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围,救出刘邦的不是单于老婆的一句话,而是汉军强大的实力

导语

公元前201年,异姓王之一的韩王信在边境地区造反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刚刚统一中原的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百战之师,准备一举扫平北方边境之患,在了结韩王信的同时给匈奴致命一击。奈何被前期胜利冲昏头脑的刘邦,却轻敌冒进,中了匈奴诱兵之计,迎来了人生之中又一重大考验。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刘邦采用陈平之计才得脱险。然而刘邦脱险的过程不断被神话,那么到底刘邦是如何脱险的?

白登之围,救出刘邦的不是单于老婆的一句话,而是汉军强大的实力

白登之围爆发背景

  • 白登之围关键人物韩王信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四年的艰苦战斗终于击败了项羽,当年打下的白条,如今也到了兑现的时候,出力最多的韩信、彭越等人都被封了王,这其中有一个跟韩信同名的人被封为了韩王,为了区分一般称之为韩王信。韩王信因为是战国时期韩国王室的后裔,刘邦就封他做韩王,封地颍川地区也是战国时候韩国的领地。

但是我们都知道刘邦对这些个异姓王是相当不放心的,韩王信这个人也是比较能打的,曾经独自率军克服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而且他的封地地处中原腹地,是整个中原的战略要冲,最重要的是这里是韩国故地,韩王有相当的影响力,为了避免日后韩王做大,对自己构成威胁。刘邦便想出了一个一石二鸟的计策。

他把韩王信的封地迁到了太原郡,这里是以前赵国的故地,不用担心韩王的影响力,同时这里地处边疆,是当时汉朝和匈奴的边境地区,划地为国,可以成为汉匈之间的战略缓冲地。但是刘邦过高估计了韩王信的能力,在与匈奴的交手中韩王信,败多胜少,最终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在了王都马邑。韩王信屡次向匈奴求和,却被刘邦怀疑是暗通匈奴。韩王信索性就投降了匈奴。

白登之围,救出刘邦的不是单于老婆的一句话,而是汉军强大的实力

  • 轻敌冒进,多年征战的老兵刘邦也脑袋发热了
  • 面对匈奴和韩王信的联合,刘邦决定亲率大军出击。战役初期,汉军进展顺利,连续击败韩王信的叛军以及叛军与匈奴的联军,甚至匈奴左、右贤王亲自率领的2万多骑兵也被击溃。

    接连的胜利,让刘邦这个战场老兵也头脑发热了,不久便中了冒顿单于的示弱诱敌之计,产生了轻敌冒进思想。他亲自率领先头部队进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南三十里的白登山,而主力20万汉军还停留在楼烦、马邑一线。此时早已张好口袋的冒顿单于,调集整个匈奴帝国的30多万骑兵,将刘邦和汉军先头部队合围在白登山。汉军苦战七日不得突围,情况十分紧急。

    单于老婆一句话能救得了刘邦?

    • 单于老婆说了什么话

    《史记》中的记载是陈平向刘邦献计,派使者重金贿赂了单于阏氏。于是阏氏就对冒顿单于说:“汉、匈两主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就算我们占领了汉人的土地,也会水土不服,不适合我们居住夺。而且汉王也有神灵在相助,您要好好考虑一下。”

    冒顿单于考虑到原本的盟军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没有按时到来来,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于是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汉军这才脱险。

    白登之围,救出刘邦的不是单于老婆的一句话,而是汉军强大的实力


    “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史记·匈奴列传》

    因为自己老婆的一句话,匈奴单于就放过了汉高祖刘邦,要么是冒顿的脑子秀逗了,要么就是我们忽略了某些细节?

    • 冒顿单于是什么样的人,他会听老婆的?

    我们先来看看冒顿单于是什么样的人,究竟他会不会听他老婆的枕头风。冒顿本是匈奴的太子,但是父亲喜欢的是自己小老婆生的孩子,并不待见他,想要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这时候冒顿制造了一种名叫“鸣镝”的响箭,并且规定:“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出猎时,冒顿射出鸣镝,随从不随鸣镝射往同一目标的,都被杀了。后来冒顿用鸣镝射自己的宝马,随从有些人就打鼓,不敢射,也被立斩。再后来,冒终顿又用鸣镝射自己的老婆,随从还有一些人不敢射,又被斩杀。


    白登之围,救出刘邦的不是单于老婆的一句话,而是汉军强大的实力

    想想这样训练出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肯定是指哪打哪。这时,冒顿才显露了他的真实目的。在他随父亲头曼单于出猎时,用鸣镝射向头曼。结果可想而知,头曼瞬间就成为了一个刺猬。随后,冒顿又诛杀了后母及差点取代他的弟弟,自立为匈奴单于。

    冒顿刚当上单于,东胡王趁其立足不稳,派使者来索要头曼单于的千里马。这很明显是一种羞辱,但是冒顿不顾群臣反对,马上将千里马送给了东胡王。蹬鼻子上脸的东胡王又索要冒顿单于的阏氏(老婆)。二话不说冒顿把自己的老婆也送给了东胡王。这是一个普通人也无法忍受的行为,但是冒顿缺忍了下来。

    于是东胡王认为冒顿软弱可欺,不再将其放在眼里,自然也放松果了警惕。过了一段时间,东胡王又来索要匈奴与东胡之间的一块荒弃地。这时候已经坐稳王位的冒顿展露出了他的真面目,称“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人”。冒顿发兵奇袭东胡,一举灭掉了东胡。

    这样一个隐忍果断,凶狠毒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现在几乎调动全国的兵力与新生的汉朝决战,并且对方的老大以及整个指挥中心都被包围了,老婆的几句话就把对方放了,要知道别人要他的老婆他都能二话不说,送人。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岂能儿戏?

    白登之围,救出刘邦的不是单于老婆的一句话,而是汉军强大的实力

    白登之围脱险真相--汉军强悍的实力

    • 被困七天,汉军围而不乱

    匈奴此时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上,此时正值冬天,汉军还没打仗已经损兵折将,“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地利就不用说了,此时事汉军被围困,人和,匈奴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於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但是这样的配置,匈奴打了七天愣是没有啃下这块骨头。

    而且汉军后续援兵不断赶来,冒顿很有可能陷入反包围。原来包围汉军的局面很有可能变成被汉军内外夹击,到时候别说生擒刘邦,恐怕冒顿单于自己都将身处险境。况且当时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各部不久,人心尚不稳定,一旦吃了大败仗,结局必将是草原各部重新四分五裂,这是冒顿单于输不起的代价。而且原本的韩王信方面的援军也没有到来,很有可能友军又变成了敌军。

    白登之围,救出刘邦的不是单于老婆的一句话,而是汉军强大的实力

  • 陈平的计谋并不是贿赂单于老婆,而是保证汉军退而不溃
  • 按说考虑到这些,冒顿要撤军就应该赶紧撤退,避免偷鸡不成蚀把米,但是我们看《史记》中的记载,“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冒顿并没有直接退兵,而只是把包围圈打开了一个角。

    试想占据优势的一方想要撤军的话,直接后撤就好了,或者稳妥一点派一部分人殿后,大军先撤,可是现如今却是仅仅打开了包围圈的一个角。这时我们不能不想到《孙子兵法》上话“围师必阙”,在经过七天的围困之后,匈奴发现吃掉刘邦和他的先锋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继续围攻下去很有可能自己被反包围,于是他们放开了包围圈的一角,想趁着汉军撤退的时候,发动最后一击,一般来说逃跑的时候的军队,战斗意志是最弱的。

    但是这时候刘邦在临走之前采纳了陈平的建议,士兵手持弓弩,以战斗队形慢慢退出包围圈。“护军中尉陈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乡,徐行出围。”

    ,这才是陈平的计策,防止在撤退时被敌人击溃,让敌人看到汉军的强大,围而不乱、退而不溃。之后汉军先锋与主力汇合一处,再打下去匈奴也就占不到便宜了,于是冒顿单于只能退兵。

    白登之围,救出刘邦的不是单于老婆的一句话,而是汉军强大的实力

    二飞评价:刘邦能够逃出匈奴的包围圈,并不是因为重金贿赂了匈奴单于的老婆,而是自己及汉朝先锋部队所表现出的极高的战斗素养,面对几倍甚至十几倍于自己的匈奴骑兵,被围困七天却依然保持强悍的战斗力,在退兵的时候,依然能够不散不乱,时刻保持战斗姿态,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冒顿只能选择退让,以减少己方的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