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警钟,需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古今中外,耍小聪明误事的,甚至丢掉性命的人比比皆是。

人生警钟,需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和珅由一名当差的升为户部郎兼军机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和坤为京,弄权耍奸,朝野骂声不绝。故而当他的靠山乾隆帝死后不久,就被嘉庆皇帝宣布20条罪状,令其自裁,抄没家产约值8亿两,等于朝廷一年收入。这“8亿两”乃种种祸国殃民、巧言令色的诸般“前事”的积累和“物化”。“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总结得何等正确。恋生惧死,人之常情,和珅“伤感”于“前事”,他身陷囹圄之际,最终才明白是他的那种以权谋私的作为,“误了自身,罪有应得,没啥冤枉”。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才智过人,手腕灵活,权术机变,口才出众,大权独揽,营私舞弊,并且纵欲、自恃与狠毒,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送上了卿卿性命。

人生警钟,需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大家熟知的三国时期的袁绍、杨修、周瑜、关羽等人,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刚愎(bi)自用之辈,喜欢自作聪明......哪个结果有好的,哎。

观古可以鉴今。到头来感伤、恨“才”、“误”身的那份欲说还体的复杂心绪,是何等地悲哀与无奈。

二、聪明之人拥有令人羡慕的资本,但聪明也应审慎用之,聪明用于邪则误入歧途,机关算尽也会必有一失,有才是好事,但也别“身死因才误”。

做人必须要吃透很多学问,例如“聪明反被聪明误”,即为其一。“聪明”是一个带有限定性的词,处理不好,即会被聪明误,因为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

人生警钟,需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深藏不露的意图可利用,却不可滥用,尤其不可泄露。一切智术都须加以掩盖,因为它们招人猜忌;对要聪明的意图更应如此,因为它们最容易招人嫉妒。

三、常言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不可否认,胡雪岩是个聪明人,可是在替清政府跟洋人借钱的时候,他这个聪明人却干了一件糊涂事。

个人发展越顺的时候,越应该更加小心。人一旦太顺了,嫉妒的人就多了,想要找茬的人也就多了,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落下把柄在别人的手里。正因为发展太顺了,人们常常会掉以轻心,觉得世间就只有自己聪明,只有自己的如意算盘能够打得响。所以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栽大跟头;越是艺高的人,就越容易酿成大祸。老话说的好“淹死会水的,打死会武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警钟,需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胡雪岩说:“再精巧的算盘,也有打错的时候。”

所以在现实中,一定不能以为自己聪明,就对什么事情都掉以轻心。

灾难常常是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候来临的,所以做事情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机关算尽,刚愎自用,否则到头来承担恶果的是自己。

老子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人生需谨记“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觉得其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大智若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