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冬季平菇返茬快,做好1选1停4控2处理,速度自然来

东北的冬季平菇种植,尽管在日光大棚中进行,低温、棚中昼夜温差之大,对它的生长,也是个考验。特别是几茬采摘完毕后的再次返茬,时间过长,对种植者一直是个困扰。今天就分享一下经验,用1选6控4处理的管理方法,来解决它。

要想冬季平菇返茬快,做好1选1停4控2处理,速度自然来


一,1选1停。

【1】1选。

1选,就是选品种,还要选对品种。

⑴平菇的品种划分。

▪平菇的品种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中温型又划分为中低温型、中高温型。各温型都有着自身的温度适应范围。

▪低温型最适宜的出菇温度为13~17℃,中温型最适宜的出菇温度为20~24℃,高温型最适宜的出菇温度为24~28℃。中低温型最适宜出菇温度为18~22℃,中高温型最适宜的出菇温度为22~26℃。

⑵大棚内的温度状况。

东北的冬季,漫长寒冷,白天阳光充足,日照条件好,平均室外温度零下20℃左右,晚上寒冷刺骨,室外零下30℃很平常。大棚内,在棚膜作用下,保温被高度调整至最高,最高温度可突破30℃。晚上,做好保温被的覆盖,最低温度可保持在7℃以上。每天调整好白天保温被掀起高度,做好晚间保温,15~22℃的温度条件,可保持15小时左右。

⑶品种的选择。

▪从温型划分和大棚内实际温度状况,可以知道,选择种植品种时,要选择中低温品种,中低温品种对棚内的温度最适合。

▪如果只是被寒冷的气候迷惑,选择低温品种,种植中因温型与温度条件不适合,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在不适合的温度条件下,返茬一定会受到影响,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平菇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挑选菌种时,要做好检测,要菌龄80天内,菌丝表现粗壮、有活力的菌种,这样的菌种萌发快、发育快、生长的后劲也足。

【2】1停。

1停,就是停止一切管理。

平菇上一茬采摘完毕后,要停止管理,使所有菌包自然放置,不调温、不加湿、通风,但要保持空间处于黑暗状态,让菌丝在不受任何惊扰的状态下,自然进行恢复,持续时长3~4天,之后进入出菇期正常管理。这样可以让菌丝得到最大限度的休养,利于自然恢复因采摘给菌丝带来的伤害。

要想冬季平菇返茬快,做好1选1停4控2处理,速度自然来


二,4控制。

所谓的4控制,是针对平菇生长的环境,就是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空间相对湿度、光照、通风等4项环境因素。

【1】温度。

▪平菇中低温品种菌丝体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2~25℃,子实体分化最适宜温度是18~22℃,子实体最适宜生长温度是15~20℃。菌丝自然休养完毕,要把温度调节到最适宜中低温品种菌丝体生长温度,22~25℃左右,强壮菌丝体。

▪2~3天后开始进行拉大棚内温差刺激,温度差别可在15~27℃之间进行,正好利用大棚内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的自然温度差,但最大温差不要超过10℃。通过温差产生的冷热交替,刺激成熟的菌丝体,可大大加快原基的形成、现蕾,实现子实体分化 。

▪大棚中的菌袋,大部分现出原基时,停止温差刺激,把温度调节至子实体最适宜生长温度15~20℃。

【2】空间相对湿度。

平菇采摘时,为避免水菇的出现,棚内湿度很低。自调温开始,就要对空间进行加湿,加湿水量不宜过大,空间湿度达到70%就可。在菌袋原基形成前,要进行60~70%的湿度变化,使空间出现一定时间的湿度差,但最低湿度不能低于60%,60%湿度也不能一次持续时间太长,最多不能超过2小时,否则容易造成菌包内培养料水分流失。湿度差的作用在于用干湿变化刺激菌包出菇面菌丝,加快原基形成速度。

要想冬季平菇返茬快,做好1选1停4控2处理,速度自然来


【3】光照。

大棚开始恢复出菇管理后,棚内应继续保持黑暗状态,避免光线抑制菌丝生长。进行温度差别调节时,要同步恢复一定强度的光照,恢复时要由弱变强。同时光照应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黑暗和光亮之间的变化调节,目的在于用光照变化,刺激菌丝,诱导菌丝快速原基呈现。光照以散射光为主,不能直射菌袋。

【4】通风。

通风就是要实现大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实现转换,保证棚内空气新鲜,通过通风可控制大棚内空气的氧气含量。恢复管理初期,要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对菌丝的促进作用,尽量减少通风,使大棚内具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用以健壮菌丝。菌袋原基形成后,要加大通风,使棚内氧气含量充足,满足子实体生长对氧气的消耗需要。

通风要以微风为主,不能直吹菌袋,同时注意棚内通风死角菌袋的管理。

这几项环境要素的调节与控制,不是单一进行的,要注意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互相辅助促进,最后完成评估的子实体分化,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

要想冬季平菇返茬快,做好1选1停4控2处理,速度自然来


三,2处理。

2处理指的菌包内培养料的处理,一是菌袋出菇端培养料面的处理,二是培养料营养、含水量和PH值的处理。

【1】出菇端培养料面的处理。

▪平菇在采摘过程中,会对出菇端的培养料面有一定程度的伤害,轻的碰伤料面菌丝,使菌丝断裂,重的甚至会造成培养料脱落。同时也会是很多菌根残留在培养料内,占据出菇端料面,占用下茬出菇空间。采摘过程中,触碰袋口出菇环,也可能造成出菇环变得松弛、甚至脱落。这些都会对下茬出菇产生影响,所以对这些问题处理很是必要。

▪对培养料脱落的培养料端,要用刀予以刮平,操作时要注意刀具的消毒;对存有菌根的培养料端要清除菌根;对出菇环松弛的要进行套紧处理,对3脱落的要重新安装,损坏的要进行更换。

要想冬季平菇返茬快,做好1选1停4控2处理,速度自然来


【2】培养料营养、含水量、PH值的处理。

冬季平菇种植,从秋季开始,到冬季已经经过几茬的采摘,培养料的营养有了一定得消耗,其中的水分也有了一定的损耗,PH值因平菇生长酸性物质的产生有了一定的下降,为了以后的正常出菇,必须进行处理,处理完毕才能进行下茬出菇管理。

⑴对培养料的营养、含水量、PH值进行检测。

对培养料的检测,采摘完毕休养期间就要完成。营养含量可化验分析,也可凭经验,结合上茬出菇状态目测判断。含水量和PH值测定简单,用测水针和PH值就能完成。

⑵对培养料的处理方法。

▪培养料处理时,以测量结果为依据,进行营养、水分的补充和PH值调节。

▪当培养料含水量低于60%时,可采取料面多次少量喷水进行补水,也可多喷水、浸料面,几小时后倾倒料面积水的办法进行补水。当培养料含水量低于50%时,要利用高压水泵和补水针强制补水,尽最大努力,即完成补水又要最小程度伤害菌丝。

▪营养缺乏时,一般采取补充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办法,根据缺少的大致数量调节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水溶液的浓度,进行料面喷洒或高压强制注入 。

▪当PH值低于5.0时,就要进行调节,并调节至6.0~7.5之间,这是平菇菌丝体和子实体最适宜的生长范围。PH值调节时多用生石灰水溶液做基质。

营养和水分的补充,及PH值的调节要结合在一起进行,这样省时省力省工,一举多得,也可行。

要想冬季平菇返茬快,做好1选1停4控2处理,速度自然来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平菇的返茬速度较慢,是很普遍的问题。但只要提高管理质量,进行一定的管控处理,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使返茬速度趋于正常。并且完全不影响正常出菇,也不影响平菇的质量和产量,经过营养、水分的补充和PH值得调节还能使平菇增产,扣除操作成本,效益还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我是初始农人,食用菌种植者。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