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籠絡大權之時,努爾哈赤為何打不贏明朝?你可知為何?

魏忠賢籠絡大權之時,努爾哈赤為何打不贏明朝?你可知為何?

喜歡歷史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明朝是一個太監掌權的朝代,而明朝的大太監魏忠賢是一個典型代表人物。眾所周知,宦官當政國家基本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百姓民不聊生。可是很多歷史愛好者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何明朝魏忠賢掌權的時候,努爾哈赤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打不贏明朝呢?

魏忠賢籠絡大權之時,努爾哈赤為何打不贏明朝?你可知為何?

不得不說這還真是個有趣的問題,說來明朝之所以沒有被努爾哈赤的鐵騎所征服還真得靠這個大太監魏忠賢呢。那麼今天來看看魏忠賢究竟做了什麼能讓明朝續命如此之久。

把袁崇煥調到山海關

皇太極那個時候,經常攻擊北京周邊的一些地區,意圖奪取北京主導權,因為那個時候清朝已經沒有了任何後顧之憂,他們只需要把目標轉向明朝即可。當時清朝其實本該有的後顧之憂是掌控著朝鮮和皮島的毛龍文還有蒙古的各個部落。

不過隨著東北政權落入清朝,再加上本身就控制著遼東平原等地區,清朝可以使用蒙古和自身兩個地方的資源,快速擴張自己的實力,也逐漸有了進攻中原的資本。

不過當時因為魏忠賢在朝,因為魏忠賢掌握著朝廷大權,袁崇煥被迫不得不去鎮守山海關,誰想到這竟成了為後來重創努爾哈赤的基礎。努爾哈赤時期清朝的八旗軍還只不過是遼東平原的一部分而已,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只能向山海關方向擴張,不過結果是努爾哈赤自己也想不到的,自己的軍隊不僅被重創,而且自己也身受重傷,沒多久就去世了。

維持權利平衡

魏忠賢當時在朝廷的地位可以說一呼百應,全朝上下基本都是他的人,作為國家的核心人物,魏忠賢對遼東戰場肯定也有必不可少的影響。雖然魏忠賢本人並沒有上過戰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在權利平衡的維持上卻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朝的權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呈現三權分立的局面。分別是文官內閣,司禮監太監(也就是魏忠賢),皇帝三大權利。正常的事情流程,其實是由文官先把手,再有文官內閣想出解決事情的辦法,最後才是由皇帝或者是司禮監太監批准,不過到了魏忠賢那個時候皇帝成了擺設,所有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魏忠賢一人把控,權利也被魏忠賢壟斷。魏忠賢之所以能夠成為權利的中心還是因為天啟皇帝的無能,一個只對木匠感興趣的皇帝註定在政治上一事無成。

皇帝的無能也成就了魏忠賢大權在握,這和文官內閣形成了兩足鼎立,權利平衡也就在這個時候開始。相互制衡下的明朝雖然暗部勢力流動,不過總體表面還是處於進步階段的,自然也對軍事上頗為重視。

貪腐之手未深入軍隊

明朝後期土地資源的利用程度日益加深,而明朝從農民手裡獲得的財富越來越少,這使得明朝不得不把稅收轉向工商業。況且明朝的很多大地主和官僚都享受著免稅的待遇,所以土地稅收已經不能夠維持明朝的開支。

萬曆皇帝的做法很是突出,他把收入的來源直接指向了工商業,而且把自己的親信派往各地作為監督人員,由此明朝國庫又充實起來。而被利益燻心的魏忠賢自然從商業上也撈了不少油水,雖然魏忠賢貪汙不少,不過軍隊的開支還是有的,所以明朝軍隊和努爾哈赤的鬥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不過崇禎上位的時候很顯然的把這套權利平衡給打破了,他雖然坐上了皇帝打敗了魏忠賢,不過也很顯然把司禮監這個機構給忘記了,結果把自己完全暴露到文官內閣的面前,也導致了明朝的徹底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