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圍堵“中國芯”?美國禁令引“公憤”!9大組織聯合上書反對


全面圍堵“中國芯”?美國禁令引“公憤”!9大組織聯合上書反對

近日,路透社的一篇報道,再次將“華為事件”推向了高潮。在這篇報道中,路透社曝光了美國最新打壓華為的計劃,而與2018年中興的遭遇相同。這一次,美國將直接從產業鏈的製造端,對華為芯片的研發和製造進行“掐喉”。事件爆發後,美國多家組織也徹底被激怒。

全面圍堵“中國芯”?美國禁令引“公憤”!9大組織聯合上書反對

眾所周知,美國此前曾有“包含美國技術比例”以規則。其意思就是一件商品包含有25%比例的美國技術,就要向美國相關部門提出出口申請。隨著禁令的不斷升級,這一比例上調至10%。而此次路透社所曝光美國禁令的最新計劃,其中提到了“外國直接產品計劃”。這一規則,直接將“包含美國技術比例”上調至最高。換言之,小到一把螺絲刀,都要對華為進行管制。這一消息曝光後,中國各界對此表示不滿,一些海外、美國本土組織也徹底被激怒。從各種數據來看,美國芯片產業中,來自中國的進口支持達到了三分之一!

全面圍堵“中國芯”?美國禁令引“公憤”!9大組織聯合上書反對

僅2019年一年,中國芯片進口規模達到了3104億美元。而美國,則是針對中國最大的出口國。如果美國所謂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實施,那麼這給美國芯片產業的直接損失,將無法估量。近日,包括美國半導體協會、美國全國對外貿易委員會在內的9大組織,對這項規則表達出了不滿。那麼,美國一旦發佈這項規則,將對美國芯片產業有何影響?首先,美國這樣不公平的霸權行為,將徹底引起全球供應鏈的恐慌。這向規則也將加大美國企業與全球企業合作的門檻,進而成為“行業風險”。其次,美國相關出口措施的一再改變,這也將促使新興芯片產業崛起。

全面圍堵“中國芯”?美國禁令引“公憤”!9大組織聯合上書反對

資本尋求市場,利益和發展前景是主要的兩大要素。美國此舉,無異於提高了行業風險,降低了投資者的信心。這一來,更多的資本將會湧入那些新興的芯片企業,以此來尋求美國之外的發展,最終替代“極不穩定”的美國。當然,美國此舉也不排除,其流失的市場份額,將流入競爭對手之手,三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今,我國芯片研發技術日漸傳出喜報。作為中國芯發展的龍頭,中芯國際目前已經實現了14nm工藝的量產。在2020年年底,其自主研發的N+1工藝也將正式投產!中國芯的發展道路是坎坷的,但確是無法阻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