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運營:你的微信群淪為廣告群,激活社群只需3個步驟!

今年的疫情爆發,很多實體經濟被迫轉到線上運營,以前在罵的“微商”一時間也成了炙手可熱的行業。

一時間微信群的建設數不勝數,不過熱血期間微信群建立容易運營難,要麼用戶不精準拉進群活躍不超過7天,要麼過於活躍每天消息999+,完全沒時間一條條去看。

所以,社群的兩個極端狀態都有用戶不喜歡,此話怎講呢?

  • 社群過於冷清

從功能設置來看,當群內出現新消息,微信群的位置才會存在列表前段才會被用戶看到;

從用戶角度來看,群內有人討論我才會參與進去查看;

一個冰冷的群常年不出現在我的微信列表中,某一天突然出現我可能會選擇退群,沒人會喜歡一個冷清的群。

社群運營:你的微信群淪為廣告群,激活社群只需3個步驟!

  • 社群過於熱鬧

打開聊天列表信息就是999+的群很多人也並不感興趣,若不是一直在群內聊天,總會有一種參與不進去的感覺。

消息過於繁雜沒有有價值的信息,用戶還會產生退群的想法。

把握社群活躍度也是一個大工程,掌控活躍度激發有價值內容輸出,還需要從這三點考慮:發言的人是誰,用戶為什麼發言,發言用戶說的是什麼內容。

1.找到願意發言的人

想找到願意發言的用戶,先得對社群用戶做一個用戶分層,不然很難找到願意發言的人,以下是我做的一個用戶與社群內容劃分的關係圖。


社群運營:你的微信群淪為廣告群,激活社群只需3個步驟!

(1)願意發言的人更多在活躍用戶,也就是KOL和活躍用戶

每個行業都遵守著“二八定律”,少數人才會提供且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剩下的大部分人處於一個潛水且觀看不出聲的狀態。

提升群活躍度在於維護好這20%活躍的社群用戶——KOL用戶和活躍用戶。

通過kol用戶的帶動也能將不活躍的用戶進行部分轉化。

(2)如何找到群內20%的活躍用戶?

盲目的尋找方式肯定是不行的,那麼我們需要對照用戶行為進行尋找:主動分享觀點乾貨、討論並贊同他人觀點,找到這兩類人群之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計劃。

對於KOL用戶:可以聊一下他的工作,對什麼話題、內容感興趣,平時也可以點贊和評論他的朋友圈。維繫感情的目的還是,讓他們多生產內容,比如參與話題討論、邀約做分享等。

對於活躍用戶,可以聊一下他的工作生活,聊一下對群內運營的建議,平時也可以點贊和評論他的朋友圈。關鍵時刻可以讓他們幫忙活躍氣氛,多在群裡提問,關鍵時刻前可以提前告知他們。


社群運營:你的微信群淪為廣告群,激活社群只需3個步驟!


(3)安排水軍,提升活躍度

初建的群沒有活躍的用戶是正常的情況,這個時候就得找“託”也就是我們說的水軍。

佈置水軍,一方面是提前做好風險控制。社群是由一群陌生人組成的,總會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很多社群的成員動機不純,加入社群就是為了引流,如果不能掌控自己的社群走向,那麼社群就會其他人主導。

在群眾討論中總會有些言語不方便自己說,那麼充當水軍的群成員就可以站出表達,另一方面是避免冷場,萬一你在群裡發了一些通知,大家都不回覆你,就很尷尬,這時候水軍首先衝出來,就能引導從眾效應。

2.用戶為什麼發言

找到了願意發言的用戶,那如何激發他們來發言,為群裡產生活躍度呢?

第一件事,想清楚用戶的需求

想讓別人做一些我們期待的動作,那麼我們要想清楚,這些創造和認可內容對用戶都有什麼需求?

(1)對於創造內容和話題的KOL

從精神層面出發:人都是喜歡被人崇拜,當自己分享的觀點或者案例能得到大家的認可,自然很開心,那麼下次當獲取有價值的內容自然而然也會進行分享,在精神層面上,群管理人員可以多滿足其優越感和成就感,多捧場、多給反饋。

同時,也要注意兩件事:

一是創造內容的用戶不宜過多,一山不容二虎,段位相似的人多了,優越感就逐漸消失了。

二是我們需要捧創造內容的用戶,但不宜捧太高,一旦太高就容易主導社群的走向,萬一哪天帶走群用戶,你也只能欲哭無淚。


社群運營:你的微信群淪為廣告群,激活社群只需3個步驟!


從實際需求出發:這類用戶是希望藉由一個平臺來曝光自己,擴大知名度。

比如運營行業的社群,很多人喜歡分享觀點、案例,其實希望讓更多同行認識他們,吸引添加自己微信,後期推薦自己的產品。

對於這類人群,那我們可以邀請他們來群裡做分享,滿足他們的需求從而達到自己的社群運營目的。

(2)認可內容的用戶需求

對於這部分用戶來說,他們加群的目的很清晰,希望通過社群獲取有價值的內容,並且鏈接群內大佬,那我就可以通過一些條件激發他們發言:

  • 多在群內提供用戶感興趣的內容
  • 有人提問儘可能快的安排人解答
  • 多弄話題討論,讓大佬們現身
  • 第二件事,提供合適的內容

首先,我們來明白社群的組成——人,產品,內容

人是指用戶與群主,產品指的是要變現的產品(付費訓練營的產品是課程+服務),內容是我們為了做好用戶粘性,給用戶提供的知識價值,比如早報、文章、分享、話題討論等。

可能有的同學會說,道理我都知道,那在社群該提供哪些內容呢?

社群內容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專業內容:輸出乾貨內容,給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才能留存用戶。

合作內容:很多社群會邀請一些厲害學員分享,這個就屬於合作內容。

主線內容:需要全員一起產出,這個就類似於付費訓練營裡的作業,每個人都要寫。

活動內容: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組織線上線下活動,這是喚醒沉默用戶的一個很好方式。

意外內容:每個用戶都有可能會輸出。比如,有人會突然提出某個話題,引爆整個社群。

掌握了這個內容框架,可能還有人會問,那這麼多內容群裡要全部提供嗎?並不是這樣,而是根據群的階段進行內容的輸出。


社群運營:你的微信群淪為廣告群,激活社群只需3個步驟!


社群前期:還屬於獲取用戶信任的階段,用戶好奇心和積極性較強。想要留住用戶,就要拿出優質內容,所以要以專業內容為主。

其次是合作內容和主線內容來豐富內容體系,最後意外內容可以作為傳播素材。

社群中期:用戶已經在群裡學了很多專業內容,這時用戶的需求是價值感,怎麼體現自己學了有進度,所以我們安排主線內容佔比重一點。

其次專業內容也很重要,需要提供指導。活動內容是避免用戶產生膩煩心理,弄點有趣好玩的東西出來。然後是合作內容和意外內容。

社群后期:需要體現用戶的學習,專業內容15%,合作內容15%,主線內容55%,活動內容10%,意外內容10%

3.發言用戶說的內容

群的活躍度≠毫無意義的內容輸出,如果群內每天廣告內容不停的發佈,也不能代表活躍度很高。

社群其實需有效活躍度,什麼意思?就是該說話時說話,不該說話時不亂說。


該說話=群內開展話題討論、通知消息,感謝群友分享知識。

不該說話=群內通知消息時,插入廣告、不相關消息,激烈爭吵等


4.總結

社群活躍度的定義是什麼?一般行業默認是指群內有多少用戶在群內發言。

所以提升活躍度,就要往三方面考慮:

第一個是願意發言的人有哪些——KOL(創造內容)和活躍用戶(認可內容)。

第二個是用戶為什麼發言——創造內容和認可內容對應的需求。

第三個是用戶發言說什麼——活躍度≠水聊,要看有效活躍度。


社群運營:你的微信群淪為廣告群,激活社群只需3個步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