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戶外活動別大意

“宅”了一冬的人們走出家門,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活動筋骨,曬太陽補鈣,這對身體是有益的。目前,雖然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向好,但境外疫情卻還在擴散、蔓延。近期國內部分省市出現了境外輸入病例,這一危險信號提示我們必須嚴控,才能防止疫情死灰復燃。因此,疫情還未散去,外出進行戶外運動,仍不能麻痺大意。

儘量選擇人員稀少、空曠的室外環境,比如江邊、河邊、森林公園等地,最好不要選擇小區居民較多的場所遛彎,也不建議街邊慢跑。在進入公園、廣場等開放場所進行戶外活動時,配合相關部門落實防控措施。

做好個人防護、注意個人衛生。外出活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請遵守防控措施;出門時隨身攜帶口罩、免洗消毒液、消毒紙巾等;酌情佩戴口罩,保持與他人間距1米以上,避免扎堆聊天、打牌、打麻將等近距離活動,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空間時佩戴口罩。戶外活動時,不隨地吐痰,不亂摸亂碰公共設施,不隨意觸碰口、眼、鼻,接觸公共物品後,及時洗手或消毒。戶外活動回到家後,及時脫去外套,清洗雙手和臉部。

科學運動、控制強度。如果確實具備戶外活動條件,在保證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的前提下,根據氣候條件,適當參加戶外鍛鍊。以有氧運動為主,適當進行一定強度的鍛鍊,最好採用健步走等適合個人運動的形式,一般不進行籃球、足球、排球等團體性有身體接觸的劇烈運動。

運動過程中要及時補充水分,建議隨身攜帶水杯,不宜飲用過涼和過燙的水。初春時節,戶外運動要注意保暖,避免身體受涼降低自身免疫力,引起感冒等身體不適。

另外,老年人和兒童戶外運動還需注意以下事項:戶外運動最好選擇上午九、十點鐘後,下午四、五點鐘前,外出活動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兒童應在監護人的陪同下外出活動,確保兒童的個人衛生,少去兒童聚集的場所,不使用公用玩具和設施,並注意活動量,避免受風受涼。老年人應注意量力而行、留心慢病,運動時避免大強度、長時間運動,以免出現胸悶、眩暈等不適。此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人,要隨身攜帶藥物及糖果、餅乾,防治低血糖,運動前後監測血壓、血糖變化,避免空腹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