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說城鎮70%的財富是房子,高房價還能持續嗎?


曹德旺說城鎮70%的財富是房子,高房價還能持續嗎?

曹德旺說:“勞動力成本太高,經濟就艱難。經濟艱難,問題還是在房地產。如果房地產的問題不解決,還是蓋那麼多的房子,所有銀行的資金、勞工資源等所有的資源都會流向房地產。”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新鮮,但在公開場合敢於直接說出來的專家們卻是沒有幾個。高房價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很多普通人都有感觸,但是影響到底有多大,情況或許會超出我們的意料,曹德旺的話值得我們深思。

城鎮居民財富中超70%是房子

在這裡,我們先來看一些數據。從住房商品化開始到現在的幾十年時間裡,城鎮居民的家庭住房條件可以說得到了很大改善。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現在的人均居住面積已經接近40平米。與之對應的是隨著房價的上漲,城鎮居民家庭的財富中超過70%是住房資產。住房的投資屬性不斷被放大,而房價的不斷上漲也加劇了這個過程。可以說,高房價已經扭曲了房子是用來住的本質屬性。越來越多的人將資金和精力投入到炒房當中,這也是為什麼炒房現象屢禁不絕的原因所在。

另一方面,在這些房子當中,很多人都是貸款買的房。特別是在如今的高房價下,能夠付得起全款的人沒有幾個。有數據顯示,我國的平均首次購房年齡是27歲。在這個年齡段購房,基本上都是要靠家裡人的支撐,加上銀行的貸款,買房往往要耗盡一家人的積蓄。

高房價提升勞動力成本,影響實體經濟

曹德旺反對現在這個時候還大力發展房地產經濟,是因為他認為現在的高房價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在高房價下,所有銀行的資金,勞動力等所有資源都會向房地產傾斜。像這幾年,很多房地產中可以做到月收入好幾萬,遠遠超過了其他行業,這其實是很不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製造業,特別是工廠招人的難度越來越大,有點想法的都跑出去幹中介了。而高房價反而過來會推動房租,店租的成本上漲,增加整個社會實體經濟的成本。

另一方面,大量的房地產投資會擠佔大量的金融資源,大量的資金沉澱在房地產市場裡而釋放不出來,房地產成了一個只進不出的蓄水池。實體制造業,高科技企業,小微企業等急需資金的行業卻往往很難融到錢,發展受到阻礙。很多有心做實業的人,迫於現實往往也會將目光投向房地產行業,因為房地產行業的暴利遠遠大於專注做實業、做科研、做工廠。

支撐房價上漲的兩個邏輯正在發生改變

需要注意到的是支撐高房價繼續上漲的兩個邏輯正在發生改變。首先,從供需角度來講,房地產市場已經是供過於求。按照目前的房產數量和價格,換算出來的房地產市場總值已經超過了歐美之和,這顯然是非常不合理的。而隨著人口拐點的到來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未來的住房需求只會是越來越少。這一點,近幾年來服裝和汽車的銷售量齊齊下降也可以佐證。

另一方面,政策層面上的風向已經在轉變。“房住不炒”不僅僅是一句空喊的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地落實到每一個城市的。經濟的增長不可能一直依賴房地產,高房價也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對於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基本上是以穩為主,以打壓房產投機,真正滿足和改善居民住房需求為出發點。歡迎評論區發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