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上市公司的“解渴”妙計?再融資醞釀完善

疫情之下,上市公司的“解渴”妙計?再融資醞釀完善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企業資金壓力陡然上升。相關部門也多次表示,要大力支持各類企業度過疫情難關,而資本市場提高新股發行及再融資效率,就是緩解資金壓力的重要抓手。

來源 | 第一財經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目前新股發行在保證整體平穩的基礎上,對科創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支持將加大力度,IPO批文下發及科創板註冊都將有所提速。

據知情人士透露,再融資政策也在醞釀進一步完善,近期或有動作。

“一個是IPO,另一個就是再融資。最近我們看到IPO在提速,再融資政策其實在2月份已經放得很寬了,規則上我覺得進一步放寬的空間不太大。”北京某私募基金合夥人表示,可以從審核速度著手,提升融資效率。

“我個人認為,通過資本市場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在不同階段有不同側重。現在是進入到第二階段,即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復產復工相繼展開,海外疫情導致的需求萎縮、回款不暢導致的影響開始出現,直接融資應該瞄準全球產業鏈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於暫時原因沒有辦法正常經營的企業,可以採取行業導向、臨時救濟性的政策去解決相關資金問題。”華寶基金副總經理李慧勇表示。

疫情之下,上市公司的“解渴”妙計?再融資醞釀完善

再融資待發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資本市場是企業獲得融資支持的重要場所,再融資是重要的融資途徑之一。讓已經通過審核的企業儘快拿到批文,讓特別是急需資本支持的中小企業,儘快獲得融資,是資本市場投融資功能的應有之意。

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正式發佈優化主板、創業板再融資系列配套政策,在融資規模、發行對象等方面進行了多維度優化改革,落地時間和部分修訂均超預期。

在全球經濟增長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經濟金融發展面臨較大挑戰的大環境下,如何通過資本市場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更高效、更直接的融資和補血作用,備受各界矚目。

業內人士分析,中小企業融資存在融資難與融資貴的問題,定增等工具放開後將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從而緩解企業對間接融資的過度依賴。對於疫情影響而資金鍊受創、現金流不足的公司,也可以通過再融資獲得支持。

上述北京私募基金合夥人也認為,可以從審核速度著手,提升融資效率。“再融資審核需要一定時間,目前來看真正發出來的還是不多。從資金支持效率提升角度來看,再融資我覺得可以加快審核速度。”該人士稱。

這段時間以來,監管層已經在加快IPO的批文速度,IPO直接融資提速。

據接近監管人士處透露,針對已審核通過的科創企業,註冊效率將有望提高;對已經過會的擬上市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IPO批文下發也將有所提升。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證監會發審委共審核41家公司的IPO申請,其中39家企業獲得通過,IPO通過率95.12%,較去年同期75%的過會率有所上升。

“政策扶持方面可以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著手。一些企業是被動依附地位,一些則是處於龍頭地位。在產業受困情況下,如果可以對產業鏈龍頭給予直接融資的扶持,就相當於整個產業鏈獲得了新的支持。”李慧勇則認為。

疫情之下,上市公司的“解渴”妙計?再融資醞釀完善

可轉債放寬猜想

“監管對定增的要求已經很寬泛,幾乎沒有財務上的限制。目前僅有的限制就是30%的融資規模限制和18個月間隔限制,這兩個限制我覺得是不會放開的。”該北京私募合夥人稱。

4月13日,藍思科技(300433.SZ)直接以跌停價開盤,盤中一度翹板但無奈天量拋單壓頂,股價很快被牢牢摁在跌停板上,截至收盤股價報15.88元/股,賣盤封單接近28萬手。4月10日晚,藍思科技公告,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增發13億股募集不超過150億。定增方案發布後,市場觀點不一, 褒貶各有。

除了非公開發行,亦有業內人士認為,可以在財務指標上放寬對於可轉債發行的限制。“發可轉債的條件是不是可以放寬,建議未來可進一步放低可轉債的發行條件和門檻要求,交給市場去解決和定價。”

根據《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符合的條件包括,最近3年連續盈利,且最近3年淨資產利潤率平均在10%以上;屬於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類的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於7%;可轉換公司債券發行後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累計債券餘額不超過公司淨資產額的40%等。

“可轉債對上市公司的財務要求太高,ROE這一項就卡死了很多公司。我認為可以控制資產負債率、債券餘額,放鬆ROE。邏輯是將可轉債當做一個債來看待,看重償債能力指標而非盈利能力指標。資產負債率的要求可以不放鬆,ROE則有放鬆的空間。如果這塊能有放鬆,效果可能會比定增更加明顯。”上述北京私募基金合夥人進一步稱。

2017年的定增規則出臺後,不少優質公司開始轉向轉債。但今年2月的新版細則出臺後,很多上市公司又重新考慮更直接的定增融資,使得優質轉債面臨被分流的壓力。

“以前可轉債是比較小眾的品種(其實現在規模也還是不大),但2017年之後到現在,大家認識開始有所改變。畢竟定增已經很多年了,以前做過定增的發行人(包括券商)總歸是熟悉一點。而且轉債畢竟裡面加入了一些條款,對發行人來說還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上海某公募基金固收基金經理也稱,隨著監管層逐步全面放寬再融資,企業融資渠道增多,變相削弱了轉債的融資優勢,整體上會降低發行人通過轉債融資的意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