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多渠道多次調整利率,A股4月更有看頭

央行又“降息”了,還一次降了20bp!


3月30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3月30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至2.20%。數據顯示,上次中標利率為2.40%。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下調後,7天期逆回購利率已創2003年1月7日以來新低。


央行多渠道多次調整利率


一季度以來,央行已通過多種渠道對相關利率進行過調整。


Wind統計顯示,自2019年11月份以來,不到半年時間,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已經歷了4輪下調。


3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2020年3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均較前一次持平。


而自2019年8月開啟LPR新機制以來,LPR已經歷過三次利率下調。


3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實施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此外,2018年以來,央行對一年期MLF利率實行了兩次調整,包括2018年利率上調,以及2019年和2020年利率下調。


4月,更值得期待

在本次逆回購利率下調之前,新一輪的貨幣寬鬆信號已經出現:


央視新聞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加緊做好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和建設工作。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一季度(總第88次)例會召開。會議強調,加大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著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全面做好“六穩”工作。


此外,本次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本身也頗有亮點:


本次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最大的不同,在於下調利率的幅度。


2020年2月初,央行先行下調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當月中期借貸利率(MLF)隨後同幅下調,進而帶動2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

而本次則是20個基點,下調幅度擴大一倍。


和2月初的操作相同之處在於,逆回購利率先行下調,預計4月中旬MLF利率有望同幅下降,進而帶動4月20日LPR報價下調。


分析指出,新一輪降準降息蓄勢待發,全面降準、下調MLF和LPR利率,以及下調存款基準利率都有望陸續落地。同時,貨幣政策新一輪寬鬆加碼的開始,也將為股市等金融市場運行提供支撐。


機構火速解讀


國君宏觀張捷、花長春點評央行調降7天逆回購利率稱,此次央行下調OMO利率充分、再次說明,327政治局會議是政策拐點型會議,定調“中國版刺激”方案的開始。


此次下調是在市場利率已經低於政策利率,是在3月20號央行曾選擇不降LPR的背景下。後續央行貨幣政策將從“審慎”再次轉向“積極”。原因有二:堅決貫徹執行327會議政治局會議“引導貸款利率下行”精神;對金融市場穩定更緊密看護。


中金公司早前提醒,目前,國內逆回購、MLF等利率仍明顯高於2017年初的水平,在此時點貨幣放鬆刻不容緩,以避免真實利率過快上升、並支持必要的財政寬鬆。此外,考慮到銀行負債成本的壓力、以及近期核心CPI快速下行的趨勢,存款基準利率近期下調的可能性也顯著升高。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本次公開市場政策利率下調,是對3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的具體落實;下調幅度加大體現疫情影響超過預期,宏觀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正在加大。預計4月例行MLF招標利率也將下調20個基點,並引導1年期LPR報價出現相同幅度的下行。同時,4月央行有可能再實施一次全面降準,下調幅度有可能達到1個百分點。


對股、債市場影響幾何?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降息”,股市反應平淡,創業板還一度大跌3%。


國融證券劉雲龍認為,政策力度決定市場強度,A股4月震盪尋底,謹慎參與。


光大策略謝超團隊表示,央行略超預期的OMO降息,大概率將帶動4月的MLF和LPR利率下降,疊加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加大財政政策力度,意味著“政策松”的變數可能已如期在路上。政策逆週期調節未來有望保持較大力度,對市場的積極作用後期有望逐步體現。當前市場估值相對合理,若繼續下跌建議A股長線資金可逐步進場,短線資金可繼續等待各變數好轉的右側信號。


溫莎資本季曉雋表示,央行變相降息對階段反彈有影響,A股4月或迎階段底部,但投資者應耐心等待不急於搶反彈。


中信策略研報稱,一攬子政策刺激是A股拐點最重要的催化劑。預計隨著4月中旬海外疫情的拐點出現,以及國內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出,A股市場將迎來底部拐點,開啟二季度的上漲。


國盛證券分析師張啟堯表示, 4月,隨著海外波動緩和、內部對沖加碼,市場將逐步走出底部、迎來修復。隨著一季度數據出爐及後續兩會召開,國內政策對沖也將持續加碼,繼而推動A股市場走出底部、迎來修復。行業配置重點關注三大方向:消費板塊,如食品飲料、醫藥等;政策對沖的方向,如地產、基建、汽車、家電等;科技成長仍是中長期主線。


而債市則對“降息”反響積極,國債期貨卻因7天逆回購利率下調全線大漲。截至下午收盤,10年期主力合約漲0.04%,5年期主力合約漲0.23%,2年期主力合約漲0.15%。


中信固收明明團隊認為,降息提前落地,貨幣寬鬆仍在進行中。對債市而言,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時間拉長、程度加深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很難獨善其身,而隨著後續財政政策的陸續出臺,本次降息幅度較大也不是貨幣政策的一步到位,在信用擴張和經濟拐點出現之前仍然難言貨幣政策拐點,目前我們認為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會再次進入到2.4%~2.6%區間。


粵開證券李奇霖點評稱,對債券市場而言,這次降息在預期內。但超預期的是,央行一次性下調了20BP,降息的節奏和幅度要更快。此種情形下,利率將繼續下行。建議已經上車的投資者繼續保持偏長的久期,但不建議追高。同時,也建議投資者關注中短端利率的機會。與2008年危機時期相比,7Y以下的收益率依然偏高,在貨幣繼續寬鬆的預期下,中短端的利率下行幅度可能要比長期利率更為可觀。


央行多渠道多次調整利率,A股4月更有看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