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暢通金融服務微循環

近日,從煙臺市財政部門獲悉,2019年,我市成功爭創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以來,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原則,積極創新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著力改善企業融資環境,推進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高質量發展。2019年全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較年初增加62.43億元,比上年增長19.91%;貸款戶數較年初增加11592戶,比上年增長77.4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6%,比上年降低0.6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餘額13.12億元,比上年減少5.9億元;不良貸款率3.49%,比上年降低2.9個百分點。

強化政策扶持。制定出臺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對金融機構2019-2021年向小微企業發放的流動資金貸款和技術改造類項目貸款,單戶企業貸款餘額不超過1000萬元,發放貸款確認為不良部分的,在省級風險補償資金給予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本金30%的損失補償的基礎上,市級風險補償資金給予10%的補償。落實科技貸款補償機制。“科信貸”業務發生的不良貸款由市級風險補償資金承擔不良貸款本金的40%;“成果貸”業務發生不良貸款由省市兩級風險補償資金承擔不良貸款本金的70%。企業按期還本付息後,按照貸款本金1%給予信貸補貼,單戶企業不超過10萬元。2019年,1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銀行放款約5.9億元,其中“科信貸”34筆1.1億元;“成果貸”92筆約4.8億元。向30家企業發放信貸補貼81萬元,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推動“政銀保”業務增量擴面。對銀行機構發放的“政銀保”貸款給予貸款本金1.5%的保費補貼,在規定期限內沒有收回的貸款,保險公司按照本金損失的50%進行代償,同時財政部門對本金損失給予30%的補償,補償資金可直接衝抵本金損失。2019年,銀行機構向8家中小企業發放“政銀保”貸款1655萬元,撥付保費補貼25萬元。

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推進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基本實現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縣域全覆蓋,並逐步將註冊資本增加至3億元以上。截至2019年底,我市共有國有獨資、控股的融資擔保機構13家,其中註冊資本3億元以上的7家,註冊資本10億元以上的1家。健全融資擔保服務機制。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堅持“準公共產品”定位,不斷改革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考核評價辦法,進一步增加社會效益、長遠效益考核權重,放寬盈利考核指標。在可持續經營的前提下,逐步降低擔保費率,幫助小微企業及“三農”節約融資成本。2019年度我市平均融資擔保費率為1.85%,比上年降低了0.53個百分點。落實融資擔保業務補貼。制定了《煙臺市小微企業擔保業務降費獎補資金實施細則》,落實中央獎補政策,另外對單戶500(含)萬元以下的新增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額,年化擔保費率不高於2%,按照2‰的比例給予補貼,單個擔保機構補助額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單戶1000萬元(含)以下的新增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額給予1‰的業務補助。2019年,撥付877萬元對融資擔保機構降低擔保費率進行補助。

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完善政銀企對接機制。健全完善全市政銀企聯席會議制度,暢通問題解決機制。開展銀行保險機構“進走訪”民營小微企業主題活動,持續擴大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覆蓋面和可得性。組織實施“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行動”,培植首貸企業3600多戶,累計貸款金額50多億元,不斷提高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獲得率。推進徵信服務平臺建設。依託省域徵信服務平臺和煙臺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將全市小微企業概況信息以及政府部門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及獎懲信息定期導入,方便金融機構利用大數據信息評估企業信譽,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積極推進企業信用評審工作,定期開展誠信“紅黑榜”評定及發佈工作。搭建“銀稅互動”平臺。鼓勵銀行機構對全市已有納稅記錄、無不良信用記錄、納稅信用級別不低於B級的小微企業發放“銀稅互動”貸款,推動實現銀稅互動業務“增量擴面”。截止2019年12月底,轄內金融機構銀稅合作貸款戶數2075戶,其中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872戶,銀稅合作貸款餘額26.62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3.81億元。

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鼓勵企業運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設立煙臺市資本市場開放創新發展引導資金,對企業改制、上市、掛牌、增發、配股、發行債券融資、併購重組等分別給予扶持,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補助,有效提升企業直接融資水平。2019年,撥付資本市場開放創新發展引導資金6402萬元,全市新增科創板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家、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34家,截止2019年底,全市共有上市企業4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7家、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219家。全市上市掛牌企業新增直接融資578億元,累計實現直接融資1964億元。促進基金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2019年市級財政預算安排9億元用於壯大政府引導基金,市級政府引導基金總規模達到28億元,為招引設立更多的股權投資基金奠定了基礎。年內參股成立了總規模162億元的信貞投資基金、綠康投資基金、現代海洋基金、萬華綠色新材料產業基金等12只基金,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多資金支持。持續擴大直接債務融資規模。落實直接債務引導獎勵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及時兌現財政獎補資金,激發企業發債積極性。2019年,我市企業累計發行債券9筆,融資73億元,撥付9家企業直接融資獎勵384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