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嫡皇子身份就可以稳坐皇位,在清朝,看看咸丰是怎么做的

清文宗奕詝(zhu)(公元1831—1861年),清朝第九代皇帝。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母为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公元1850—1861年在位,谥号“显皇帝”,庙号“文宗”,年号为咸丰,历史上又称为“咸丰帝”。

奕詝出生以后,深得父亲和母亲的疼爱,生活自然是欢乐而优越的。为了更好地对奕詝进行教育,道光帝不仅经常亲自督教,而且按照培养幼君和皇子的惯例,6岁的时候就让其开始入学读书。所学的教程很多,除学习蒙古、满语言文字,并按照满族的习俗练习骑射技能外,主要是学习儒家经典、历代治术、圣训、列朝实录,等等。

别以为嫡皇子身份就可以稳坐皇位,在清朝,看看咸丰是怎么做的

道光二十年(1840年),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突然病死,奕詝还不满10岁,母亲的死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打击,也给欢乐的童年留下了一丝阴影。

孝全成皇后死后,奕詝由奕訢(xin)的生母静贵妃抚养。值得庆幸的是,静贵妃见小奕詝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十分爱怜他,所以对他就像亲生儿子奕訢一样,处处关心和照顾,无微不至。小奕詝也很懂事,见静贵妃对自己这样好,也十分感激和尊敬她。

奕詝和奕訢年龄相仿,兄弟俩同在书房读书,共同练武,关系十分融洽。虽然他俩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性格却迥然不同,奕詝好静,奕訢好动;奕詝性浑朴,奕訢性机敏;奕詝谦恭温和,奕訢好强争胜。

别以为嫡皇子身份就可以稳坐皇位,在清朝,看看咸丰是怎么做的

道光帝晚年,为建储传位的事情费了不少的脑筋和心思。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都是很好的人才,自己都很喜欢,两人虽各有千秋,但却都有继位的资格。奕詝是正宫皇后所生,而且年长,按照一般的惯例和传统,理应奕詝即位;而奕訢生性聪明,才华出众,尤其是相貌和平时的行为都很类似道光,所以虽然是庶出而年少,却受到道光帝格外的器重和垂青。所以,道光虽想早些立下储位,以减少一件心事,但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所以定储一事一直悬而未决。

别以为嫡皇子身份就可以稳坐皇位,在清朝,看看咸丰是怎么做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奕詝和奕訢逐渐懂事了,虽说两人一起长大,关系十分密切,但是谁都希望自己能继承皇位,既然父亲久未决定此事,那就说明父亲还没有最后决定谁优谁劣,只要努力,自己就有继位的希望。所以弟兄俩人 彼此开始或明或暗地展开了竞争,赤诚相见,关系融洽的时代一去不复还了。不仅他俩是这样,就连他们的师傅们也参与了此事,积极为自己的学生出谋划策。道光帝晚年,渐渐感到身体不如从前,所以抓紧对两个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考察,以便决定皇储问题。

别以为嫡皇子身份就可以稳坐皇位,在清朝,看看咸丰是怎么做的

道光帝

有一次,道光通知奕詝和奕訢,想亲自考问一番。奕詝和奕訢知道后,知道此事关系重大,所以都连忙跑去问自己的师傅。奕訢的师傅卓秉恬告诉他说:“如果皇上有何垂询,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咸丰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则不同,他告诉咸丰说:“若谈古论今,条陈时政,他的才识绝不如六爷。只有一个办法,如果皇上自言老病,将不久于帝位,你就伏地痛哭,以表孺孝之诚。”咸丰按照他师傅的指点去做,道光考问过程果然说了自己年老体弱,将不久辞世了,奕詝马上伏地痛哭,道光见此,认为咸丰仁慈孝亲,心中十分喜悦。

别以为嫡皇子身份就可以稳坐皇位,在清朝,看看咸丰是怎么做的

又一年的春天,道光去南苑校猎,命诸皇子都随从自己去。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皇家的林园更是草木泛青,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道光和诸皇子个个兴致勃勃,兴趣盎然,开弓放箭,争先恐后。校猎结束时,奕訢猎获的禽兽最多,道光帝心中自然高兴。这时,他才注意到四子奕詝一箭未发,心中十分纳闷,便叫过奕詝问他怎么回事。咸丰十分认真地回答:“现在是春天,鸟兽正在哺育,我不忍心伤害天下生灵。”道光帝听后,心中大喜,说:“这才是有道明君的话呀!”

经过几次反复考察,道光逐渐认为奕詝更适合继承帝位,于是决定了储位的问题,但他不能委屈了六子奕訢,于是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道光帝亲笔朱谕:“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封王亲王,世袭罔替。”并按照清王朝的立储家法,藏在太和殿正大光明匾之后。

别以为嫡皇子身份就可以稳坐皇位,在清朝,看看咸丰是怎么做的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病死,年方20岁的奕詝正式即位,改年号咸丰,以第二年(公元1851年)为咸丰元年。

尽管咸丰帝即位后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也颇思除弊求治,企图重振纲纪,尽管他宵衣旰食,日理万机,但是局面还是越来越坏,面对腐败的清王朝,他无可奈何地走上了逃避现实的道路。

以上是本期的文章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