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巴適!老舊小區居民住上“電梯房”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張飛龍

榮昌區昌州街道深入踐行《黨員幹部“十指連心”密切聯繫服務群眾六項制度》,及時回應群眾呼聲,精準發力破解難題,成功讓板橋社區渝榮小區裝上了電梯,讓居民徹底告別“爬樓難”。

真巴适!老旧小区居民住上“电梯房”

上樓難!安裝電梯呼聲高

一提裝電梯,葉宏舉雙手贊成。孝順的他每年都會把85歲的外婆接到家裡住上兩個月。可住的是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每次老人一到樓下他就“發愁”。

“老人的體重超過75公斤,腿腳還不好,上樓全靠背,實在太難了!”說起背外婆上樓,葉宏憨厚地笑了起來。老人身體無力,無法緊緊貼服在他的背上,上臺階時總是不斷向後仰,需要有人左右攙扶。即使這樣,葉宏也只能慢慢向上挪。沒走幾級臺階,他就一身汗。背得動就背,背不動就兩三個人一起架著走。一步一停,一層一歇,勉強到了6樓,老人遭了罪,葉宏的腰也已經直不起來。

上了樓,外婆就再也沒機會出門,只能坐在陽臺邊往下面看一看。葉宏看到後,心裡很不是滋味。“如果有電梯,哪會這麼難!”葉宏無奈地說。

真巴适!老旧小区居民住上“电梯房”

相比葉宏,樓下的3-1的居民吳世榮更是有苦說不出。吳世榮今年83歲,左腿需要“踝託”固定,上下樓極其不便。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每天和老伴一起去買菜。“真是‘舉步維艱’,總共有35級臺階,我每天都數著走!”吳世榮嘆了口氣。每次上下樓,他都要一手緊緊握住樓梯扶手,一手緊緊拉著老伴。3層樓的高度,年輕人只需要3分鐘,他最少也要10分鐘。

真巴适!老旧小区居民住上“电梯房”

渝榮小區第3棟樓住有20多戶居民,一半以上居民超過70歲。老人們上下樓十分困難,甚至有老人一個月都很難下樓一次,大家加裝電梯的心情較為迫切。

“大部分居民都願意裝電梯,但牽扯到辦手續、徵集意見、籌集資金等一系列麻煩事,不知道該咋辦!”渝榮小區物業經理左光懷說。說是經理,小區裡裡外外的管理人員就只有他一人。雖然小區有業主委員會,但居民意見很難統一,其間的千頭萬緒更是難以釐清。

真巴适!老旧小区居民住上“电梯房”

不知道誰來辦,安裝電梯只能成為渝榮小區大部分居民美好的願望。

誰來辦?“十指連心”

解民憂

正當渝榮小區居民們感到無望之時,幹部的上門走訪又送來了希望。

真巴适!老旧小区居民住上“电梯房”

去年11月,我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十指連心”遍訪活動,讓幹部沉下心、俯下身,敲開全區百姓的家門,精準解決廣大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我們把想法和走訪幹部認認真真說了一遍,沒過兩天就有了‘回聲’。”葉宏開心地說。

結合遍訪活動反饋的意見,昌州街道機關幹部和板橋社區幹部第一時間在渝榮小區召開了院壩會,認真瞭解居民意願。對於上下樓不便的居民,幹部們再一次挨家挨戶敲門,確保居民意見100%瞭解到位。“504戶4000多位居民,65%以上的居民有裝電梯的意願,20%持觀望態度。”板橋社區居委會主任馮學均介紹,通過實際走訪,該小區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對電梯的需求迫切。

“群眾有需求,就要馬上辦!先安裝一部電梯,看看效果。”昌州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人拍了板。街道牽頭辦,千頭萬緒一瞬間就有了眉目。

先給誰裝?聽說要裝電梯,葉宏主動當起了居民代表,帶上樓內大部分居民的“呼聲”找到街道和社區幹部反映。經過街道和社區的統籌考慮,最終敲定在渝榮小區第三棟樓搞試點。

能不能裝?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相關手續進行了審批,並實地進行了檢測,在規定時間內給予了肯定答覆。

怎麼辦?分條縷析破難題

“最難的是群眾意見難統一。”馮學均說。裝電梯就必須讓所有居民都同意。“高層”居民樂意,“低層”居民卻有自己的想法;老人們需求強烈,年輕人卻認為可有可無。

為此,街道、社區幹部以及昌州管家全都上了“陣”,挨家挨戶做工作。噪音、採光、安全等問題,“低層”居民最關心。針對居民關心的問題,街道找來了專業人員,帶著一系列鑑定數據“一對一”上門答疑。“比如噪聲,我們就找來了電梯廠商專門進行解答。”馮學均說。

即使問題全部進行了解答,個別居民依然有顧慮。左光懷和葉宏及時衝上前,打起了“感情牌”。“都是十幾年的老鄰居,大家多體諒,你看4樓的雷齊榮老兩口,都是80多歲了,上下樓實在是惱火……”接連不斷的軟磨硬泡,最終讓一、二樓的居民們投了“贊成票”。

“高”和“低”矛盾得以解決,“老”“少”“多”“少”的問題隨之而來。

“我住在樓上,但我不想用電梯。”年輕的居民說。“電梯刷卡使用,交了錢就有卡。”電梯廠商拋出瞭解決辦法。怎麼出錢?“5樓為界,樓上多拿,樓下少拿。”街道和社區給出的解決方案。

從收集意見到最終達成一致,持續了將近一個月。“沒有街道和社區幹部的一次次上門,我們這個電梯怕是裝不成!”葉宏感慨地說。

抓落實!居民拍手齊誇讚

一切問題迎刃而解,2019年12月底,電梯得以動工。由於渝榮小區第三棟居民樓1單元和2單元之間有一個狹長的過道,電梯恰好能放在中間,可滿足兩個單元居民使用。居民只需要走半層樓的樓梯,就能順利到家。“方便的居民多了,每家出的錢也能少一些。”馮學均介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