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卢多逊与赵普的宰相权力之争

开宝六年(973年)卢多逊向宋太祖举报,说赵普用空地把皇家的蔬菜园好地置换,广建房子,开商店垄断经营。赵普是宋太祖的开国功臣,宋太祖一直很信任赵普。,宋朝的一些大政方针均由他参与制定。比如削除藩镇势力、统一全国的战略,都是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

赵普年岁比赵匡胤大,宋太祖以皇帝之尊,仍称呼赵普妻子为嫂嫂。赵匡胤还屡次到赵普家中做客,两人关系非同一般。此时他已经做了十年宰相,宋太祖最终免除了赵普宰相。

此后卢多逊步步高升。他先是升任副宰相,宋太宗即位后他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卢多逊与赵普地位悬殊,他是怎样击败开国元老赵普的呢?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卢多逊与赵普的宰相权力之争

卢多逊卷入党争,萌生权力欲

卢多逊出生于官宦世家,其曾祖卢得一、祖父卢真启,在五代时期担任过地方官。其父卢亿中过进士,在京当过中级官员。卢多逊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后周时期他也中了进士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卢多逊官任知制诰。

知制诰的主要职责是替皇帝草拟各种文书,相当于现代的文秘,在宋太祖时期知制诰并没有太大权利,但有机会接近皇帝。从961年到964年三年时间,卢多逊做皇帝秘书倒也自在。然而乾德二年(964年)北宋翰林院发生了一场同事间的党争风波,卢多逊也卷入其中。

张去华是建隆二年(961年)的状元,他比卢多逊小四岁,论官场资历算是卢多逊的后辈。张去华自视甚高,深得朝中大臣的赏识,担任秘书郎三年不得升迁。于是乾德二年(964年)张去华上书宋太祖,述说他久不能升迁,举报卢多逊、张澹写的文章不合格。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卢多逊与赵普的宰相权力之争

此事惊动了宋太祖,他下令让卢多逊、张去华比试文章,翰林学士承旨陶穀、知制诰高锡做主考官。结果卢多逊涉险过关,张澹则受到了降职的处罚,张去华升职为右补阙,宋太祖赏赐给张去华衣服、腰带等物品。

张去华为何敢攻击卢多逊呢?原来张去华投靠了高锡、陶穀,高锡和张澹不和,经常吵架。为了报复张澹,他指使张去华向宋太祖上书 攻击卢多逊、张澹,高锡、陶穀属于赵普一派。经过此事之后卢多逊心中燃起了权力欲,也恨上了赵普。

卢多逊开始用心揣摩宋太祖的心思,宋太祖每次去史馆取书,他就让手下人记住书名,当天他通宵达旦的读一遍此书。第二天赵匡胤提问果然和昨天的书籍有关,卢多逊应答如流,他提的建议后来全都一一应验。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匡胤越来越喜欢卢多逊的才能,经常夸奖卢多逊。

卢多逊成功的第一步是揣摩领导心思,另外他确实聪明过人,一天就能读完一本书,肯下苦功通宵苦读,提的建议有见地。赵匡胤爱惜人才,先天聪明后天努力的卢多逊终于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卢多逊与赵普的宰相权力之争

赵普敛财两次遭人弹劾

开宝元年(968年)判大理寺雷德骧面见宋太祖,诉说赵普巧取豪夺,利用权势强买他人房子,收取贿赂,指使大理寺官员更改法律。赵匡胤大怒斥责雷德骧:"赵普是国家重臣,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随手用柱斧打掉了雷德骧两颗牙齿,下令让宰相处死雷德骧,等一会儿气消了,改贬官为商州司戶参军。

左监门卫大将军赵玭和赵普不合,开宝四年(971年)赵玭举报赵普贩卖木头盈利。国家规定不许私自贩卖秦岭和陇山的好木材,赵普却派人购买秦、陇的木材,运来开封盖自家房子。赵匡胤又保了赵普,命令武士打了赵玭,贬官汝州牙校。

宰相贪财受贿反而无事,这是为何呢?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萧何就是例子,刘邦御驾亲征,萧何留守首都,刘邦很不放心萧何,屡次派人监视萧何的动向。有门客给萧何出主意,丞相太得民心了,所以皇帝对你不放心。你只要多买田地,并且故意压低价格强买,这样一来百姓就会埋怨你,皇帝看你不得人心也就放心了。后来果然如门客所说。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卢多逊与赵普的宰相权力之争

赵普为官并不清廉,贪财受贿。但这反而让赵匡胤更信任赵普。一个贪财的宰相,不得民心,肯定不会威胁皇权。所以雷德骧、赵玭的举报丝毫不起作用。

卢多逊伺机夺权

开宝四年(971年)卢多逊升任翰林学士,开宝六年(973年)卢多逊受命出使南唐,卢多逊借口北宋重修全国地图,缺少南唐资料,想要一份南唐地图。李煜立刻命令大臣把相关资料交给了卢多逊。卢多逊获得了南唐的军队驻扎情况、人口 、地理重要军事情报。他回到开封就建议赵匡胤攻打南唐,赵匡胤大喜,更加重用卢多逊。

此时赵普则犯了赵匡胤大忌,他和枢密使李崇矩成了儿女亲家。军队将领和宰相关系密切,威胁到了皇权,李崇矩立刻就贬官为镇国节度使。雷德骧儿子雷有邻趁机举报赵普,宗正丞赵孚本应到四川当官,赵普却庇护赵孚,赵孚假装生病不去上任。

卢多逊看出赵匡胤已经不再信任赵普,屡次在赵匡胤面前攻击赵普,说赵普用空地把皇家的蔬菜园好地置换,广建房子,开商店垄断经营。赵匡胤终于下决心罢免了赵普宰相。卢多逊如愿以偿当上了副宰相。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卢多逊与赵普的宰相权力之争

赵普独相十年,说一不二。一旦罢相只有吕余庆一人为他辩解,其他平时巴结赵普的大臣,则争相说赵普坏话 ,正所谓"破鼓万人锤,墙倒众人推"。

宋太宗时期卢多逊打击赵普

侯仁宝是赵普的妹夫,卢多逊故意让他到偏远的广西邕州任职,一呆就是九年。侯仁宝怕死在广西,上书宋太宗诉说交州内乱,可以趁机攻打交州,他愿意到开封详细汇报攻打的策略。侯仁宝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回到开封。宋太宗大喜,想要召回侯仁宝。

卢多逊岂能让赵普妹夫如愿以偿回到开封,必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卢多逊向宋太宗建议:"若要攻打交州必须迅雷不及掩耳,如果召回侯仁宝,那我们的计划就会泄露出去,交州人有了防备就难以攻打下来了。不如立刻任命侯仁宝为统帅攻打交州。"侯仁宝果然死在了攻打交州的战场上。

赵普的儿子赵承宗娶了宋太祖妹妹燕国长公主女儿为妻,此时赵承宗任潭州知州,宋太宗下令让他回开封完婚。婚期未满一个月,卢多逊就让赵承宗回潭州上任。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卢多逊与赵普的宰相权力之争

卢多逊打击赵普妹夫侯仁宝、儿子赵承宗,也就是在报复赵普。赵普专权时欺侮过卢多逊,现在卢多逊当了宰相,哪里肯轻易放过赵普。

赵普的反戈一击

宋太宗得国不正,即位的合法性饱受争议,民间一直传说是赵光义害死了赵匡胤。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军北伐辽国大败,军中有人提议立赵匡胤儿子赵德昭为皇帝,后来知道了赵光义没有死才作罢。可见赵匡胤的余威仍在,而赵光义的皇位并不稳固。

赵普遭受卢多逊迫害,怎样才能重返权力中心呢?唯有投宋太宗所好,帮助他建立皇位合法性。赵普伪造了金匮之盟,据赵普说杜太后临死前曾找到赵普和宋太祖,说你之所以能建立宋朝时因为后周柴荣的儿子太小,杜太后希望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接班,赵光义死后赵廷美接班,然后再传给赵匡胤儿子。这样就能保证赵宋江山永固。此事完全不符合逻辑,假如真有金匮之盟怎么会到六年后才拿出来呢?

但宋太宗如获至宝,封赵普为司徒、兼侍中、梁国公。赵普再次当了宰相,反击卢多逊的机会来了。赵普知道宋太宗一心想把皇位传给儿子,而金匮之盟里弟弟赵廷美就成了最大的绊脚石。赵普当了宰相后曾经劝过卢多逊,让他辞职就行,没想到卢多逊不想放弃权力,就是不辞职。赵普诬陷卢多逊勾结赵廷美,阴谋篡位。最终卢多逊发配海南,老死在那里。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卢多逊与赵普的宰相权力之争

卢多逊的父亲卢亿,曾经劝卢多逊不要和赵普争夺宰相,卢亿说:"赵普是开国功臣, 你想和赵普争夺宰相,将来一定会给卢家招来灾难,我只求早一点死,见不到灾祸来临那一天。"后来果然如卢亿所料。卢多逊的后代再也没能返回权力中心,卢多逊儿子卢察考中进士,有人举报他是卢多逊儿子不应当参加科举考试。卢察只能担任小官。

经历了人情冷暖的卢多逊晚年也有所悔悟,他曾作诗"

昔日位居黄阁 , 众口铄金 ; 此时身谢朱崖,蔓草萦骨 。"貌似胜利者赵普的结局如何呢?赵普经常生病,于是派人去上清太平宮祈祷,道士假托神仙说"赵普经常生病,是因为赵廷美死的冤枉,故而作祟"赵普听说后泣不成声,知道对不起赵挺美,愧疚之下当天就去世了。

赵普虽然赢得了权力,但靠的不正当手段,良心上始终不安。卢多逊虽然通过阴谋获得了宰相高位,然而还是逃不过流放的命运。权力斗争并没有赢家。曾经是宰相人选的窦仪说过,我虽然当不了宰相,但是免除了流放海南的命运。终究是窦仪看的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