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只要“主科”好就行了?来看看官方怎么说

4月9日,甘肃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中指出到 2022 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深入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和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

完善考试和招生制度

  • 规范学业水平考试

出台《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其他科目均实行合格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内容。

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及信息技术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实施。

体育与健康科目合格性考试由市(州)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及通用技术等科目合格性考试由省级确定具体组织实施方式。

省级统一组织实施的合格性考试应安排在学期末,高一学生参加考试的科目原则上不超过 4 科。

高校招生录取所需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实行选择性考试,考试内容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由省级统一组织实施。

  • 深化考试命题改革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和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不再制定考试大纲。成立甘肃省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指导委员会,加快命题基地建设。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命题要符合相应学业质量标准,体现不同考试功能。加强命题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优化命题人员结构,加快题库建设,建立命题评估制度,提高命题质量。

  • 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

制定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高等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结合学生选考情况,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并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