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指數排名上升,菲律賓成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首選國家

19年底,《菲律賓發展報告(2017-2018)》發佈。作為中國首部菲律賓藍皮書,這份報告由中山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和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團隊編著,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多個領域。

根據報告的內容來看,從2017年到2018年,中國對菲直接投資的企業數量和投資規模均在逐年增長,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在今年上半年發佈的“一帶一路”指數中,菲律賓的排名也再次上升。

對於國內企業來說,菲律賓正逐漸成為境外投資的首選國家。

01

人口紅利大爆發,勞動力成本低

在經濟學中,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菲律賓現有人口1.2億,其中65歲以上老人僅佔4.9%,約516萬人,勞動適齡人口(指15歲-65歲)佔63.9%,約為6731萬,人口年齡呈完美的金字塔結構。

“一帶一路”指數排名上升,菲律賓成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首選國家

菲律賓人口金字塔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15至65歲的就業人口中,中日韓都在下降,而菲律賓每年卻保持著近2%的增長。

按照目前的人口基礎,預計到2050年人口結構依然是增長型的,人口紅利至少能釋放30年。和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存在明顯的人口優勢。

也就是說,當中國和西方國家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時,菲律賓卻擁有75%的勞動人口,這些人口無疑都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

除了勞動力充足外,對於中國企業來說,選擇投資菲律賓還可以較低的人力成本獲得較高質量的員工。

如今菲律賓經濟正值發展當紅期,勞動力價格相比國內更具性價比,而作為一個通行英語的國家,80%的國民都能熟練使用英語。

02

兩國關係持續升溫,民間投資有官方背書

杜特爾特總統自2016年上任以來,就積極與中國領導人開展經濟合作。三年來,兩國領導人多次互訪,在此背景下,中菲經濟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

2018年,在菲律賓全部對外直接投資來源國中,中國排名第四,總投資額為1.987億美元。2019年1月到5月則以9500萬美元躍升第一。

而在今年8月杜特爾特總統第四次訪華期間,中菲兩國又在鋼鐵製造、發電、交通、IT服務等領域簽署和交換了一系列重大商業協議,僅鋼鐵一項就簽署了約1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

“一帶一路”指數排名上升,菲律賓成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首選國家

杜特爾特在北京

同時,在2018年,兩國雙邊商品貿易總額就高達308億美元,菲律賓對華出口同比增長10%。同期,向中國實際出口從62億美元增長到88億美元。

根據2019年前兩個季度的數據,預計今年的數據將超過前三年的平均水平。

2017年舉辦“中菲經貿合作論壇暨中小企業跨境投資與貿易洽談會”期間,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親自為馬尼拉代言,說出“快來馬尼拉,三年就要發”的廣告詞。

過去幾年,中菲之間的投資與貿易往來愈發頻繁,而在兩國官方的背書下,未來也勢必會持續增長,對於企業來說,這就是最好的保障。

03

“大建特建”開展迅速,蘊藏商機眾多

2017年菲律賓政府推出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大建特建”,計劃在六年內投資8.4萬億比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自“大建特建”計劃開展以來,強勁的宏觀經濟基礎以及基礎設施支出的增加,吸引了大量外資和人才進入。

在2019年11月,杜特爾特政府又宣佈已審查並決定將基礎設施旗艦項目的初始清單從原來的75項擴大到100項。

在100個旗艦項目中,49個需要投資2.31萬億比索,由外國貸款或官方發展援助提供資金,29個旗艦項目將通過公私合營建設,由政府投資1.77萬億比索,其餘的22個旗艦項目則需要投資1679.5億比索,將由政府通過國家預算撥款。

而整個“大建特建”計劃則共有數千個項目,這些項目旨在連接並促進全國18個地區的81個省的整體經濟增長,僅僅在公共工程和公路部,目前正在計劃下所實施的就至少有20,000個項目工程。

規模之大,數目之多在全球範圍內也是少有的,對於企業來說此時無疑是投資菲律賓的最佳契機。

04

居民消費需求高,市場前景廣闊

今年世界銀行分析菲律賓經濟時表示,其經濟增長依然強勁,但產能不足(如高產能利用率)限制了進一步加速,製造業幾乎達到滿負荷運行,而消費需求依然在不斷增長。

前面已經說過,菲律賓人口超過1億,但除了人口多,消費意願強烈也是一大特點:

在菲律賓的GDP中,有70%是由私人消費貢獻的。

因此,除了基建大工程,製造業也是菲律賓吸引外資的重要領域。

“一帶一路”指數排名上升,菲律賓成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首選國家

私人消費佔GDP比重

而為了吸引外商投資,菲律賓政府也提供了多種便利,不僅在稅收上給出了很大優惠,還特地推出新的《中央銀行法》和《營商便利法》等,保障外商在菲投資的權利和福利。

菲律賓經濟發展署署長也表示,政府正計劃將目前在菲開店的外國零售商的實收資本要求從250萬美元降低到20萬美元。

這時候投資菲律賓製造業不僅有大量待滿足的消費需求,而且對穩定菲經濟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獲得菲律賓政府支持。

05

人民幣結算更便捷,對外貿易優惠多

根據全球銀行間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2019年1月至6月菲律賓的人民幣清算總額為1274億元人民幣,相比2018年上半年增長了45.3%。

為了進一步促進跨境結算、貿易融資、項目投資和貸款,中國銀行馬尼拉分行和13家菲律賓銀行簽署了關於成立菲律賓人民幣交易商協會的備忘錄,推動人民幣—比索結算體系建立。

此外,菲律賓已同38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經貿協定,歐盟自2015年起給予菲律賓普惠制加(GSP+)待遇,超6000種產品可以零關稅出口歐盟。

“一帶一路”指數排名上升,菲律賓成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首選國家

菲律賓獲GSP Plus 待遇

而去年菲美也發佈了關於雙邊貿易投資框架協議(TIFA)的聯合聲明,旨在進一步解決雙邊貿易問題和開展更深入合作。

在中美貿易摩擦新形勢下,出口型中資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到菲律賓,可以利用菲第三方市場優勢,在很大程度上規避貿易壁壘,降低關稅成本。

事實上,無論是內部條件還是外部環境,菲律賓能提供的優勢與福利不僅大而且多,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與“大建特建”計劃的深入對接,未來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只會越來越多。

對於有境外投資計劃的國內企業來說,菲律賓自然是當之無愧的首選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