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根據省《第二批“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選派任務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選派6名優秀教師赴新疆受援地,開展為期1年半左右的支教工作,帶動和培訓當地教師,幫助受援地整體提升教育發展水平。

請記住大豐這6位老師的名字:區第二中學管海雷、倪玉玲、黃健,劉莊初級中學丁建國,幸福路小學秦香蓮,康平路小學王進雲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前排6位為援疆老師

2020年3月31日,大豐的6位老師跟隨江蘇省第二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支教團前往新疆。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今天,讓我們通過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幸福路小學的秦香蓮寫下的6篇日記,體會他們勇敢堅韌、無私奉獻的支教精神。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支教日記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秦香蓮近照


01 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很早開始,我便關注邊遠地區孩子的生活了,從最初的捐衣捐物送關懷,到後來立下志向成夙願——到條件艱苦的地方支教,讓那裡的教育像春天的花兒一樣綻放。志在遠方,心之所向!

自古男兒多壯志,巾幗焉能讓鬚眉?我雖早已年過四十,但仍初衷不改。而今,欣聞第二批“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實施,且學校被分配到了名額,我徵詢家人意見後立即報名。如今,心願達成的我以“情繫新疆,不負韶華”作為援疆座右銘,激勵自己胸懷家國,在支教中追夢圓夢,不辜負祖國寄予的期望,書寫民族融合的美好華章。

很喜歡一句詩:別讓生活耗盡了你的耐心和嚮往,你還有詩和遠方。而我心中的“詩和遠方”便是萬里之外的新疆,為克州三小的兩千多名孩子點亮夢想,縱使萬難,也無悔選擇。為期一年半的支教,我不求能與學生“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但求勿忘初心,勿負青春年華!

期待這一段值得珍藏的、有意義的人生經歷!

02 走進新疆1

2020年3月31日 星期二 晴

早晨,打開窗戶,南京的空氣是清新的,深吸一口,沁入心脾的舒適。

來到祿口機場,發現大部分旅客都是一樣的身份——來自江蘇各個地方的援疆教師。大家禮貌地微笑示意,又有秩序地寄件、安檢。安檢的程序比較嚴格而複雜:出示綠色蘇康碼、取出箱子裡的電器類及遮陽傘、脫去外套掃查全身……所幸我們都遵守了“進疆”的各項規定,因此都毫無懸念地一致通過。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登機的時間終於到了,大家魚貫而入走進機艙,看到空乘手中“中國必勝”的標語牌,心中滿是溫暖與敬意,由衷地為身處新冠疫情特殊時期的祖國感到自豪。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來,發現江蘇援疆前指的安排真是貼心而周到——同排中間空一個座位,避免相互近距離接觸。由此慨嘆:難怪中國的疫情控制得如此之好,一切皆因為我們有著強大的政府和可愛的人民!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很幸運,我被安排在靠窗口的位置。透過窗戶朝外望去,天空很藍。幾架飛機錯開停著,似乎在為承載即將到來的旅客作充分的調養,機身上紅色的“中國”字樣格外顯眼。零星的機場工作人員在那忙活著,神情專注,一絲不苟,為旅客們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我正看得入神,飛機緩緩地滑翔,滑向跑道。這時我忽然發現,原本在低頭忙碌的工作人員停下手頭的工作,向我們的飛機舉手致敬,目送飛機從他們眼前駛過,不知怎麼的,心頭又一股暖流漫過。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各位旅客,飛機即將抵達……”乘務長好聽的男中音響起,我們按要求做好一切準備。飛機開始下降,再下降……或許是坐久了的緣故,我和鄰座的王老師都感到胸悶、難受,雙眼緊閉,雙手緊緊抓住前面的椅背。“轟隆”一聲輕響,終於,飛機著陸了!我們心裡的那塊大石頭也隨之落了地。

第一次遠足新疆支教,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我有理由相信:一切必定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值得珍藏的。期待這一段值得記憶的、有意義的人生經歷!


03 在黨校隔離的日子(一)

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陰

仍記得昨晚走出機場大門的情景:一輛車型不大的小車(或許是這裡最大的客運車),載著十來個人和行李,整個車子被塞得滿滿的,似乎連一根針都插不進去。幸好我身形嬌小,先讓一隻腿跨進去,再將另一條腿越過行李箱擠進去,狹小的空間剛好容下我,腿上再放上三個旅行包,滿滿當當的,而我再也動彈不得。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同行的一位男教師見了,得意地戲謔道:“剛剛在裝行李的時候,我就在考慮你了!”哦,原來個子矮小也有其用武之地呀!這時,車門外一位穿著白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探過頭來,看到我的模樣,關心地問道:“你還舒服嗎?”雖然他普通話並不標準,比較生硬,以至於我第一遍竟然沒有聽懂,但依然讓我感受到來自新疆人民的熱情與關心。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欣賞著沿途的風景,才發現新疆很美,美得獨特——它廣袤而粗獷,與家鄉的風情迥然有異。土黃色的山坡、剛長出嫩葉的樹木一茬一茬地向身後逝去,高大的標識牌上“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字樣清晰可見,向人們昭示著國家幫助新疆人民全面脫貧的決心。忽然,司機的電話響起,原本沉默寡言的司機頓時興奮起來,時而嘰裡咕嚕地說話,時而爽朗大笑。“一定是來自朋友的電話。”我一邊這樣猜想,一邊感受著他的快樂。

汽車行駛了大約五十分鐘,在克州黨校門口停下,大家陸續下車,拿著行李,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走進各自的房間。至此,為期14天的隔離生活便開始了。

我被安排在2310房間。走進房間,粗略環視了一下,發現一切如同家鄉賓館的標間一樣:電視、網絡、熱水器、水壺等一應俱全。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可以讓你體會到即便是在萬里之外,疫情防控也絲毫不會放鬆,內心再次為可親可敬的祖國點贊!

忽然,我注意到案几上擺放著一大疊醫用口罩和一份《歡迎辭》,《歡迎辭》的封面上中國風的荷花圖案格外漂亮,下方的兩行小字“君從遠方來,猶如故人歸”頓讓我心中有了家的感覺。打開扉頁,寄予在字裡行間的洋溢熱情便迎面撲來,心中怦然。抬眼向案几那頭看去,更令我動容:一箱當地風味的牛奶,一個盛滿紅棗、葡萄乾、瓜子、核桃、橙子和蘋果的食品箱子,這是克州教育局全體幹部給我們送上的最溫馨的關心和服務。

整理好行李,已然是晚上七點多了。在家鄉,黑夜早就來臨了,而克州的天空依然那麼明亮。看來在14天隔離的同時,得好好倒倒時差了。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九點多,工作人員送來晚飯,晚飯特別豐盛——兩葷兩素再加湯飯,口感適宜,滿口的家鄉味道,讓我再次感受到江蘇援疆前指周到的安排和工作人員貼心的服務。工作人員都是新疆人,他們操著流利的普通話,不厭其煩地為我們排疑解難,忙碌的身影、熱情的話語瞬間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

忙完一切,才發現手機滿屏盡顯親朋好友的關切之情——“到了沒?”“那裡的天氣適應嗎?”“吃晚飯了吧?”……讀著讀著,眼眶不禁溼潤了:遠在他鄉,被這麼多人惦記還真是一種小確幸啊!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我一一回復、微信視頻,告訴他們旅程中的種種感受,給他們展示隔離地點的環境,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訴說著,只為了消除他們的擔心,只為了不負他們的關愛……

十二點多,我才昏然入睡。

一次援疆行,一生克州情。我不遠萬里來到新疆,願意為我的第二故鄉——克州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04 在黨校隔離的日子(二)

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隔離第二天,上午依舊和昨天一樣的生活模式——睡覺、吃早飯、網上學習、接親朋視頻,除了不能出宿舍門,其他都好。

唯一困擾我的是時差難倒——該睡的時候睡不著,不該睡的時間裡卻倦意襲來,也真是醉了。呵呵,看來這個問題還須“攻堅”一下。

兩點過了,我還在迷迷糊糊地睡著,忽聽門外傳來“咚咚”的敲門聲,伴隨一聲聲“秦老師——”的輕呼。我連忙披衣開門,原來是隔壁的王衛霞老師:“你快把飯拿進去吃啊!不然就冷了,我早就吃好了啦!”看著她熱情的笑臉,我連忙致謝。雖然來自不同的縣城,彼此之間還不太熟悉,卻能相互關照,如同家人。身在他鄉,有這樣的溫情陪伴,又怎能不令人心生暖意!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吃完午飯,已經近三點了。忽然想起“學習強國”,連忙點開手機屏幕,逐項學習。很幸運,這些天的挑戰題完成得都很順,拿滿分順理成章。點開“強國”裡面的“看影視”欄目,屏幕上的“錢學森”三字赫然眼前。雖說這部電影早前已看過,但骨子裡的家國情懷卻再次升騰心頭,便饒有興致地又看了一遍。

我深深感受到老一輩留美科學家對國家的摯愛和對民族未來的擔當,感動於他們為了維護祖國安全而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猶記得錢學森先生說服友來的鏗鏘話語:“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面對美國軍方的百般阻撓堅定回國報效,不正是源自植於骨子裡的那份家國情懷嗎?如今,我也懷著這樣的一份情懷遠足新疆支教,雖不敢與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們同日而語,但我依然覺得無上光榮!

忽然覺得有點熱,便去衝了個澡。看著衛生間一地的水,本想拖一下,忽然看到群裡荀主任的一連串溫馨提示:

“各位,宿舍裡比較乾燥,建議用溼拖把把地面拖下,保持室內溼潤。”

“鼻子太乾的,用溼毛巾捂住鼻子,增強溼潤。”

…………

荀主任今年是第二次援疆了,他將過往的生活經驗與我們分享,給“抗旱”支招,再聯想到昨天男教師們一次次負重搬水上樓的情景,這些細微的舉動讓我深有感觸:鹽城15名支教老師雖多是素未謀面,卻能彼此互助互愛,因而才滋養出這個團隊家一般的溫情!人心齊,泰山移。即便未來的工作困難重重,我也堅信——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團隊,定能創造出屬於我們的輝煌!

夜幕降臨,又和家人微信視頻,訴說著心裡的牽掛與思念;夜至凌晨,又重複著輾轉難眠的焦慮……


05 在黨校隔離的日子(三)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晴轉陰

昨夜,又是睡睡醒醒、醒醒睡睡的迷糊狀態。早晨八點多,睜眼一瞧,外面已經很亮了。起身,拉開窗簾,明媚的陽光斜射進來,灑在我的臉上、脖子上和胳膊上,儘管現在還只是春天,卻依然能明顯感覺到陽光有與無的溫差。深呼吸一口,全然感不到一絲潮溼,連忙溼透拖把,把整個房間拖了個遍,以增強潮溼度。

江蘇鹽城大豐:情繫新疆  不負韶華

今天的午飯很有特色——新疆手抓飯,外加一瓶酸奶和一個橙子。手抓飯的食材由雞腿、米飯、未熟的洋蔥片、胡蘿蔔絲和番茄組合而成,葷素搭配又不失營養,吃起來雖覺油膩,口感倒也不錯。只可惜,我沒聽清楚工作人員的食法指導,將本該攪拌在飯中的蔬菜單獨進食,所以只能吃上“半汁半味”的新疆手抓飯了。

晚飯時分,原本安靜的過道里突然熱鬧起來。開門瞧去,原來是學校派人將教材等給我們送來了。老師們個個都很興奮,興許是覺得隔離的日子無所事事,而今終於心有所託的緣故吧!

打開屬於我的那一份,看到自己將擔任三年級五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內心滿是欣喜與感動。出發之前,克州三小的關豔紅校長就讓我們制定了一份支教工作計劃,徵詢了各人的學科教學意向。而今,任教三年級語文正是我所期望的,學校如此細緻周到的工作安排,我的心頭再一次溫情盪漾。

期盼早日回到工作崗位,用拳拳愛心為三小的孩子點亮夢想!


06 我哀悼,我驕傲!

2020年4月4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4月4日,一個舉國哀悼的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身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外面雖然陽光燦爛,沒有清明時節那種雨紛紛的氣候。“欲斷魂”卻是我們這些援疆教師共同的心情。

上午10:00,鳴笛準時拉響,我早早做好準備,站在宿舍窗口,面朝湖北方向,肅立默哀。短短三分鐘,劉智明、夏思思、彭銀華、宋英傑……一個個英烈的名字從心頭閃過,一句一句堅定有力的話語猶響耳邊:“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能多一張床位就能多救一條命!”“有事叫我,我來!”……是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在這新冠肺炎肆虐的日子裡,無數個平凡的人卻做著無數件不平凡的事。嗚呼!何其悲哉!又何其壯哉!中華兒女,好樣兒!

此刻,我找不到世上最華美的辭藻去讚美他們,即便是有,與他們的大義相比,任何動聽美麗的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這次新冠疫情的爆發,讓我領略到了什麼是眾志成城,什麼叫萬眾一心,什麼謂之大愛大義。都說經濟發達了,人心也變了,變得為利字當頭,而萬人空巷的春節、冒死請戰的白衣戰士、彌留之際卻想著捐贈遺體的普通市民……讓我感受到一個民族強大的凝聚力,一個政黨果斷決策的領導力,一個國家為抗擊疫情鏖戰的意志力!

這幾天,我寫的隨筆都離不開一個“家國情懷”。是的,我從不仰視外國,我從不追逐明星,但我崇拜我的祖國,我是她的忠實鐵粉。從放寒假到現在,我重溫了很多關於祖國的影片,重溫祖國苦難歷史和倔強成長的歷程。在任何場合,我都毫不掩飾自己的這顆愛國心。或許有些人會不以為然,但我的確是這麼想,且永遠不會變,因而,我來到了新疆。

上午致哀完畢,趕緊奮筆疾書備課,我要早日回到克州三小學,這份家國情懷早日植於孩子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