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泽文《玛格丽特小镇》导读

引语:《玛格丽特小镇》是现象级全球畅销书《岛上书店》作者的成名作,讲诉了一个奇妙而又温暖的爱情故事,它讲透了爱情的本质。爱一个女人一生,意味着你要去爱一个少女、一个少妇、一个忙忙碌碌的中年妇女,以及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太。


加·泽文《玛格丽特小镇》导读


阅读解析

在一座叫玛格丽特的小镇,镇上有一间叫玛格丽特的房子,房子里住着五个玛格丽特。

爱傻笑的小女孩,忧郁的少女米亚,忧伤的年轻人玛吉,性格怪戾的中年玛琪,耳聋的老太太玛格丽特,她们是一个人又不是一个人。

一个深爱玛格丽特的男人,来到这座小镇上的第一天就迷失了。

于是,他倾尽一生,去读懂她的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魔法,我们会衰老直至消失,但我们依然坚信,爱情可以永恒。

在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是因为手肘上的一小点凹陷?还是因为眼中一闪而过的光芒?当你爱上一个女人时,你会不会其实爱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女人?

在该书第一章有这样一段描述:一条腿弯曲着,一条腿是伸直的,然而两条腿通往的是一个尽头:一座小小的毛茸茸的山丘,浓密的黄色褐色的毛如同麦穗一般,掩藏着一口井。接着,是她腹部的广阔平原——光滑、柔软却不太平坦。越过平原是另外两座小小的山丘,很可爱。在这两座可爱的小山丘之间,是一条狭长的通道,那是她的脖颈。

她的眼睛闭着,但我知道这双眼睛在有的光线下看是棕色的,有的光线下看则是金色的。她闻起来有苹果的香气,两颊滚烫,好似一对火炬,而她的红头发则像西班牙房顶上褪色瓦片的颜色。这整片肉体的大地都将是我的,我一边在她的手指上系蝴蝶结,一边这样想着。

这段对女性身体的描写非常的生动、形象,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这样的描写也许还会勾起雄性的非分之想。但是,在文字里已经表述得非常清楚,“这整片肉体的大地都将是我的。”有非分之想的男士们,你们就别做梦了,这光滑而柔美的身躯,她永远都不属于你!

在该书的多个章节里,多次提到“被诅咒”。那么,诅咒到底是啥意思呢?我们不妨来看看。诅咒——用恶毒的言语诅骂,或祈求鬼神降祸他人。如:“少做缺德事,小心被人诅咒。”造句:“虽然他态度恶劣,但你也没有必要用恶语诅咒他。”

诅咒究竟是怎样的行为。诅咒是以伤害人为前提和代价而在其身上下咒的一种行为,它带来的不幸包括疾病、身体伤害,甚至是死亡。诅咒常常被人认为是魔法中最令人畏惧的形式之一,因为它似乎无所不能,而这种诅咒多半是由仇恨而起,有的也是为了保护家园、财宝、或者坟墓,诅咒期限也有短有长。而施加在家族身上的诅咒往往会代代相传下去。

在英国和欧洲,有很多关于家族受诅咒的传说故事,特别是在贵族家庭里面,其中最残忍的诅咒就是整个家族绝子绝孙。“妖法”这个词有时也可以看着是一种诅咒。在宾夕法尼亚荷兰巫术体系中,妖法既可以祈福,也可以降咒;在新异教巫术中,也有“妖术”这个类别,与诅咒有些区别。

诅咒到底是怎么来的。神秘的古埃及,对人们的吸引力是那么的大。即使在科学已经昌明的今天,因为这份神秘,仍然有不少的人愿意相信“法老的诅咒”之说,为这湮灭已久的神秘古代文明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人们的强烈要求下,研究者将图坦卡蒙的木乃伊重新组合起来,将少年法老放回他的陵墓中,让他摆脱尘世间的喧嚣,再次开始他的重生之旅。

多少受了“诅咒”之说的影响,一九七七年,当法国政府再一次举办古埃及文物展览的时候,他们用一种近乎敬仰的方式来迎接远方来客——法国人派出了一架专机,接载到访的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当这位生活在公元前十三世纪的君主莅临法国土地的时候,法国政府以接待国家元首的最高礼节,为拉美西斯二世鸣放了二十一响礼炮。

人们似乎心甘情愿地接受“法老的诅咒”的魔力催眠,在逝去的岁月里寻找对神秘的向往,寄托对人类童年时期的好奇。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无法不沉迷在古埃及的诱惑里。当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畔蓬勃生长的时候,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地方还生活在原始和蒙昧中。

图坦卡蒙生活的时代,在公元前一千三百多年,那时的世界另三大古文明还在萌芽状态,中国那时正在夏商时期,而古埃及的文明却已经十分成熟,并成功地将它壮观的遗迹保留至今。更早一点的公元前二千六百年时,世界正在新石器时代徘徊,中国则处在三皇五帝的上古传说时代,而胡夫金字塔已经巍然屹立在尼罗河岸。

其实,在埃及的历史上,盗墓是曾经再三猖狂过的行为。在第二十一王朝拉美西斯十一世的时候,更发生过盗墓与官员、守陵人相勾结的情况。其中甚至包括底比斯西区市长这样的高官。当事件被东区市长告发之后,法老极为震惊,派出了一支调查团。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整个调查团都被陵墓中的珍宝所收买,反而宣称东区市长诬陷,使这个忠心耿耿的可怜人受到了不该得到的处罚。

直到一段时间后,因为其它缘故逮捕了几个盗墓贼。不甘心的贼们这才揭发了西区市长的罪行。

这桩三千多年前的奇案记载在莎草纸卷上,于十九世纪被人们在古玩市场发现。

盗墓之举,既然自古已有,为什么到了图坦卡蒙法老这儿。却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呢?

除了对未知自然力的向往,图坦卡蒙法老的诅咒能够如此广泛流传,也许与他神秘的死亡之谜有着秘不可分的联系。

这就是对诅咒的解释,除了解释还引申出这么些内容来,是不是多此一举呢?作为读书人,是不会这样看的,因为知识是无止尽的,你可以通过这个知识点,延伸到另一个知识点,这样,你了解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的,当然是好事哦!

这样对记住这本书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你至少可以晓得,她在书里为什么多次提到诅咒。由此,你就会思考,她为什么这样写,目的是什么。通过不断的阅读,分析,思考,有时你会恍然大悟的。

在该书第二章有这样一段话:驶过一座桥,桥下是湖泊,旁边矗立着悬岩。过了桥,眼前是两条分离的平行土路,但它们最终都通往同一处——一口井。过了那口井是两座小山坡,越过山坡,玛格隆便坐落于它们之间。

在某些光线下,玛格隆看上去是米色的,而在另一些光线下则几乎呈现黄色。房子有三层,然而从东边望去,好似只有一层.....

这一段文字的描叙,是不是似曾相识呢?一点不假,在前面,在第一章,就有对女性身体的描写,与这段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处。是那么的相似,也有那么多的不同。这恰如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这一章的第二节,书里又说到了“读心术”。这读心术又是什么东东呢?这时,我不得不停下在看的书,想把读心术这个词搞清楚。我一直在想,这样读书会不会影响进度,当然,回答是肯定的,会。反过来又讲,书自然是读得慢一些,但你的收获却是满满的。因为,你把书读明白了,还有什么比把书读明白了,更重要呢?

读心术——从对方脑部读起、控制思维。或者说是利用确定对象的外在表现判断其内心活动的经验、诀窍和一种修炼,于细微处察人于无形,瞬间看透他人内心的秘密所在。能够洞察别人的心理,从而运用相关心理学技巧来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消除他人戒备、绝对说服他人、取得他人信任、摆脱讨厌对象、让他人喜欢和亲近自己。

还有就是:

读懂自己。能够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想什么?给自己的需求,有一个合适的定位。

读懂他人。能够搞清楚他人,为什么在自己面前,有这样和那样的动作、行为,探求他人对自己的真实想法。

读懂空间。不同的空间环境,与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同。探求空间环境,对自己心态的影响,找出自己的心理环境与客观环境的差别。

这就是读心术。它或许对你,对我在辨人识人方面,有那么一点点技术上的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