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那些不恰當的措施,也許換一種表達方式會更好

職場中那些不恰當的措施,也許換一種表達方式會更好

職場中,講話是一門藝術,也是學問。說話大家都會說,但是每個說話的內容不一樣,方法不一樣,所傳遞出的效果就大相徑庭。會說話的人在職場中往往遊刃有餘,反之則路途艱辛。那麼在職場中,交流溝通有哪些技巧呢?有些措辭該怎麼用呢?下面正步職場,我們來總結一下職場中哪些不該使用的措辭。

1、“不公平”

別人發了獎勵你沒有,別人得到晉升你沒有等等,職場中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而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不要去怨天尤人,更不要將“不公平”表達出來。相反,更要以積極的狀態去面對工作,得到公司和上級的認可。儘管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你的辛勞付出老闆都是看得到的。

2、“那不是我的問題”,“那不是我的工作”或“沒人花錢僱我幹這個”

很多人會用這幾句話反駁其他人,認為這不是我的工作,我不需要去做任何東西。但是,設想一下,如果你像他人求助,比人用這種方式回答你,你回是什麼感受呢?當一個人向你求助時,儘管這件事對你來說不是很重要,但是對另外一個人卻是失分重要,推己及人,當我們自己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求助他人,我們才能得到他人的幫助,一樣的道理。同樣,也不是說要讓你幫助所有的人,而是在當你說"不"的時候,要儘可能委婉。

3、“這是不可能的”或"我無能為力"

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說法,往往在自己不想做或者覺得自己做不了的情況下才能說出這樣的話。首先,是擔當和責任,一個沒有擔當和推卸責任的人是很難被欣賞的,也很難成就一番事業的。其次,覺得自己不能做或者可能做不了,這件事情是真的有做過嘗試嗎?真有做過,而且付出了很大努力,最後結果不盡人意還是根本就沒有進行嘗試,這是態度問題。最後,當有件事情出現在你面前時,第一時間要儘可能去努力、去嘗試,你付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最後就算是沒有結果,過程大家都看得到的,也一定會被認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