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炯】楊慎與雲南二題

楊慎與雲南二題

【王德炯】楊慎與雲南二題


一、楊慎的雲南情結

楊慎(公元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明嘉靖狀元,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大家、大詩人。在朝廷任翰林院修撰時因爭“大禮”觸怒嘉靖,受廷杖,謫雲南,漂落居住過雲南的許多地方,以他震古爍今的詩文,詮釋了他對彩雲之南的深厚情結。他在雲南三十年,博覽群書。後人論及明代記誦之博、著述之富,首推楊慎為第一。據文獻載:他能文善詩、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極廣。其詩沉酣六朝,攬採晚唐,創為淵博靡麗之詞,造詣深厚,獨立於當時風氣之外。著作達400多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他謫雲南時,把沿途的自然風景、民族風俗,諸如山水、古蹟、土質、草樹、花鳥、傳說等所見所聞,寫成了一部《滇程記》。其所描繪聲繪色、生動鮮活,如對苗族舞“跳月”,他寫道:“東苗種人,皆吹蘆苼,旋繞而歌,男女相和,有中意者,即偶之,曰跳月;男呼女曰阿媍,女呼男曰‘馬郎’”。他的《滇程記》是一部出色的遊記之作,為後人研究雲南少數民族生活、風俗及特產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他本貶在雲南永昌,但因當時永昌荒涼,他大都住在大理,由於大理府官器重文士,特地在大理城背後中和峰的感通寺內,蓋了一棟叫“寫韻樓”的房子,作為文人學士寫作吟詠的場所,楊慎就經常住在這個樓上。他與大理府的著名文人楊元陽(進士)、唐奇等結為滇南七子,名噪一時。

他曾入北勝州(今麗江市永勝縣境內)寫下許多詩文。他住過金江街,到過程海湖,遊過三川龍潭,故龍潭建有狀元寺(現存)。據傳,他的《二十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就是在遨遊金沙古渡時詠成的。直到1995年6月28日,這首原由楊慎作詞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經谷建芬作曲、楊洪基深情演唱,而成為大型歷史影視劇《三國演義》的開篇主題,幾乎一夜之間就紅遍了大江南北,驚豔了神州大地,傾倒了億萬影迷歌迷!其慷慨悲歌、意味無窮,令人聽來蕩氣迴腸的旋律基調,不由在人們心頭平添萬千感慨!難道這不是楊慎這位歷史上的文學大家、大詩人對雲南三十年情結的最好明證與光照嗎?斯人已古,但其精神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與彩雲之南永世長存。

二、楊慎與麗江木公

1991年,麗江縣翻印的《麗江府志略·人物略》(乾隆八年纂修)中記載:“木增,阿得八世孫,萬曆間,襲麗江土知府,值北勝府構亂,以兵擒首逆高蘭。時三殿鼎建,輸金助工,兼程十事,下部議可,朝廷喜其忠誠,特加參政秩。增又好讀書傳,極群籍,家有萬卷樓,與楊慎、張含唱和甚多”。作為史實,明代麗江木氏土司確實與楊慎、張含有過“唱和甚多”的密切往來,並值得後人銘記。但應當鄭重提出的是,史書記載的這段《人物略》,將人物關係搞顛倒了。

從楊慎的生年卒月看,明世宗元年是1522年,那時楊慎是34歲;楊慎死時是明世宗三十七年(1559年),享年71年。從木增的生年卒月看,據查是生於明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死時是清順治三年(丙戌1646),享年59歲。如此看來,在木增出生時,楊慎死去已有二十八年了,哪裡會有與二十八年前就已死去的楊慎“唱和甚多”的密切往來呢?是《志略》所載有誤,還是在歷代的重印編印中失誤?類此張飛戰岳飛的記載,何故一直無人問津?一直無人糾謬?如此以訛傳訛,乃至在麗江某核心景區的石碑題刻中,也原樣保留了下來。

當然,楊慎是與麗江木氏土司有過深厚的交情:時值明正德六年的狀元楊慎,確與木公相交甚厚。楊慎從未與木公謀過面,但他稱他們的交情乃是“神交於千里”。當時木公也是羨其人而慕其名,曾委派梁霄正帶著其詩集和《木氏宦譜》請楊慎批點和編選詩集。楊慎從木公送去的992首詩中選出114首,定名《雪山詩集》,並在序跋中讚揚“足以傳世,豈在多乎”;楊慎還在《木氏宦譜》序中,大加讚揚木公以培植文化,施展才幹而名噪士林的話。楊慎對木公寄去的《高山十二景》詩稱:“清麗綿密,情態曲盡,用事精當”等語。

木公也把楊慎比作青蓮居士李白和春秋音樂家師涓,他常為得到高才的知己而發狂,由此足見當時木公求聖若渴的心理。他們一位是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一位是中國著名的漢族文學大家、大詩人。他們之間的交往甚密,“唱和甚多”,足以在雲南文化史、文明史上留下彌足珍貴的一頁。

【王德炯】楊慎與雲南二題


【王德炯】楊慎與雲南二題


【作者簡介】王德炯,麗江古城人,納西族,自由撰稿人。麗江(納西)文化研究會理事,古城區知識產權保護協會秘書長。出版有《神馳依古一一納西家園的歲月風鈴》《馬蹄踏過玉壁金川》《王德炯作品選集》《品牌麗江策劃》等著作,先後在各級報紙雜誌發表作品700多篇近九十萬字。

【王德炯】楊慎與雲南二題


【王德炯】楊慎與雲南二題

◇第299期◇

免責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與本號無關。

【王德炯】楊慎與雲南二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