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制约“浑水”们

“哀其不(瑞)幸,怒其不争(气)。扎紧篱笆,拿起猎枪,才是对付豺(zuò)狼(kōng)虎(jī)豹(gòu)的最佳方式! ”

陆正耀,“神州帮”掌门人,最近无疑是资本市场上最受伤的男人之一。先来简单看看,陆帮主最近经历了什么。

4月2日,瑞幸咖啡(LK)爆出财务造假,股价高位截瘫,收盘跌超75%,First Blood!

4月3日,同门师兄弟、原新三板市值老大——神州优车(838006)股价大幅下挫超20%,直接拱手让出新三板市值之王宝座,Double Kill!

4月3日,另一同门师兄弟——神州租车(HK.0699)股价也遭腰斩,Triple Kill!而且更可怕的是,不日,国际信评“三巨头”之二的穆迪&标普,分别下调神州租车评级,且展望负面。其中,穆迪直接降了一个大级,从B1下调至Caa1;标普也降了两个子级,从B+下调至B-。

自此,陆帮主统领的“神州帮”整体市值跌去了约500亿人民币,而根据其家族持股比例,其身家至少骤降100亿人民币以上(这还是好在国内新三板交投没那么活跃,所以“神州优车”跌幅相对较小的情况下)。

大写的“惨”~!!

更惨的或许还在后面,熟悉资本运作的都知道,资本玩家是不会让每一分资产晒太阳的,一般都会拿来做质押融资,那押品大跌而覆盖本息,自然导致融资机构上门催债。而且,刚刚提到了神州租车被穆迪、标普双双大幅度降级并负面展望,静阿哥查都不用查,就知道现在他们的债券价格是什么德性了,有兴趣的看官可以去挖一挖~

股债双杀!!有“团灭”危机,陆帮主好自为之,并且继续保持元气满满。

(有热心网友回复:心是真大啊~)

看到说4月10日,瑞幸咖啡注册资本增加了5亿美元(应该还没实缴到位吧?),而且经营范围增加了一个“其他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批发”。是找到新的“金主爸爸”来撑腰了?是要准备做点贸易,撑一撑收入?我们静观其变。

不管未来会怎样,经此一役,希望陆帮主能够带领团队痛定思痛。投机倒把、弄虚作假的事情就别干了,把产品做做好、把品牌做做好,相信还是会有投资人回心转意的。同时,也希望资本市场分清道德和法律,不要仅仅因为股东有关联关系,就把目前还没坏的神州租/优车给合力做坏,毕竟这也是老陆家的心血,同时这“两车”的其他投资人是无辜的。

好了,陆帮主的“故事”或者说是“事故”,就说到这。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进一步挖掘,咱这就不深入帮他们“比惨”了。

咱今天是来吐槽“浑水”们的!!

01

“中概股”之殇

以上“惨剧”的起因是1月31日,“神州帮”的“瑞幸”堂口遭遇“浑水派”砸场。彼时,瑞幸马上就给予了坚决反击,有惊无险,而且另一知名做空机构“香橼派”掌门Andrew Left还力挺瑞幸,“做空”浑水提供的做空报告。而且,后来在3月中旬的时候,瑞幸还入选了个“2020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TOP50”,是中国子榜单第1名,也5是唯一入选总榜的中国公司,似乎一切朝着“瑞且幸”的方向在进行。

可奇怪的是,就在大家都要谈忘“浑水踢馆事件”时,突然瑞幸公告自曝其财务造假,COO刘建被“绳之以法”。其中的奥秘,有人猜想:(1)可能是因为当时浑水发布做空报告后,2月13日多家美国律所提起集体诉讼,到现在瑞幸突然撑不住了;(2)可能是SEC已经开始对瑞幸进行非正式调查,所以心虚了;(3)可能是负责审计的安永坐不住了,劝瑞幸还是自爆算了,相比由安永来爆,还显得公司还有点良知......

静阿哥也是半个“阴谋论者”,所以也觉得都有可能,不过这里就不展开了,大家如有兴趣继续讨论这个话题,可以在“在看”留言区讨论,也可以给静阿哥留言。

“瑞幸门”事件之后,想不到紧接着,连浓眉大眼的爱奇艺也被做空,而做空他们的人家是名不见经传的Wolfpack Research,果如其名,是一群凑热闹不嫌事大的“狼”。

静阿哥得说一句了,“浑水”做空瑞幸,尚且假模假样、很无辜地提供了一篇自己收到的89页的报告;但这个“狼群”,只用了39页的报告,就实名来隔空叫板市值比瑞幸大一倍多的爱奇艺,而且还拉上“浑水”给他打call,这种行为在静阿哥看来,更像是一场“求关注”的作秀,也就当个段子看看吧。

最近,似乎中概股遭到了群体做空,而其实过去,连互联网四巨头“BATJ”都曾经被做空,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海外的做空机构对中概股是有“特殊好感”的。

也不知道“中概股”这个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静阿哥一直觉得,“中概股”是带着有色眼镜的说法,特别是现在这波国外机构集体针对“中概股”的猎杀活动,更显得他们带有对这个名词的轻蔑和挑衅。所以,静阿哥觉得这些代表中国去征服全球资本市场的,应该叫“中国先锋股”,当然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那些不算,那些不论国度,应该统一叫“垃圾股”。

这些年,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全球首屈一指,当然中国的上市公司也是发展迅速,就比如这次事件的瑞幸,他们花了短短2年的时候,就把中国市占率最大的咖啡品牌之一,而星巴克花了整整20年。

快速膨胀的商业模式背后,是量大且性急的资本,大家往往追求的就是两个字:变现。所以,才有了瑞幸18个月上市的创举,所以,才逼出了财务造假的魔鬼。

对于“浑水们”对咱们“民族之光”的攻击,静阿哥当然也是很愤怒,但同时,也很痛惜,恨铁不成钢,毕竟无论如何,假的永远是假的,作假永远是错的。当然,也很惋惜,因为我们愿意相信人性本善,都是“好人”把“好人”逼成“坏人”的无奈。

02

有恃无恐的做空机构

简单说一下浑水公司的背景,创建于2009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而官网上查不到该公司的联系方式和地址,所以这家公司虽然在资本市场上非常知名,但其实际底细其实并无人知晓,另一“大空头”——香橼公司亦如是。

据传,小布是个中国通,早年因做空东方纸业尝到了甜头,所以美国证券市场上的“中概股”成为了其日后主要的攻击群体,在过去的10年里,差不多20家中国在境外的上市公司遭其攻击,很多企业在其攻击后已退市。但“小布飞刀”其实也并非弹无虚发,也有武林高手如安踏、新东方等,成功逃脱了其魔掌,而且经历是相当的戏剧化。

但我们发觉,这些年被机构做空的惨案很多,但鲜见做空机构会处罚、起诉等事件,印象中也只有老虎基金曾被触发过,所以引出了静阿哥对这个话题的兴趣,但的确也找不到太多相关的资料。

究其主要原因来说,还是做空机构的隐秘性,哪怕如浑水和香橼这样的,其根本称不上一个公司或者机构,往往就是那几号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办公,整个就是一个“皮包公司”的感觉,这也是他们最狡猾的地方。

做空机构往往都是用匿名方式进行做空报告的披露,就像这次做空瑞幸一样,浑水从来没说这份报告就是他们委托别人做的,只是说赞同这个报告的说法。这就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了,一是表达报告不是我写的,二是表达自己只是赞同报告的观点,这就好比是说,我觉得他们说得可信,但要是他们说错了,你也别来找我麻烦,因为不是我说你造假,是他们说你造假。

这完全就是一个法律的灰色地带,也难怪,这些年都没有听闻哪个这样的机构被连根拔起,因为说实话,在美国这个言论自由的国度,他们在Twitter、Facebook上发发文章,你的确很难定他们的罪。

03

谁来制约做空机构

静阿哥认为,“做空”相对于“做多”,在理论层面,都是一个专业术语,或者说是一个中性词。既然是中性词,就得客观、理性评价。

不可否认,做空机构的存在,加持过往造假公司的悲惨下场,客观上都是上市公司头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确是有正本清源的功效;也不可否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没有背后的利益,做空机构吃饱撑了,冒着“生命危险”(小布说曾受到人身威胁)发布做空报告。

但是,现在有个现象,一些做空机构之所以要办成隐姓埋名的皮包公司,就是为了钻法律的空子,行苟且之事,说对了赚个盆满钵满,说错了也没人找得了你麻烦。

谁能制约这些不怀好意、肆无忌惮的做空机构?

应该就是上市公司本身以及市场监管机构。

上市公司自己要干啥?扎紧篱笆,拿起武器。

扎紧篱笆。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篱笆在哪,这就关乎企业的初心问题。如果一个企业从一开始就有造福人类社会的伟大愿景,想的是做出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的产品或服务,那他们的身心绝对是投在专业和技术的提升,那试问又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造假呢?而如果一个企业的初心就是玩资本,那快速增值、变现就是他的目的,我们说这世界有两类生意特赚钱,一是有巨高技术壁垒的行业,二是违法乱纪的勾当,如果没有巨牛的技术,又想快速增值,那唯有剑走偏锋,或者就是直接虚构财务数据。

所以,你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你有一颗造福社会的赤子之心,这就是篱笆,再用真实的、牢固的“财务之绳”将篱笆扎紧,试问面对如此固若金汤的城墙,还有哪个做空机构愿意费时费力、冒着风险来进攻?

拿起武器。有两把武器,法律和舆论,即上市公司要有强势的法律和公关团队。纵使做空机构再狡猾,拿起法律的武器,拿出“犯我者,虽远必诛”的气势和决心,一定不能轻易放过恶意做空的机构(这点上,监管机构也得再研究,让“长臂监管”的臂更长)。即使法律上惩奸除恶有难度,公司要有强力的公关团队,而且要求公关团队要有自己的投行专家,既然对方动辄大几十页的做空报告,简单几句话来指责对方显然是显得苍白无力的,那就得专业地回怼过去。而且,尤其得说,请国人们不要再说“中概股”如何如何,有问题就说有问题的,不要带上其他人,而且身为国人,不应该更站在这边,声讨做空机构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恶意、肆意、无差别的攻击吗?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被做空机构袭击时,往往都是措手不及的,所以往往只有以略显沉默的停牌方式来应对,那这恰恰适得其反,哪怕股价的损失止住了,如果没有很好的回应,依然会造成评级、审计、债权机构、供应商等各方面合作方的担忧、问询,或是出于审慎考虑的撤退,这是我们需要尤其关注的“连锁反应”。

所以,扎紧篱笆和备好武器都是基础工作,做好了才能有备无患,定能给不怀好意的豺(zuò)狼(kōng)虎(jī)豹(gòu)以迎头痛击!

希望监管机构做点啥?优化机制,提高公平性。

静阿哥瞎想了几个“馊主意”。即实名制、注册制、保证金制。

实名制。不要再用什么匿名报告,来攻击上市公司,监管应该要求,做空报告必须实名制,不仅仅是发报机构,还要有研究人员的署名,所有参与调研人员的名单披露,别说是“XX群众”做的调研,是哪一个群众都得说清楚、列明白。明人不做暗事,有本事走到台前亮个相。信息对称、透明,是保证公平的大前提。

注册制。要求审计有“注册会计师”、评估有“皇家特许评估师”,那为啥做空机构的人员就不能搞注册制,也来个“注册做空师”、“皇家特许做空师”,大家持证上岗,既保障做空投研人员的权威性,也保障监管机构的客观理性,岂不是两全其美。每个做空机构也要在监管机构(如SEC)注册,联系方式和注册地址可查,别丢下一个报告便从此杳无音信。

保证金制。既然这么肯定上市公司存在问题,那就交一笔保证金到监管机构,说对了就全额退,说错了就全额扣罚,提高恶意做空机构的成本,也挡住个别不怀好意的机构来无中生有。

除了制度的补充,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那就是监管机构给予上市公司的信心,有监管机构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也是震慑做空机构的强有力武器。

-------------------------------------------------------

大家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哪怕是“阴谋论”,这个很重要,往往是我们懒于独立地思考,阻碍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落下了重要但不起眼的角落。

静阿哥既非投行专家,也非律政精英,对于资本市场的规则理解,也没法过于深入,但始终相信有三个朴素道理的存在:业绩好的上市公司股价上涨,是对的;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股价下跌,是对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错的。

所以,要想不被做空机构盯上,那就得先把自己做好,同时拿起武器,随时给恶意机构来上当头一棒。

另外,静阿哥始终坚信一个原则:人性的善恶以道德来衡量,制度的好坏以公平性来衡量。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要不断去优化制度,查缺补漏,提供一个对大家都公平的市场环境。

最后,对做空机构来说,要保持说真话,给市场提供最客观的价值判断,那赚钱无可厚非,可别因为利益而冲昏了头脑,那等待你们的只有是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