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书法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等唐诗三首


王树山书法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等唐诗三首

王树山书法原文

华清宫 唐:李商隐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据唐书记载。天寶六年。改骊山温泉宫曰华清宫。治汤为池。环山列宫殿。太真得幸。进册贵妃。三姊皆美。帝呼为姨。帝幸华清。贵妃与三夫人皆从。遗簪堕舄。瑟瑟玑琲。狼籍于道。香闻数十里。言褒姒能灭周。而玄宗不久便归国。是贵妃之倾城。犹在褒氏下也。二语深着色荒之戒。意最警策。

王树山书法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等唐诗三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王树山书法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等唐诗三首

王树山书法原文

马诗 唐代: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大漠沙如雪》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五首。此诗用比兴手法,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前两句诗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强烈表达出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失落之意,富有咏叹的意味。

王树山书法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等唐诗三首

李贺(791-817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 唐朝中期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 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 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 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元和十二年(817年),因病辞去回昌谷英年早逝,年仅27岁。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王树山书法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等唐诗三首

王树山书法原文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整首诗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出来。对比映照,在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王树山书法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等唐诗三首

崔护(772年—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王树山书法 内容源自网络 请书友鉴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