜單(數據截止至2019年5月12日):

深扒所有基金,最值得長期定投的是這兩隻!

當然,基金也會存在更換基金經理的情況,例如華夏大盤精選的日收益基本是王亞偉任職時貢獻的。把這點考慮進去之後,我最終挑選出上面兩隻紅色標註的基金,分別是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和景順長城鼎益。

富國天惠精選成長A目前的基金經理是朱少醒,從這隻基金成立管理至今,共任職4928天,任職回報達1021.97%,這隻基金是真真正正的10倍基。

而景順長城鼎益目前的基金經理是劉彥春,從2015年7月10日管理至今共1405天,任職回報達98.28%,收益也是不錯的。

有的人問,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為什麼不根據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進行排名,然後選這些基金經理的在管產品?

例如王亞偉妥妥的公募一哥,去到私募之後業績就沒有之前那麼亮眼了。雖然不知道理由是什麼,但是去到新機構之後水土不服的情況我們也不能忽視,因此大家可以發現,我在挑選榜單的時候是選成立了5年以上的基金。

如果不考慮這個條件,不少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都是不錯的。例如丘棟榮以前在匯豐晉信業績就挺好的,現在到了中庚,管理的中庚價值領航混合基金回報也還OK,從2018年12月19日任職至今共147天,回報有22.13%。不過任職期比較短,加上今年年初的牛市行情,日後業績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總之,挑選一隻好基金是比較花時間的,除了要看歷史的業績情況,也要看基金經理的理念你是否認可。希望日後的基金市場上面,能夠出現更多的好基金讓我們投資者挑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