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三大运营商的5G基建龙头,竟然被压榨得这么惨

注意:

本文首发于2月26日“鲁班行研”,本次发送为验证前期观点。

文中所列个股均为举例、研究、学习、交流使用,绝非推荐股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研究难免有个人观点、考虑不周之嫌,如喜欢本文,或有不同观点,欢迎点赞、评论、分享!


开门见山,这个第一大铁塔龙头就是中国铁塔,一个专门给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架电线杆子的。手里有近200万站信号杆,全球第一,国内市占率超过97%。

不过,一根破电线杆子有什么好讲的?

5G来了,三大运营商独立组网,基站建设如火如荼,电线杆子需求肯定爆发。作为世界第一大的中国铁塔应该有机会狠薅一把三大运营商的羊毛。

在这光鲜的外表、史诗级的风口背后,是公司"出身卑微"的苦楚,还有被反套路的无奈,这根破电线杆子,还真不好做。

它就是个架电线杆子的

中国铁塔成立于2014年,设立目的是共建共享通信基站,节约基站资源、有序发展,2018年8月登陆港股。

公司业务模式很简单:建设信号杆,然后出租,收取租金,像个包租婆。

背靠三大运营商的5G基建龙头,竟然被压榨得这么惨

从2018年的收入结构来看,接近95%的收入来自宏基站业务,也就是公司自己掏钱,建好电线杆、机房和铁柜(一房东),再出租给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供他们安装设备、天线(拎包入住)。

背靠三大运营商的5G基建龙头,竟然被压榨得这么惨

(图:宏站信号塔类型;来源:公司官网)

除了宏站外,还有其他几个:

微站业务占比1%,也就是在先租用路灯杆、公交站牌等进行改造,再出租给三大运营商使用(二房东);

室分业务占比2%,简单来说就是在办公楼、隧道这些信号不好的地方焊上铁架子,装好电线,再租给三大运营商装上小天线,补足信号;

背靠三大运营商的5G基建龙头,竟然被压榨得这么惨

(图:公司收入结构;来源:wind,鲁班行研)

这么看来,中国铁塔主要是为三大运营商建造基站安装前的基础设施,再租给他们。

除此之外,中国铁塔还有针对其他用户的跨行业应用,占比不多,我们权且把它叫做"社会塔"吧。

说了这么多,确实是个架电线杆子的。看点在哪?看点在它的悲惨"身世"。

羊毛没薅到,反被三大运营商套路

别人家的房东,都是一个月的"睡后收入"顶上别人几年的工资,不过中国铁塔这个房东不好当,原因在于——大股东就是大客户!

从股权结构看,移动、联通、电信三者持股高达69.1%,活脱脱一个摄政王,从客户结构看,三大运营商的贡献的收入占比高达98.5%,是惹不起的金主爸爸。

背靠三大运营商的5G基建龙头,竟然被压榨得这么惨

(图:公司大股东;来源:wind,鲁班行研)

中国铁塔既是子公司,又是他们的供应商,在"摄政王"和"金主爸爸"双重压力下,敢涨房租吗?不仅不敢,房租还被限制住了。

公司用的是"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也就是在算好的成本之上,再加15%,作为对三大运营商的报价,考虑到还有杂七杂八的费用,其实利润空间没多少。

更悲惨的是,前几年总理亲自指示三大运营商降本增效,所以运营商便把"魔爪"伸向了自己的子公司——中国铁塔,公司成立之初说好的15%的加成,谁知道三大运营商又搞了个新成本定价协议,降到了10%。

这就好比刚定好的1500块绩效,本来就不算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又给降到了1000,你说糟不糟心?

本来想着5G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三大运营商的供应商,应该能趁机薅点羊毛,谁知羊毛不没薅到,自己还被反套路了。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三家运营商一年也就挣个一两千亿,可能是真的穷。

话说回来,这么搞,跟在后面的弟兄们,在冲锋陷阵的时候也总会有顾虑。在上一篇专题《5G世界(一):5G建设火力全开,2020年又将掀起一波大潮?》里我们就说到,中国的5G套餐价格比美韩两国低得多,要大面积推广势必还会继续降价,到那个时候,如果三大运营商认为继续压低中国铁塔的价格,能更多地提升自身电信运营业务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比如19年6月5G牌照发放后,联通和电信宣布共建共享基站(合租),中国铁塔的股价一路跌到年底。原因就是三家运营商规定:有两家合租,租金要打七折,三家合租要打六折,不仅要用的基站少了,价格还被砍下来了。

背靠三大运营商的5G基建龙头,竟然被压榨得这么惨

只可惜了中国铁塔的小股东,本来想跟着喝口汤,没想到利润空间一降再降,最后连白开水都没喝上。这也是压制公司估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降本增效没必要非得压低所有人的运营成本,这样会把本身能提供价值的那部分也打压下去。有时候换个思路:改变一下分配结构也许更有效,加码价值大的,削减价值小的,才是正确的选择。

那么,这个架电杆的中国铁塔价值在哪?除了架电线杆,还有没有更大的价值?

真正的价值,在于社会塔业务

开头的部分提到,中国铁塔还有"社会塔"业务,也就是向三大运营商之外的"社会人士"出租信号塔。

这个业务的优势在于"二房东模式",不需要自己掏钱建信号塔,而是从政府、其他公司租来路灯杆、广告牌等,稍加改造再租出去,成本只需要一两万,但一个信号站租金至少一万,一年就能回本。

而且中国铁塔选择的是智慧楼宇、智慧城市赛道,也就是智慧停车、智慧照明、电子交通指示牌、车联网这些,目前的社会塔储备已经达到千万级。

根据Ovum预测,智慧城市设备安装数量将从2018年的4601万增长至2023年15112万,复合增速21.9%;智能楼宇设备安装数量从2017年的11875万增长至2023年的85126万,复合增速38.9%。目前社会塔2018年的租户14.1万,渗透率不足0.5%,空间很大。

背靠三大运营商的5G基建龙头,竟然被压榨得这么惨

(图:智能楼宇安装数高速增长;来源:Ovum,鲁班行研)

如果真的能摆脱对三大运营商的依赖,在"社会塔"业务上找到突破口,兴许能有爆发机会,只可惜现在这个业务太小,短期内公司的股价还是要看刚才说的宏站业务。

5G爆发期刚开始,短期宏站业务还有成长空间

好消息是,现在正处在5G建设的成长初期,即便利润空间小,业务规模才刚刚爆发,业绩还有不小增长空间。

根据目前三单运营商对5G宏基站的规划,未来建设基站总量至少要400—500万站,而中国铁塔目前只有200万站左右,即便联通、电信合租,怎么着也得再需要建100-200万站吧。

这还没算上未来物联网爆发的超预期数量。

2013年4G规划建设100-200万站,谁知道流量爆发,尤其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催化,需求大增,截至19年三季度,4G基站已达808万座。5G的车联网、云游戏、超清视频等等,对于流量的需求增长,难道会不如4G吗?

基站越多,中国铁塔能收到的租金越多。

当然上面说到的三大运营商压价的问题,新定价协议有效期是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

12月31日,协议到期前中国铁塔还是有10%的利润空间,到期之后就不好说了,个人预计三大运营商会趁机把中国铁塔给薅秃。

长远来看,5G也会有退潮的那一天,在6G来临前,铁塔的社会塔业务,能否成为公司在5G下滑、6G兴起之间的增长点,这个是关键。

在能确定这个事实之前,它只能作为一个典型的周期股来看,5G这阵风,过了就过了。

好在,现在刚是起风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