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人”的“品牌授权”能走多久?

因为拼多多的上市,小姐姐开始关注南极人,虽然拼多多一上市就被爆各种质量上的丑闻,股价一路下跌,但作为拼多多的合作伙伴“南极人”刚刚过去的“双十二”中销售数据亮瞎了我们的眼睛。

同样,南极人也面临铺天盖地的质疑。因为“南极人”采用了品牌授传模式,消费者认为,自己只是购买了南极人的“吊牌”,而非公司的产品。

“南极人”的“品牌授权”能走多久?

南极人品牌拥有者南极电商多年来的“品牌授权”商业模式。砍掉生产端和销售端的自营环节后,公司的“贴牌+供应链服务”轻资产运营使得毛利率、周转率均高于同行,却让消费者担心产品质量。

“南极人”的“品牌授权”能走多久?

授权店铺4000余家,仅两层楼办公的南极电商,2017年营收为9.86亿元,净利润高达5.34亿元。

“没想到南极人这么赚钱。在网上购买时觉得性价比挺高。”这是很多消费者青睐的根本,网购南极人产品价格不高,且产品种类多。

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南极人的商品,发现涉及生活各个领域,包括保暖内衣、袜子等传统家居用品,以及腰托、玻璃杯、纸尿裤等“跨界”商品。

自2008年以来,南极电商为了解决传统企业产能过剩等痛点,设计了“基于品牌授权的供应链和电商服务”商业模式。公司根据供应商、经销商需求及业务发展需要,向其提供研发设计、质量管控、流量管理、数据分析与应用等多项增值服务,进而提升整个南极生态共同体的竞争力。

“南极人”的“品牌授权”能走多久?

这种商业模式既保留了南极人品牌的核心价值,又实现了场、货、人的精准配置和资源的合理分工,从单一服装品牌运营升级为产业生态服务。

随着该模式的推进,南极电商迎来快速发展期。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旗下各品牌GMV(网站成交金额)持续增长。公司授权品牌产品的可统计GMV达105.40亿元,同比增长62.50%。

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全品牌授权生产商为846家,授权经销商为3427家,授权店铺达4442家。

随着越来越多合作伙伴加入南极电商,质量问题随之而来计,2018年以来,南极人已经10余次登上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按摩棒,均有产品上了质检“黑榜”。

“品牌授权本身是一个有效的‘多赢’模式,不仅南极人一家使用。

另外三家恒源祥、北极绒、俞兆林同样采取品牌授权模式,优衣库、无印良品等品牌同样不是自己生产商品。

南极电商品牌授权模式确实提供很多增值服务,从品牌运营、生产设计、数据分析等维度帮助合作伙伴。

“但成功有前提,品控一定要到位。”优衣库、无印良品等海外巨头并非没有质量问题,但品控相对严格很多。而南极人等品牌的授权生产商和授权经销商,在当前情况下容易“越线”。此前的花花公子、皮尔卡丹等海外品牌就因此导致自身品牌大打折扣。

当前不少本土品牌的授权模式相对粗放,且品牌在市场上并没有较大溢价,还是主打价格战,存在透支品牌获取利润的情况,最终导致品牌价值下滑。本土品牌应该学习外资对品牌授权的苛刻管理。比如,要求授权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品牌培育能力,而不是以短期获利为主。

“南极人”的“品牌授权”能走多久?

很多人直言不讳的说拼多多就是个“骗子”,其实小姐姐并不认为,拼多多的产品说的最通俗易懂的销售模式是“薄利多销”,能把产能过剩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分销到每个需要的消费者手中,这就是最成功的。

说到这里,找到董小姐与雷军的10亿赌注,况且南极人的模式与当年的小米,在互联网和轻资产的大背景下多多少少很相似。

这样的南极人,又能走多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