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为什么不取消最有争议的高考“主科”?俞敏洪道出实情,很扎心

​有人在二会上提出取消高考英语,原因很简单:1.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所花费的时间太长;2.逾十年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无法熟悉使用英语交流,也无法阅读英文书籍等资料。


没想到这一提议,戳中了自恢复高考以来,人们对“英语”爱恨交加但又敢怒不敢言的痛处。有网友拍手称好,取消高考英语越早越好,这门主科就如鸡肋,学之毫无用处,弃之对高考不利;有家长如释重负,再也不用为孩子的英语教育“挥金如土”,每年花在英语辅导机构的费用不下2万,占去家庭经济收入20%,若不是为了孩子高考能有个好看的分数,这笔钱怎么也不舍得花出去;学生满心欢喜,再也不用背单词记语法,更不用戴耳机练听力。

在恢复高考后的近20年里,几乎所有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只会写不读更不会听。但偏偏英语是主科,与语文、数学平起平坐,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大学还未扩招之前,每年的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大学的竞争激烈度让人闻风丧胆,不少“拐子马”名落孙山就是被英语拖下了水。

为什么不取消最有争议的高考“主科”?俞敏洪道出实情,很扎心

取消高考英语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新东方英语学校创始人俞敏洪却极力反对:取消英语考试这个建议有点仓促,甚至比较鲁莽!有人指责他居心叵测,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利益争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专业人做专业事,毕竟从他对英语的了解和研究,他的认知度还是非常高的。他反对的理由,笔者觉得非常现实、扎心却十分有道理。


一、取消高考英语,对偏远地区孩子学英语不利

不同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我国教育改革无法顺利展开的最大障碍。尤其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在西部数个省份的偏远地区,英语教育水平与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高考不再考英语,偏远地区的孩子就不可能克服条件死磕英语,更不可能花钱请英语私教或进英语培训机构。

可是,进入大学后必须要考且一定要考的大学英语四级,怎么通过?难道在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努力钻研专业课程时,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放下大学课程专攻英语吗?不同认知不同起点,造成的结果迥然不同,这就应了那句古话:欠下的债迟早要还的!不学英语,在参加工作以后也会失去大量的机会,就等于把这些机会拱手让给别人。如果想得到这些机会,就要到社会培训机构,花上高昂的培训费用,恶补习英语,这种事先补救的损失甚大矣!


为什么不取消最有争议的高考“主科”?俞敏洪道出实情,很扎心

二、英语是必备语言工具,也是走向国际化工具

虽然我国英语教育存在不少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多数人学了数十年英语还不懂得很好运用,看不懂英文资料,甚至存在大量英语“哑巴”、“聋子”。但是这些现像反应的问题是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英语本身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走向国际化,无论文化、贸易、科技还是交流,都离不开英语,毕竟英语是门通用语言,被国际广泛接受与运用。学习英语不再纯粹由国家决定,而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与趋势。科技发展离不开英语,即使不出国门不进外企业,仅在国内民企从事研究工作,也需要了解全球各种资讯查阅文献,通常以英文形式存在的占多数,只要搞科研,英语是无法绕过的一个坎。

三、取消高考英语,很有可能取而代之的是等级考试

日本取消英语后,实行了托福类的等级考试。在我国,如果高考取消英语,学校将不再重视,那么学习英语只能交给费用昂贵的社会机构。这对中产阶层及以上的家庭来说,这笔费用足可承受;但对中产阶层以下家庭,将是一副沉重的经济枷锁;在落后偏远地区,社会机构不力,办学水平很低,孩子要想考过托福类考试的机会,估计比望梅止渴还不现实。

为什么不取消最有争议的高考“主科”?俞敏洪道出实情,很扎心

英语在高考中作为主科存在,发达城市与偏远山区高考生不公平竞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取消英语考试显现弊大于利,合理的办法是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权重以及降低考试难度。这样既照顾到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学薄弱的劣势,也平衡了英语在各门学科中的地位。

可事与愿违,近年来的高考英语,题型越来越灵活有难度,听力、口语在英语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结果只有一个,考试分数的差距越拉越大。这样局面并不是我们想要的,高考英语改革将如何走下去,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