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钟×2>100,两部关于疫情的纪录短片诚挚推荐!

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内的疫情趋于平缓,推荐两部关于疫情的短片--《小城阻击》和《手机里的武汉新年》,他们在互联网被人们疯狂转载,这两部短片背后,并没有华丽的制作团队,也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甚至有一部短片的素材都是来自于快手APP里普通网友的上传,但这些来自民间最真实的声音,在当下却显得弥足珍贵。


《小城阻击》


出品 |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X 腾讯新闻谷雨


18分钟×2>100,两部关于疫情的纪录短片诚挚推荐!

温州龙港

温州龙港,浙南小城,曾经的中国农民城,现在的中国印刷城。2019年9月,原属浙江温州苍南县的龙港镇撤镇设市,成为全国首个“镇改市”,也是中国最年轻的一座城市。


温州曾是国内除湖北省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人数持续位居首位的地市,这对于刚刚撤镇设市不到半年的龙港来说,无疑是一次大考——政府服务体系与规模不相适应,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上难以同步……突来的疫情让这些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在一个经济发展势头正劲、左邻右舍都是亲戚、低头抬头都是熟人的地方,如何让现代化管理和民间智慧更好地协同发挥作用,也正是基层防控工作每天都在面临的问题。


18分钟×2>100,两部关于疫情的纪录短片诚挚推荐!

18分钟×2>100,两部关于疫情的纪录短片诚挚推荐!

全城动员争分夺秒


疫情期间的龙港街头,志愿者、医疗卫生人员进驻村居,与社区干部、下沉干部共同防疫。他们每天背着大喇叭走街串巷,用温州话、闽南话等多种方言和普通话宣传,把违反出行管制规定的人劝回家。


从菜场到网吧,从市长到基层,全城动员争分夺秒,上演了一场全体防疫阻击战。就在确诊病例已经归零多日之际,突然而来的状况又再次引发了龙港人的关注。纪录片中的他们,会如何应对呢?


18分钟×2>100,两部关于疫情的纪录短片诚挚推荐!

国内疫情已趋于平缓


*截至3月底,龙港市确诊病例稳定在9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没有死亡病例。


18分钟×2>100,两部关于疫情的纪录短片诚挚推荐!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X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纪录片《小城阻击》4月2日正式上线,扫描二维码,或登录腾讯新闻客户端观看视频。




《手机里的武汉新年》

时长:18分钟


1、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部“手机”纪录片?


答:首先,因为我们没办法亲临现场。


2020年初,庚子新年,这段日子势必成为人类历史中无法抹去的一笔。在本应温馨、团聚的幸福时刻,人们却要面临未知、隔离与恐慌。


疫情蔓延时,清影的同学们正四散在天涯,有的排除万难拍着自己的毕业作品,有的困在家中无计可施。但我们有着一种共同的心情,那就是不甘,不甘于等待,不甘于旁观。


我们想做些什么,以任何可能的方式。


其次,我们看到了手机纪实影像的珍贵。


随着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革命,影像终于不再是一种属于“少数人”的权力。每个普通人拿起手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导演。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多元、鲜活而真实的世界。看到了疫情下人的恐惧、失落、无助,也看到了疫情下人的乐观、幽默和温情。


这些手机影像的打动力,无关画质、无关技术,只关乎于心。


最后,我们希望记录历史,凝固瞬间,对抗遗忘。


我们是一群最容易被真实影像打动的人,但即使如此,每个短视频在广为流传过后,仍很难去寻找和追忆。于是我们希望成为“串珠子”的人,将海量的信息编织起来,将感人至深的瞬间凝固下来。


多年以后,你还会记得武汉小区里众人高喊“加油”的那一晚吗?还会记得各地驰援武汉的“大白萝卜”吗?还会记得出门买菜要头套塑料袋的阿姨吗?还会记得李文亮吗?


不记得了?没关系,看看片吧。


2、 做完这部纪录片,有什么想说的吗?


答:我们感谢能有机会创作这个短片,因为它首先治愈了我们自己。


疫情蔓延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令人沉思的事,心情也随之此起彼伏。然而当我们一头扎进手机纪实影像中去时,我们自己被温暖和鼓舞了。


在天台种菜“自给自足”的赫妈,说着自己“啥都干不了,只能做个装修工”的火神山建筑工人,自发去武汉送救援物资的卡车司机,出院时感慨“归心似箭”的患者……

灾难面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但在应对灾难之时,我们也得以看到光辉的人性。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江城


我们希望把这份温暖

送给即将迎来解封的武汉

送给每一个关心则乱的自己


18分钟×2>100,两部关于疫情的纪录短片诚挚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