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航空會大而不倒嗎?

最近一段時間,疫情肆虐。受影響的行業數不勝數,部分行業甚是可以說是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其中受損最嚴重的,航空業恐怕能排進前五。

上週,巴菲特的一家公司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拋售一部分美國達美航空和西南航空公司的股份。總價值約為3.88億美元。

諷刺的是半個月前,巴菲特還說不會拋售航空公司的股票。

波音航空會大而不倒嗎?

這條消息一傳出,很多人都為航空業感到擔憂。作為“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決策一直被當成是市場的風向標。這一次他的拋售給市場傳遞的信號就是,航空業的情況將會更糟。

不過最受關注的其實不是航空公司,而是飛機制造公司:波音。

去年737MAX的停飛給波音的股價和業務一記重擊。如今受疫情影響,就算737MAX復飛也無法拯救波音的股價了。

根據《紐約時報》,近期波音幾乎沒有接到新訂單,而且一部分以前的訂單也被航空公司拒絕簽收。國際訂單更不用說了,根本無法交付。

波音航空會大而不倒嗎?

面對這種形勢,波音會如何應對呢?

經緯創投上有一篇文章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文章叫做《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作者在這大概說說這篇文章的觀點。

波音有103年的歷史,是全球最大的飛機制造商,每年的收入有幾千億。就算受疫情影響,憑藉著深厚的底蘊,再加上開源節流,最多收入減少,也不至於倒閉吧?

但波音做法卻讓人的摸不著頭腦。去年波音處於虧損狀態,但股東的分紅卻提高了46億美元,這導致資產的負債率上升到106%,是怕有競爭對手之中最高的。

那波音為什麼這麼做呢?這其實是傳統行業巨頭維持股份的常用套路。

一家企業進入成熟階段,業務的增長就會放緩。這時候,管理層如果想得到股東的支持,往往就需要找到業務增長以外的方式讓股份持續上漲。大部分巨頭的選擇就是高分紅,高回購,波音用的也是這招。而且波音用的還是現金分紅。

這要正常情況下自然沒問題。但去年因為受到波音737MAX的影響,業務下滑,波音虧損了6.37億美元,利潤同比下滑106%。本以為今年能復甦,誰知受疫情的影響,這下波音真是雪上加霜,現金流的風險一下激增。

波音航空會大而不倒嗎?

豪華運輸

最麻煩的還是波音現在沒有多少現金流。波音的現金流常年保持在100億美元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做個對比就知道了。微軟、蘋果這些巨頭的現金儲備高達1000-2000億美元,幾乎是波音的十幾倍。

那波音為什麼不儲備更多的現金呢,原因估計是因為太傲慢。

波音在行業裡是龍頭老大,店大欺客。他們對客戶都是先收定金,再生產供貨。對供應商呢,卻是先拿貨,再付款。憑藉這一手,波音完全不用動用自己的儲備金。那自然就不用那麼多儲備金咯。

可是疫情下,全球經濟一片低迷,現金為王才是生存之道。波音的商業模式在這種時期卻成了風險。

不過我們也知道波音規模太大了,哪怕是在巨頭林立的美國影響力也足以讓美國政府不得不重視。

波音一家公司就有10萬多員工,那些配套的供應商加起了超過100萬。而且波音是美國最大的製造出口商。曾經是道瓊斯工業指數比重高的一家公司。

可以說,波音要感冒了,美國的經濟也要打噴嚏。去年因為737MAX的停飛,美國今天第一季度的GDP增速下降了0.5-0.6%。更不用說商用飛機業務需求全面停滯了,這影響有多大真不敢想象。

既然如果,波音真要出事,那美國政府就不能不管了。但是話是這麼說,在美國曆史上也不是沒有這種規模的公司倒閉過。那就是通用。

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做為美國經濟核心之一的通用汽車負債率高達200%,金融危機一來,現金流撐不住了,最後宣告破產重組。

波音航空會大而不倒嗎?

汽車總成。機器人設備使組裝的汽車。工廠的現代汽車裝配

那波音會成為第二個通用嗎?文章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小。為什麼呢?

主要還是因為波音除了是美國的經濟支柱外,還是重要的國防戰略意義。

波音除了製造商用飛機外,還是一家武器製造商,而且是全球第二大武器製造商。單就軍用飛機就佔了34%的份額。去年才剛獲得美國國防部一份10億美元的訂單。

不僅如此,波音還是NASA最大的承包商。波音的火箭、衛星、航天飛機在全球都是領先地位。

這麼看來,波音這家公司已經不是一家公司這麼簡單了,它已經是美國的一部分了。美國的2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有一條就是“維護國家安全重要的商業公司”。雖然沒有具體說明是哪家公司,但估計就是為波音量身定做的援助計劃。

“Too Vital To Fail”也許才是波音不能倒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