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百灵庙大捷(油画)


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中日之间曾爆发过三次大规模军事对抗,分别是1932年的淞沪抗战、1933年的长城抗战以及1936年的绥远抗战。前两次战役之前说过了,今天梳理一下绥远抗战。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建立了伪“满洲国”。然而对日本军部而言,建立伪“满洲国”只是“经营满蒙”战略的第一步。经营满蒙战略,即控制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开发资源,将其经营成一个战略基地,这个基地要拥有持久战的后勤能力与整体战的战略纵深,然后依托这个基地对苏或对美开战。

因此,日军占领东北后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进军占领了热河,将战线推到了长城一线,于是中日之间爆发了长城抗战,中国军队战败,被迫签订了《塘沽停战协议》,长城以北成了伪“满洲国”的地盘。

停战协议签订后,日军没法继续南下——再南下就是北平和天津了,那意味着中日全面战争。日军转而西进,目标直指察哈尔、绥远。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察哈尔和绥远地理位置


日军一旦占领这两省,既可以向南威胁河北、山西,又可以向西窥视陕西、宁夏、甘肃;再远一点,日军可以通过西北,实施大迂回战略南下进攻中国,也可以席卷外蒙,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威胁苏联远东地区。

入侵察哈尔和绥远,日军采取的是代理人战争模式,即日军出钱、出枪、出顾问,扶植汉奸政权,策划分裂独立。

日军选中的第一个代理人是李守信。李守信是蒙古族人,土匪出身,曾在张学良东北军骑兵团任职,九·一八事变后投靠了日本人。1933年4月,李守信率军入侵察哈尔,在多伦建立了察东特别区,两年后,占领了察哈尔全境。

李守信虽然有些人马,但号召力有限,于是日军找到了第二个代理人——德王。德王是锡林郭勒盟副盟长,也是苏尼特右旗“札萨克”亲王,全名德穆楚克栋鲁普,简称德王。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戴瓜皮帽的就是德王


德王的内心有个野望,他要恢复成吉思汗的伟业,建立“大蒙古国”,在此之前,他一直在谋求高度自治。这种想法与日本分裂蒙疆、建立第二个傀儡国家的战略很合拍,二者很快搞到了一起。

日本人出钱出枪,支持德王四处串联,招兵买马,于1936年2月12日在察哈尔化德建立了蒙古军政府。

至此,察哈尔彻底沦陷,绥远危急!

01

1936年,关东军在《西北措施纲要》中明确表示,要:扶持政府势力深入绥远,然后向外蒙。新疆、青海等地扩大之。

绥远省位于山西以北,也是阎锡山的地盘。驻守绥远的是晋系将领傅作义,时任绥远省主席兼35军军长。

日军要拿下绥远,首先得过傅作义这一关。为此,日军制定了政治谋略和军事进攻两手准备。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田中隆吉


一时间,关东军参谋长板垣征四郎、参谋田中隆吉、天津驻屯军司令多田骏马、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太原特务机关长和知鹰二等,纷纷前往归绥(今呼和浩特),对傅作义进行威逼利诱。

板垣征四郎甚至许诺6000万大洋,请傅作义出面领导华北独立。在遭到傅作义严词拒绝后,日军决定武力进攻。

绥远局势,引起了全国朝野的关注。

南京政府方面,从1936年9月到12月,外交部长张群与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茂进行谈判,由于日本人胃口太大,而中国方面也不想再妥协,所以外交没有取得成果。

与此同时,南京政府也在做抵抗准备。

早在1936年春,红军东征之际,蒋介石派陈诚率领中央军5个师进入了山西。这步棋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帮阎锡山对付红军,二是把中央势力扩展到山西,三是为对付日军西进做准备。

同年10月,蒋介石致电阎锡山:谈判毫无进展,绥远之战必不可免。命令阎锡山应趁敌人未完成准备之前,以优势兵力发动进攻,扑灭匪军,力挫其占领绥远的企图。10月28日,蒋介石对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重申了中国的底线。这是要积极抵抗的信号。当然,他想把战争控制在局部范围之内,不想酿成与日本的全面冲突。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绥远省地图


阎锡山对绥远的态度比较复杂,一方面红军的威胁近在咫尺,一方面中央军反客为主,也让阎锡山忧心忡忡。相比绥远,阎锡山更想保住山西,但是绥远不守,又如何能保住山西呢?很纠结,很矛盾。

阎锡山的总体态度是要抵抗,但是也要克制,坚决避免引火烧身。1936年10月25日,傅作义向阎锡山请示机宜时,阎锡山指示:以最近所筑的国防工事为据点进行抗战,但不要主动出击,以免激怒日军大举进犯。

之后,阎锡山命李服膺第68师作为先头部队开赴绥远,又命令其余援军开赴大同附近集结待命,还以自己母亲的名义,捐了87万元私财,用做军费。

绥远抗战牵涉到南京政府、

晋绥绥靖公署以及绥远省,事出多头,统一步调很有必要。10月30日,阎锡山与傅作义同飞洛阳,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表示:支持傅作义“不卑不亢,相机应付”,并将汤恩伯第十三军和门炳岳骑兵第7师划归晋绥方面指挥。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从左至右赵承绶、傅作义、王靖国


02

此时,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还没有决定对绥远用兵,其给关东军的指示是:对内蒙工作范围,大体上限制在长城一线以北,且不使波及东部绥远四蒙旗之地域。

但关东军野惯了,不怎么受控制。激进分子认为,之前东北军一打就跑,现在绥远军也不堪一击,可能一吓就跑了。所以,他们计划利用伪军拿下绥远。

11月5日,日本化德特务机关长田中隆吉,召集德王、李守信、王英在嘉卜寺开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三路进攻绥远:王英率领“大汉义军”,从商都出发,进攻绥远东部的红格尔图和土城子,李守信和德王分别从百灵庙和兴和出动,三路大军会攻归绥,然后分兵占领绥南和河套地区。

盘点一下双方参战兵力。

中国方面,参加绥远抗战的主力是傅作义的第35军和赵承绶的骑兵军,其中35军有2旅6团,骑兵军有2个师。傅作义的部署是:在绥东部署1个骑兵师(师长彭毓斌)和1个步兵旅(旅长董其武),在绥北也部署1个骑兵师(师长孙长胜)和1个步兵旅(旅长孙兰峰)。这是部署在一线的部队。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傅作义和赵承绶


此外,还有驻防于包头和绥西一带的王靖国第70师,驻防晋北阳高、天镇一带的李服膺第68师,这是战略预备队。汤恩伯率领第十三军也正由陕西赶往绥远的途中。

日伪方面,伪蒙军有2个军7个师,其中李守信有4个师和骑兵团、炮兵团,德王有3个师和炮兵团,总兵力超过1万人。王英的“大汉义军”有4个旅,总兵力超过6000人。值得一提的是,伪军中有不少日军参谋和顾问,还有少量日军飞机配合作战。

红格尔图位于绥远陶林县,是一个千余人口的小镇,它西距县城80公里,东距日伪占领的商都(位于察哈尔省)30公里,为察、绥交界之要冲,是绥东的大门。驻守红格尔图的是彭毓斌部3个骑兵连。

11月14日,王英率领“大汉义军”从商都倾巢而出,向红格尔图方向推进。15日上午,“大汉义军”1500人从东、北南三面向红格尔图发动进攻,日军出动4架飞机和6门山炮狂轰滥炸,掩护“大汉义军”的步骑兵向城内冲击,中国守军则依托防御工事顽强抵抗。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彭毓斌得知战况后,立即下令骑兵第6团,利用夜间增援红格尔图,当天夜里,骑兵6团团长率领2个骑兵连和1个机枪排从西门进入红格尔图。

15日佛晓,田中隆吉和王英再次指挥“大汉义军”进攻,先后冲锋7次,均被中国守军击退,激战至17日,红格尔图仍在中国军队手中。

15日半夜,傅作义和赵承绶赶到前线指挥,傅作义认为,进攻红格尔图伪军虽然不是敌军主力,但如果敌军得手,就是首战告捷,会大大增加伪军的气焰,动摇绥远的民心士气,所以必须灭了这股敌人。

围攻红格尔图的“大汉义军”只有1500余人,剩下的“大汉义军”分布在土城子、打拉村、台道湾等处。16日,傅作义命令彭毓斌率领骑兵师主力以及董其武旅,趁夜间秘密运动到“大汉义军”附近,于17日夜间发动奇袭。

傅作义部一向训练有素,一声令下,步兵炮兵一夜机动百余里,骑兵更是疾驰突进,准时赶到了集结地区。18日凌晨,中国军队全线反攻,分路包抄,“大汉义军”猝不及防,全面溃败。

红格尔图之战,“大汉义军”损失兵力1000余人。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大汉义军”旗帜


03

红格尔图之战胜利的当晚,傅作义决定乘胜发起百灵庙战役。

百灵庙位于绥远北部,向北有公路到外蒙乌兰巴托,西南接包头,东南连归绥,是通向新疆、蒙古的交通要枢,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作为内蒙西部的重镇,百灵庙自清朝以来一直是喇嘛、蒙民聚集的中心和圣地。百灵庙蒙政会成立后,这里处于德王的控制之下。

百灵庙地势很有特点,它四周环山,周围约20余里,各山距庙约二三里不等,庙舍及商店全都在山里。庙外有大小山口九个,人称九龙口,山外是草地,地势平坦,70里内无村落,一览无余。

百灵庙山内的庙宇和房舍,很多都是砖石垒筑的,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坚固的防御工事,四周的山上也可以构筑阵地,居高临下,而山外面几乎没有步兵掩体,白天很难接近这里。

此时,百灵庙在名义上仍是南京政府隶属之下的绥境蒙政会所在地,理论上中国军队不会前去进攻,加上此地易守难攻,交通发达,因此田中隆吉和德王把这里打造成了入侵绥远的后方基地。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参加绥远抗战的中国军队


驻守百灵庙的伪军有第7师(骑兵)1800余人,德王直属骑兵700余人,还有叛逃到此的300多骑兵,加上四五十名前来指导作战的日本军官,总兵力约3000人。此外,日伪军还在这里囤积了百万发子弹,二三万袋面粉。

对于攻打百灵庙,阎锡山有点犹豫。阎这个人一生谨慎,谋事老成,他担心攻打百灵庙,会促使德王公开宣布独立(此前都是暗中和日军勾结),日本也会趁机参战,造成大局崩坏。

蒋介石接到阎锡山和傅作义的请示后,复电阎锡山:应即令傅主席向百灵庙积极占领,对商都亦可相机进取,对外交决无顾虑,不必犹豫。之后,蒋又告诉阎,情报显示,日本暂时没有和中国全面决裂的意向,关东军也不可能直接参战,要求阎速下决心,越快越好。

这样,步调再次达成一致。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1936年12月,列车驶入绥远省集宁县车站,35军将士下车后火速赶往前线。


11月20日,傅作义召集孙长胜、孙兰峰召开军事会议,作了攻打百灵庙的军事部署。命令孙长胜和孙兰峰率绥北中国军队——步兵8个营、骑兵8个连、山炮1个营、装甲车20辆、汽车24辆,于11月23日午夜发起总攻,以最快的速度和手段占领百灵庙。

之所以选择午夜进攻,是因为白天没法隐蔽,之所以速战速决,是因为军队随身携带的补给没法支撑长期战,相反,日伪军依托坚固工事和大量弹药存储,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

22日晚,中国军队在距百灵庙70~90里外完成集结,23日下午,全军向百灵庙挺进。当天晚上,月明星稀,特别适合行军。晚上10点左右,先头部队与伪军哨兵遭遇,百灵庙之战打响。

由于是奇袭,日伪军有点懵圈,所以24日凌晨,中国军队很快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占领了外围山头。在向内线推进时,日本特务机关长胜岛角芳向女儿山高地增派了十几挺机枪,组成炽烈火力,压制中国军队,其他各部伪军也进入了状态,依托坚固工事抵抗。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奔赴前线的35军将士


战斗进入僵持状态,中国军队数次冲锋,伪军死战不退,战线交错,反复拼杀,伤亡也激增。如果天亮之前不能解决战斗,后面的战斗就更危险了,日军肯定会出动飞机助战,其他日伪军也会赶来增援。

孙长胜和孙兰峰商量后,调整战术,将山炮营和小炮队也推到山上,集中火力,向女儿山阵地实施火力压制,又拨给尖兵连9辆卡车,从东南口向内猛冲,骑兵连随后跟进,扩大战果。

之后,山炮营12门火炮以及8门苏鲁通小炮(瑞士产的高射炮,能对地攻击,此前蒋介石将其从中央军划拨给傅作义的),对日军伪军阵地进行猛烈轰击,与此同时,3辆装甲车打头,开足马力向百灵庙内猛冲。所谓装甲车,其实就是卡车上面安了一个钢铁罩子,并架设了机枪,能抵御一般子弹。紧随装甲车的是6辆运载士兵的卡车。

此时,骑兵主力也在庙北发动了猛攻,并突破了北山口,进入百灵庙内。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中国军队的高射机枪


防线已破,日伪军失去斗志,胜岛角芳率先逃跑,日本顾问烟草谷、伪军第7师师长穆克登宝等人也乘车逃跑。上午9点,中国军队收复百灵庙。

此战,伪军伤亡七八百人,被俘300人,中国军队伤亡300余人,缴获了大批弹药,500余桶汽油,2万袋白面以及战马等。

百灵庙之战是绥远抗战中最重要的一战,这一战之后,日伪军西进的路被堵死了。傅作义认为:敌人在长城以北,从察哈尔东边多伦起,经过张北、商都、百灵庙,迤西经过阿拉善而达青海直北之额济纳为止,划成一条联络线。······而百灵庙位置在全线的中部,给我打下以后,东西两方便没法联络起来,这一仗关系很大。


04

日伪军丢失百灵庙后,并不甘心。

11月29日,田中隆吉与德王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以百灵庙东70里的锡拉木楞庙为基地,夺回百灵庙。傅作义也料想到日伪军会反扑百灵庙,召开军事会议,制定应对之策。

放了防止日军空袭,中国军队在百灵庙只留了1个营步兵、2连骑兵,主力部队撤到了原先的集结地。很快,10架日军飞机轮番轰炸百灵庙,由于中国军队有防备,日军飞机只炸伤了两匹战马。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擦拭机枪


12月2日晚,田中隆吉命令“大汉义军”副司令雷中田率1000多伪军反扑百灵庙,这些人反穿羊皮袄,装成羊群逼近百灵庙,但被中国军队发现,激战3小时,这股伪军几乎全军覆没。

此时,傅作义的注意点已不再是百灵庙,而在锡拉木楞庙。自百灵庙之战后,这里成了日伪军的又一个基地,“大汉义军”残部、伪蒙军残部以及日军顾问都盘踞在此。

中国军队两战两捷,士气高昂,相反,日伪军方面因为接连的失败,内部矛盾激化。德王想保存实力,与日本顾问之间有了矛盾,“大汉义军”的将领金宪章、石玉山觉得没前途,和傅作义取得了联系,表示想待机反正。

傅作义决定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一举拿下锡拉木楞庙。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绥远前线,佩戴防毒面具的中国军队


战斗过程没有悬念,傅作义部队和日伪军军交火后,石玉山和金宪章趁机反正,将27名日本顾问全部逮捕枪决,又率部突袭第7师师长穆克登宝,之后“大汉义军”张万庆旅反正。此战,伪蒙军遭受重创,“大汉义军”全军覆没。

锡拉木楞庙战役之后,蒋介石和傅作义都主张趁胜收复察哈尔省的商都、张北等战略要地,但阎锡山担心进攻察哈尔会引起中日两国正式战争,坚决不同意,为此蒋介石特派陈诚赶赴太原说服阎锡山,一来二去,事情拖到12月,不久西安事变爆发,收复也就无从谈起了。

关东军在绥远战事失败后,曾计划出动驻守在热河的第7师团发动反击,但被军部制止。

至此,绥远抗战结束。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绥远抗战示意图


05

整体来看,绥远抗战的规模不大,打的是伪军,但它的意义远超过它的规模。

粉碎了德王建立“大蒙古国”的企图,挫败了日本势力西进的计划,巩固了绥远省乃至整个大西北。

另一点就是激发了全民抗日的热情和斗志,也让南京政府变得越发硬气。绥远抗战期间,全国各地组建了很多宣传队、慰劳团等团体,为绥远抗战捐款捐物,甚至赶赴绥远慰问前线将士,新闻媒体也跟踪报道,大肆宣传抗日事迹。到12月底,各地汇至绥远的的捐款已超300万元,相当于绥远一年的军费。

上海的电影制片厂派人工作人员到绥远,拍摄百灵庙战役的纪录片,对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孙兰峰旅长做了专访,一时间孙兰峰旅长成了全民英雄。


名将傅作义的高光时刻:1936年绥远抗战


对傅作义本人而言,绥远抗战也是其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毕竟,保家卫国、抵御外侮才是军人的价值所在。


《绥远抗战论述》、《全国抗战之先声——绥远抗战》、《试论傅作义与绥远抗战》、《蒋介石与1936年绥远抗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