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即將開通的地鐵五號線南延伸段上,有個上海地鐵裡最有爭議性的站名——蕭塘站,還沒正式運行就已經不斷有網友表示錯錯錯!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把生活了幾十年的肖塘改為蕭塘,實在有點接受不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好在奉賢官微“上海奉賢”在日前專門發頭條來解釋這個事情。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1957年9月,由蕭塘、西渡、劉港、鶴村4個小鄉合併建立蕭塘鄉。1994年,蕭塘鄉撤鄉建鎮。現在,蕭塘簡化為肖塘,目前在行政區劃上隸屬於奉浦街道。因此,這裡原本的名字就是蕭塘,確實沒毛病。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事實上,即便在被稱為肖塘的今天,依舊有“蕭”的痕跡,比如“蕭塘影劇院”、“蕭塘港”等。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但是“蕭塘”為何變成“肖塘”?網友所說“肖”是“蕭”的簡體字,是真的嗎?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對歷史感興趣的語文老師需要了解和解答的問題。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肖”不是“蕭”的簡體字,“蕭”已經是簡體了,繁體的蕭是這樣寫的:蕭,而“肖”也不是哪個字的簡體,從古至今,都有“肖”這個字。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肖”與“蕭”並不同義,而是從春秋時期就已並行存在,都作為姓氏,只不過“蕭”氏一直延續至今,而“肖”氏在漢代之後就難覓蹤跡,從史料來看,真正的“肖”姓非常少見,如明代凌迪知的《萬姓統譜》卷:“肖:漢,肖安固。肖始、肖玉、肖雩、肖同。明,肖靖,襄城人,宣德中解元。”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一般認為“蕭”姓的來源有兩個:1. 出自子姓,以國為名氏。據《風俗通義》及《元和姓纂》所載,周代宋國微子之後,樂叔大心有功,封於蕭,成為宋的附庸小國。故址在今安徽省蕭縣西北。公元前597年被楚國所破。子孫以國為氏,西漢相國蕭何即為其後;2. 古代嬴姓部落首領柏翳之後孟虧,作士於蕭,其後人遂以蕭為氏。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蕭”姓從古到今生生不息,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0.7%,有很多名人都是出自蕭氏。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比如新中國的第一任海軍司令,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蕭勁光大將就是“蕭”姓中的名人之一。圖片為當代中國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的《蕭勁光回憶錄》,其本人簽名題字為“蕭”。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但是,在我們小時候接觸到的課本和讀物上,以及蕭勁光本人的簽名題字來看,都是“肖”,這就要講到當代中國“蕭”與“肖”的關係了。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能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好更快得識字,更廣泛地掃除文盲,國家推行了兩次漢字簡化方案。第一次漢字簡化方案在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上通過,並在當年1月31日由《人民日報》全文發表。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則是在1960年向全國徵集意見,1966年中斷制訂,1972年恢復制訂,1975年報請國務院審閱,1977年正式公佈。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在第二次漢字簡化過程中,“蕭”字被簡化為“肖”,但未註明“姓氏不在簡化之列”,因此大家在使用中便將“蕭”字的全部含義統統轉化到了“肖”字上,包括姓氏。蕭勁光大將在當時也響應國家號召,在書寫中將自己的姓氏由“蕭”改寫為“肖”,因此有了兩個不同的簽名。可以說,現在99%的姓“肖”的中國人,其實都是姓“蕭”。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有網友表示肖塘是在文革期間從蕭塘簡化而來,其實這在時間上是不成立的,剛才說到過,“二簡字”在1960年開始研究方案,但在1966年文革爆發後被迫中斷,1977年文革結束後才公佈並試行,1986年“二簡字”被廢除。由於戶籍管理部門的相關規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難,所以“肖”姓很少有人改回“蕭”姓。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1986年10月,國家語委經國務院批准重新發布了《簡化字總表》,1988年國家語委公佈《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我們現在書寫的簡體字都以此為依據。但“二簡字”影響深遠,有的“二簡字”甚至我們至今仍能看到。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因此蕭塘改為肖塘應該是在1977年至1986年間,“二簡字”實行時期發生的,但具體是什麼時間無從考證。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200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生效,明確了規範漢字的法定地位。現在,肖與蕭已不再混用,所以軌交5號線上的“蕭塘站”從尊重歷史的角度考量,確定為“蕭”,同時也是對法律規範的遵守與執行。


上海地鐵爭議最大的站名“蕭塘”,背後的歷史竟如此複雜

那麼肖塘社區為何不改回蕭塘社區?這不成了不規範用字了嗎?首先,“肖”字也是規範的現代漢字,“肖塘”的產生是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漢字被混用,在電子化的今天,無論你在地圖中輸入“肖塘”還是“蕭塘”都會指向同一個地方;其次,“肖塘”的使用已經成了長時間的約定俗成,“蕭塘”=“肖塘”,從使用習慣上來說難以一時改變,大範圍修改門牌、店招、印刷物等也會浪費大量人力物力,並沒有實際意義,但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蕭塘”會更多地替代“肖塘”,“肖塘”一詞也終將漸漸沉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