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史書中的樂盲,可他卻清琴橫床識得閒趣,採菊東籬,不勞絃聲

一位史書中的樂盲,可他卻清琴橫床識得閒趣,採菊東籬,不勞絃聲

古琴,始於伏羲削桐,初為五絃,後來發展為七絃,在其3000年文化傳承的歷史中,歷代琴家可謂人才輩出,而其中一位他彈得卻是“無絃琴”,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陶淵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東晉傑出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曾為彭澤縣令,可是他為官僅僅80余天便辭官回家,原因是“不願為五斗米向傲慢的督郵小吏折腰”,從此隱居山野茅廬,開始他意曠清遠的人生。

大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被人們千古傳頌,也因彈奏無絃琴,在古今琴史著作中屢屢被提及,然而很多史書上卻說陶淵明不解音律,是位樂盲

一位史書中的樂盲,可他卻清琴橫床識得閒趣,採菊東籬,不勞絃聲


一、陶淵明,古今琴史多次提及的知名琴家,很多史書卻記載他不通音律

陶淵明是晉宋之交的人,關於他只會揮奏無絃琴的說法始於南朝宋,作者沈約在《宋書·隱逸傳》中寫道: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弦,每有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在南朝在宋之後的是梁,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在《文選*陶淵明傳》裡也採納了沈約的說法: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絃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之後又有佚名作者在《蓮社高賢傳》寫道:(潛)性不解音,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弄而叩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再後來《晉書*隱逸傳》幾乎也照搬了之前的說法:(潛)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於是乎陶淵明“不解音律,只有一張沒有絲絃和琴徽的素琴,朋友來訪相聚,總要取琴過來,興致盎然的虛按一番,識得琴中情趣,不必勞弦有聲”的形象也就逐漸廣為流傳下來。那麼陶淵明為何總是愛彈無弦素琴,難道他是真的不解音律?

一位史書中的樂盲,可他卻清琴橫床識得閒趣,採菊東籬,不勞絃聲


二、陶淵明自述其自幼熟讀琴書,隱居山野樂琴書以消憂愁

《與子儼等疏》是陶淵明在晉宋易代之際寫給“儼、俟、份、佚、佟”五位兒子的一封家書,“疏”是“布陳”的意思,書信中回顧了他五十年的生活經歷,以及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態度。其中提到:少學琴書,偶愛閒靜。正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年少時學習彈琴讀書,我喜歡悠閒清淨,讀書有了收穫,就高興得忘了吃飯.看見樹木交錯著鬱鬱蔥蔥,聽到不同季節不同的鳥鳴聲,就會十分高興。

一位老人在人生彌留之際留與孩子們的一封家書,對自我的評價是“年少時學習彈琴讀書”,由此可見陶淵明是會彈琴的,而不是史書記載那樣只會空揮無弦。

在《歸去來兮辭》中,他也有“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的詩句。親戚間說說知心話兒叫人心情歡悅,撫琴讀書可藉以解悶消愁,這也是他辭官歸隱,以琴書自娛的畫像。

陶淵明熱愛音樂,與讀書、飲酒一樣,撫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樂趣之一,關於這一點在其詩中多次提及。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息交遊閒業,臥起弄書琴

《時運並序》其四:清琴橫床,濁酒半壺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絃

《擬古九首》其五: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詩詞字裡行間無處不顯示了他與琴、與酒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魏晉名士”之超然飄逸的風度也在其身上彰顯。“

古今賢之 貴其真也”,行為高潔、真實淳樸是陶淵明一生特點之一,不通音律而撫弄作秀的行為是不會在他身上出現的,有琴而無弦,看似有悖常情,實則別寄,或許也另有他因。


一位史書中的樂盲,可他卻清琴橫床識得閒趣,採菊東籬,不勞絃聲


三、樂無聲兮情逾倍,琴無弦兮意彌在,高士意不在弦之雅風在歷代文賦中也多有體現

陶淵明去世之後,他的好友顏延之為紀念他而作《陶徵士誄》,文中稱頌陶公具有“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節”,仰慕他不慕利祿富貴的風範,“陳書輟卷,置酒絃琴。居備勤儉,躬兼貧病。”桌上擺放書籍,閒暇展開書卷,飲酒撫琴,勤居儉出,躬耕田野,貧疾交加,這也正是對陶公每天陳書開卷、飲酒撫琴、勤儉躬耕、一貧如洗的隱居生活很好的描述。

《無絃琴賦》是唐代張隨創作的一篇散文,其中有關於陶公用無絃琴彈奏“幽蘭”、“流水”傳世名曲的描述:粲星徽於日下,陳鳳喙於風前,振素手以揮拍,循良質而周旋。幽蘭無聲,媚庭際之芬馥;綠水不奏,流舍後之潺湲...

一日夜幕降臨,群星閃耀,陶淵明與朋友在庭院對坐,興致甚佳,正為朋友撫琴,雙手有節奏的按拍琴彈,邊談邊說,你聽這幽蘭雖沒有聲響,卻如庭院的花草一樣芬芳,這流水還沒有彈奏,卻似屋後的小溪潺潺流過...

朋友大惑不解而問道:“先生彈琴堪稱人間妙手,為何不撥絃彈奏一曲益於耳目?”

陶淵明笑道:“樂無聲兮情逾倍,琴無弦兮意彌在。天地同和有真宰,形聲何為迭相待?”

試問一位不解音律之人,如何識得這些傳世名樂中的幽蘭之芬芳和流水之聲響,這分明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合體,自怡自樂,自我陶醉於其中。

蘇東坡一生把陶淵明當成良師益友,在《淵明無絃琴》他也曾這樣評價:淵明“豈得不知音,當是有琴而弦弊壞,不復更張,但撫弄以寄意,如此乃得其真”。陶淵明晚年家境貧寒,衣食不周,琴絃斷了而無力換新也是情理之中事,何以抒情唯有無弦,久而久之便養成彈奏無絃琴的習慣,也許這也正是後人由陶淵明彈奏無絃琴而揣測其不解音律的緣由吧。

一位史書中的樂盲,可他卻清琴橫床識得閒趣,採菊東籬,不勞絃聲


四、“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正是一種藝術和美的最高境界

老子《道德經》雲:"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越好的音樂越悠遠潛低,越好的形象越飄渺宏遠,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遠,越是大氣度的往往越包容萬物。

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一種美學觀念,意在自然之美,而非人為的美。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是一種藝術和美的最高境界,最完美的藝術成就應該進入道的境界,進入自然樸素而沒有任何人為痕跡的本真境界。

陶淵明彈奏無絃琴或許體現的正是道家老子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既無形無象謂之空,但又真實存在,可謂音外之聲,象外之形。

一位史書中的樂盲,可他卻清琴橫床識得閒趣,採菊東籬,不勞絃聲


五、隱六律於自然,視之不見,備五音於無響,樂在其中,平凡真實,頗示己志

陶淵明不解音律在史書確有記載,而其自幼飽學琴書歷代文人也多有論證,怎奈故人一去不復返,只留下歷史千載悠悠,對於陶淵明是否會彈琴一事我們已無法考證,但其一生中無論是有琴而無弦,還是真淳自然的詩詞或許都是他“頗示己志”的展現形式,也是他真實而平凡的人生的真實寫照,與其“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瀟灑閒適、樂天自在的性格也是一致的。

也正如後人之評述:“欲琴理之常在,宜絃聲之一空。隱六律於自然,視之不見;備五音於無響,樂在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琴翁之意不在弦,琴雖無弦意有餘,也正是這種超凡脫俗的高士雅風他才為後人千世所傳頌和景仰。

一位史書中的樂盲,可他卻清琴橫床識得閒趣,採菊東籬,不勞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