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創設央票互換工具 中國式量化寬鬆初開啟!

1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公告稱,(1)決定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entral?Bank?Bills?Swap,CBS),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銀行發行的永續債從中國人民銀行換入央行票據。(2)將主體評級不低於AA級的銀行永續債納入中國人民銀行中期借貸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常備借貸便利(SLF)和再貸款的合格擔保品範圍。

央行創設央票互換工具 中國式量化寬鬆初開啟!

1、此次央行創設新工具,意在為銀行永續債提供市場活躍度。自18年起,我國開始推動銀行永續債的發行工作。實際上,我國之前永續債發行主體以企業為主。在18年12月26日,央行公佈金委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多渠道支持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有關問題,推動儘快啟動永續債發行。因此,此次創新是12月26日工作的延續。

央行創設央票互換工具 中國式量化寬鬆初開啟!

2、為什麼要推動銀行的永續債發行?其主要目的在於,進一步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程度,為後續信用的創造提供條件。

2012年《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實行)》開始實施,要求國內各大商業銀行要在2018年年底之前達到規定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具體的,系統性重要銀行(主要是工、農、中、建四大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不得低於11.5%、9.5%和8.5%,其他銀行在這個基礎上分別少一個百分點,即10.5%、8.5%和7.5%。從銀行中的上市公司來看,截至2018年三季度,銀行基本能滿足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圖1),但也僅僅是剛剛超過監管標準線,此外與17年年末比,也沒有明顯的改善(圖2)

而當前,在表外融資收縮、資金回表等要求下,商業銀行需要承擔表內信貸擴張職責,因此對銀行資本金的要求將進一步提高,但如果通過財政或者權益市場,則恐怕難以負擔得起。因此,18年以來,央行等監管機構推動銀行永續債的發行。

央行創設央票互換工具 中國式量化寬鬆初開啟!

3、央行創設央行票據互換,本質上為中國式的量化寬鬆。我們在年度展望《迎接暴風雨,等待新彩虹》中已經預見,19年央行可能會實施中國式的量化寬鬆。

本次央票互換,相當於MLF等抵押品範圍擴大式降準,互換的央票可作為機構參與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抵押品(雖不可用於現券買賣、買斷式回購等交易)。同時,主體評級不低於AA級的銀行永續債本身也納入了中國人民銀行中期借貸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常備借貸便利(SLF)和再貸款的合格擔保品範圍。央行票據互換操作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年。本週五,中國銀行將發行第一單永續債,規模約400億。

這個量化寬鬆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表外回表內、表內信貸擴張的資本金問題,但對經濟作用本身還有取決於銀行是否願意貸款、企業是否借債投資、居民是否願意借債買房或消費。我們仍然認為央行在年中時或下調貸款基準利率。此外,我們認為央行會在CRM走的更遠,也不排除直接購買國債、地方政府債、金融債,甚至信用債。

央行創設央票互換工具 中國式量化寬鬆初開啟!

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平路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