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房產市場回暖,而三四線透支嚴重,為何如此不公

為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普通大眾真是傷透了腦筋,首先我先來個腦洞大開版的從根本上解決房價的方法:

我想到了這樣一個大的規劃:讓更多的人去大城市,更多的房子在大城市蓋,以大城市為中心,輻射四周,形成一種類似八卦的全面輻射帶,這樣就可以解決很大一部分人住房與生活問題,同時,因為人口在將來必將銳減,大城市的人口在這個時候也有所儲備;至於三四線城市我覺得可以用一個新興的名詞來回答:職業農民,現在農業技術越來越現代化了,這裡的現代化我們可以參考美國、德國他們的農作物,飛機噴藥、灑水,聯合收割、以及完整的銷售路徑成為了一套很成熟的流水線工作,做這些工作不需要很多的人;這樣的規劃以中心地帶帶動周邊,人口聚集,形成”人口潮“的福利,同時,再次朝四周擴散,三四五線城市(經過合併、撤縣等一系列操作後的小城市)主要從事農作物生產,地廣人稀,這裡可以讓三四線“透支”的更加嚴重點,可以讓三四線城市的人口進行更加徹底的遷移,這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誰也說不好之後三四線城市的生產水平沒有一二線的高呢?畢竟慾火才能重生嘛;

當然,目前因為政策等原因讓三四線城市這樣了,但是不正好能夠讓更加偏遠的農村人口進城嗎?或租或買或扶持都是可以的呀。你覺得這是不是個機會呢?

一線城市房產市場回暖,而三四線透支嚴重,為何如此不公

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有的人卻是在天邊,但是天道酬勤,別非要感嘆命運的不公

我們都知道出生在“大”城市的人們具有大城市所提供的“便利”,相應的權利,僅僅從房子這方面來說,前幾年,大城市搞得限購,不接受外來人口,政策性傾向本地人士等等這些,在現在,已經不會有那麼多了,而且正在朝消失的方向走去,前段時間的全面開放落戶政策,你覺得有沒有值得大家高興的呢?對於那些急需在大城市裡證明自己的人來說是最為有分量的政策,這代表著可能存在的地域歧視已經被強制性的解決了,可以預見的是在幾十年後,不會有地域歧視的這種說法了,而且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處於非大城市的人們也越來越富有了,而在現在的這個社會富有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達到目標,代表著進入了羅馬,共同富裕不再是一句最高目標;

一線城市房產市場回暖,而三四線透支嚴重,為何如此不公

透支的同時也是浴火重生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有時候全力的進行某個事情的時候,茶不思夜不眠的,更有實際的例子說在某次大地震的時候一對母子被困,目前用血水透支自己的身體健康來救活孩子的感人事蹟,孩子的重生代表著未來無數的可能,而且在我們無數臭皮匠的關注下,我覺得孩子的成長會恨茁壯的,將來會很有出息的;咱們再來類比下更大的具體化的抽象化的城市,打碎之後的重新建立的秩序真的會適用於很久的時間,職業農民的出現絕對不是偶然,我認為還會出現更多的類似新興職業,咱們拭目以待吧。

一線城市房產市場回暖,而三四線透支嚴重,為何如此不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