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低迷,产能过剩,蛋价近期跌势难改?

清明节后,蛋价逆势上扬,养殖户迎来了利好的行情


清明节过后,鸡蛋价格迎来了上涨的趋势,可以说是止跌上扬,4月8号鸡蛋价格平均每斤上涨了0.1元左右。

清明节后,每年的鸡蛋价格基本上是下跌的态势,但是今年鸡蛋价格出现了上扬的行情,而且近两天鸡蛋价格始终稳中上扬。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疫情的原因使得消费者家庭收入降低。

特别一些农民工现在还没有外出打工,这直接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量。特别是武汉地区从今天才开始解封,武汉地区的人可以跨出武汉。这样消费者只能够消费价格比较低的鸡蛋以及活禽类的肉类产品,所以最近鸡蛋价格上涨活期内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二是猪肉价格依旧昂贵。

尽管加大了猪肉的进口量,但是猪肉价格还是居高不下,猪肉价格没有跨入20元的时代。各地的猪肉价格依旧维持在25~26元/斤,这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非常高的行情,以普通的消费者很难吃得起猪肉。

三是粮食价格普遍上涨。

由于疫情的原因,全球已经有12个国家禁止出口粮食,这从某些方面上拉动了粮食的国际价格上涨。特别是俄罗斯等几个国家禁止进口我国小麦、大豆也使得小麦大豆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大豆的价格已经上涨了每斤一元钱左右,这直接增加了养殖成本。

农历阳春三月应该是农村土鸡大量产蛋的季节,在这个时候鸡蛋价格每年下跌也符合市场基本的行情。但是今年由于冠状病毒疫情的原因造成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加上其他的养殖行业的肉类产品也在不断上涨,使得消费者不得不转向价格比较低的鸡蛋方面消费。所以养殖户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努力的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挽回。


产区产蛋量增加,销区需求量有限,预计4月蛋价涨幅有限


清明至今蛋价连续上涨,都说这清明节日效应微乎其微,但整体来看,节日刺激依然存在。截止到今天上,全国蛋价依旧稳中小幅上涨,但涨势较昨日减缓,多地已经回归3元时代。3月蛋价低位运行,一是疫情影响消费,二是供应压力逐渐增大,反观4月,供应压力继续增加。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产蛋鸡存栏数继续增加,存栏量环比增加0.68%。由于天气渐暖,蛋鸡产蛋量大,补栏的鸡苗均已进入产蛋高峰期,蛋重上涨较快,加之近期淘鸡数量有限,总体表现鸡蛋供应充足。

  清明节后局部市场内销加快,同时部分地区受部分学校开学拉动,走货稍好,蛋价止跌反弹。但由于鸡蛋供应充足,同时终端需求提振作用有限,全面突破3元/斤,仍需时日。进入4月,产区供应能力持续增加,销区虽然餐饮业的进一步的开放,食品厂采购积极,对蛋价上涨提供助力,但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鸡蛋贮存时间有限,会抑制销量的增加。总体来看,需求消费能力的恢复还需一些时间,而转暖的天气抑制鸡蛋的销量,产区产蛋量增加,销区需求量有限,预计4月蛋价涨幅有限。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纷纷复工复产、学校陆续开学,鸡蛋价格将会有显著上涨。但由于2019年的积极补栏,供应压力要到6月之后才会有所缓解。根据往年经验,下半年的鸡蛋价格通常会高于上半年,另外,截止到目前猪瘟疫情影响仍在,猪肉价格仍处于高位,鸡蛋仍有优势存在。今年本身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新冠影响下,上半年消费持续走低,待疫情全国结束,或迎来消费暴增期,届时鸡蛋价格或进入新一轮的上涨走势。虽然供应压力大,销区需求不高,蛋价持续走低,但下半年消费激增,需求增加,蛋价将会迎来上涨行情。

  淘汰鸡价格小幅反弹。清明后蛋价反弹,养殖户老鸡淘汰意愿减弱,屠宰企业按需采购淘鸡,需求一般,预计近期淘鸡价格或窄幅震荡调整。


养鸡场亏损的状况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2020年3月份,鸡蛋价格在前半月小幅反弹,后半月一度下降,随后保持稳定,逐渐企稳。

3月初,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的平均价是2.76元/斤,月末是2.94元/斤,月末比月初上涨6.52%;比去年同期的3.69元/斤下降20.33%。

需求低迷,产能过剩,蛋价近期跌势难改?

月内的最高价是3.08元/斤(3月11-14日),比2月份的3.13元/斤下降1.60%;比1月份的4.38元/斤下降29.68%;比12月份的4.73元/斤下降34.88%;比11月份的5.77元/斤下降46.62%。

月内的最低价是2.76元/斤(3月1-3日),比2月份的2.49元/斤上涨10.84%;比1月份的2.84元/斤下降2082%;比12月份的3.58元/斤下降22.91%;比11月份的4.21元/斤下降34.44%。

月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11.59%,波动的幅度比2月份的25.70%大幅收窄。

3月份鸡蛋价格的最低价均出现在月初,最高价出现在月中,说明蛋价在前半月出现稳步上涨,后半月蛋价有所回落,居于月内中间的位置。本月蛋价波动的幅度较小,走势基本平稳,属于在低位徘徊的阶段。

2017年上半年,蛋价一度下跌到近10年的低点。今年1-3月份,蛋价基本上是在略高于2017年的价位运行,也是在低位反复调整的状态。前半月虽然有几次小幅试探性上涨,但是上涨的基础并不牢靠,后半月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造成蛋价低迷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产能过剩,鸡蛋整体上是供大于求的;二是需求低迷,春节过后餐饮企业没有完全复工,大中小学也没有复课,企事业单位食堂还没有完全恢复,造成需求阶段性弱化。但是,在诸多因素中必有1个是主要因素,这个主要因素就是产能过剩、供大于求。而拉动产能过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2019年蛋价的虚高。2019年的蛋价,基本上是按照网络报价运行的,而网络报价又是按照期货大盘的走势撰写的。虚高的蛋价使得养鸡场获利空间明显放大,刺激了蛋鸡养殖及快速扩张。

新发地市场的商户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养鸡场的蛋鸡从购买雏鸡开始到产蛋到淘汰的全过程每只可以为养鸡场带来10-20元的利润。2019年,每只蛋鸡的利润可以达到40-50元,有的养鸡场每只蛋鸡的获利空间能够达到60元。如此高的利润,使得养鸡场获利空间达到历史高点,这也就难怪2019年3月份以后雏鸡孵化场一直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雏鸡的补栏热情空前高涨。

进入今年3月份以后,猪肉价格仍然居高难下,牛羊肉的价格稳中有降。猪肉价格高企,并没有拉动鸡蛋的需求,鸡蛋对猪肉的替代作用表现得并不明显,当鸡蛋替代猪肉的泡沫破灭以后,鸡蛋供大于求的状态一下子就完全暴露出来。蛋价在2月份跌入谷底以后,短时间内很难爬出来。

3月以来,养鸡场淘汰产蛋鸡的速度在逐渐加快,淘汰产蛋鸡屠宰以后作为白条鸡上市,白条鸡的价格也出现了连续下滑的局面。白条鸡价格下滑的幅度并不明显,主要是白条鸡没有期货、没有网络报价,价格上涨或者下滑,基本上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此前没有虚高的水分,近期也没有摔下来。但是,白条鸡价格下滑,也说明白条鸡的供应量逐渐超过需求,部分养鸡场是通过淘汰产蛋鸡来减少自己的亏损面的。

春节期间,一些雏鸡孵化场一度歇业,新鸡的孵化量减少,这也有利于后期蛋价的止跌回升,养鸡场的亏损期可以缩短一些。

结论:

1、鸡蛋产能大于需求的局面在去年年底开始形成,1月份的蛋价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2月份的蛋价跌入低谷;3月份属于触底反弹,但是反弹的力度明显偏弱;

2、短时间内,蛋价还会继续在低位徘徊,尽管价格会不时地出现一些波动,但供大于求的局面一时难改,养鸡场亏损的状况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需求低迷,产能过剩,蛋价近期跌势难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