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完就丟的快遞箱子,裡面的錢比馬雲還多

拆完就丟的快遞箱子,能值幾個錢?

說出來嚇你一跳!

有人在它上面挖出10億,有人挖出100億,還有人挖出一個無法估值的大時代。

01

紙箱哥的故事

紙箱哥既是一個人,也是一家公司。

2015年,紙箱哥成立,雖然還是個“孩子”,但在資本市場,它早已成為大明星。從2016年開始,每年都有人塞錢給它:

2016年8月,“多牛”等人塞了1000萬給它;

2017年8月,洪泰也塞了幾千萬給它;

2018年5月,銀江股份又給了它一筆錢;

2019年3月,政府背書的餘杭基金也跑過來發錢了。

雖然紙箱哥從未公佈估值,但外界紛紛猜測,它至少值10億以上了。

紙箱哥,顧名思義賣的是紙箱。那麼問題來了,一個破箱子,為什麼值這麼多錢?

是時候亮出紙箱哥的故事了……

紙箱哥真名王佳滎,早在義烏工商學院讀大二時他就開始琢磨做生意了。2008年,他和室友每人湊了500塊錢,開了個賣杭州特產的淘寶店,結果這個店一個月就垮了。

當時學校有2000多個人開網店,需要大量快遞箱打包。學校角落裡有一家小超市,每天的水果箱、餅乾箱都會被一搶而空。

紙箱哥看在眼裡,想到了一個“淘金人賣水”的故事:與其每天趨之若鶩去挖礦,不如賣水給他們賺更多。

對!既然賣特產幹不過別人,為什麼不換個思路賣快遞箱給他們?

正是這一次思維轉換,紙箱哥從無望的電商決鬥場裡重新殺出一條血路。

那麼,紙箱哥又是怎樣把幾分錢利潤的紙箱子賣到10億估值的?

第一,紙箱利潤出了名的低,如果把浙江的紙箱賣到四川,那麼運費就能活活把你拖垮。怎麼辦?

紙箱哥於是在全國尋找供應商,一家一家去談。不同地方的訂單,由當地供應商就近發貨,這樣不僅做大了市場,還把運費給打了下來。

經過幾年時間摸爬滾打,他在全國建立了11個分倉,客戶超過30萬個商家。2017年,紙箱哥賣掉了超過6億個箱子,就算每個箱子只有5分錢淨利,那也是3000萬的鉅款啊。

難道賣紙箱就只能賺賺差價?

不!紙箱哥又想到了一個發財致富的點子——在紙箱上印廣告。

幾年摸爬滾打,他已經積累了大量用戶數據,早就可以做到精準投放。比如有個賣手機的客戶,他就可以在紙箱上投放手機貼膜、手機殼的廣告,效果非常好。

除了賣廣告,還有其他玩法嗎?

紙箱哥告訴我們,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有一次,福特汽車找上門,結果紙箱哥給了對方一個完美的營銷方案——把快遞紙箱做成汽車的拼圖給小朋友們玩。

因為創意和精準的渠道,越來越多的廣告主不惜一擲千金找紙箱哥合作,甚至有一款快遞箱單個的廣告費就達到十塊錢。

我們都知道,在線下有一個專門在電梯裡打廣告的公司叫分眾傳媒,市值超過千億。對比分眾,每年600億個快遞箱子的營銷價值遠遠沒有得到開發。

紙箱哥靠他的敢為人先,率先挖到了一座金礦,未來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千億市值的“分眾傳媒”?不敢說絕對,但一定會遠超現在的10億估值。

朋友們看,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財的眼睛。

02

蠅頭微利出奇跡的傳奇

隨處可見的快遞單,幾乎沒有任何人把它放在眼裡。但是有的人,卻愣是在它上面挖出了金礦。

幾個月前,有一家叫廣州九恆條碼的快遞物料供應商正式向證監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快遞物料乍聽一下有些高大上,其實說白了就是電子面單、快遞運單和快遞封套,也就是我們簽收快遞時那張薄薄的紙。

可別小看這老三樣,靠這個吃飯的九恆條碼可是賺得盆滿缽滿。

從2016年到2018年,九恆年收入從8億跳到10億,又跳到15億,簡直就是一棵搖錢樹。

雖然對我們外行人來說,九恆條碼聽都沒聽過,但在內行人眼中,它就是快遞物料中的一座高山,與它打交道的都是一等一的明星企業:

順豐、京東、申通、韻達、圓通、百世,甚至連格力與中銀都統統被它征服了。

這次衝刺上市,九恆至少募資5億元,據此推斷,其市值大致在50億上下,而持有九恆38%股份的創始人沈雲立,將一夜之間躋身20億身傢俱樂部。

那麼,這個沈雲立到底是什麼人?他是怎麼找到這座金礦的?

沈雲立和“微信之父”張小龍是老鄉,都是湖南邵陽人。大學畢業後,他進了廣州一家印刷廠,從一名普通的業務員開始幹起。在印刷廠,他比任何人都努力,別人打遊戲和睡大覺的時間,他都用來思考和優化眼前的工作,想著怎麼把產品賣出去。

天道酬勤,他的業績很快高出同事一大截。一年之後,公司提升他當了一名經理,幾年後,他再次被提拔為公司副總,是管理層中最年輕的一個。

2002年,沈雲立看到條碼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於是心一橫,辭掉高管飯碗出來單幹。

九恆剛建立的時候,遭遇了一連串的困難。

沈雲立記得很清楚,有一次賬戶上的錢用完了,沒有錢租廠房、買設備,於是他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掉了,再找朋友借了一筆錢,才度過難關。

第二次,自己沒財產抵押了,他就鼓動幾個聯合創始人先一起把房子抵押出去。

九恆成立一年後,他們漸漸站穩了腳跟,立即在產品研發、設備購買等方面大規模投入,建立了自己的良性閉環:

首先,產品全,能夠滿足快遞企業需求,幫助他們降低採購成本;

其次,技術推動生產成本降低了,就會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最後,名氣上去了,就會引起供應商重視,建立長期合作,從而又降低採購成本。

很快,九恆就還掉了債務。2018年,九恆條碼的人均營收90萬元,全公司收入15億。你們看,快遞箱上一張小小的單子,就創造出了一個蠅頭微利出奇跡的傳奇!

03

環保紙箱的創意

2017年5月,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一個拉鍊紙箱受到了馬雲的點贊,從此它成為了商家加入天貓綠色品牌聯盟的標配。

一撕得拉鍊紙箱是什麼東西?

我們收快遞都有這樣的體驗:紙箱包裝過度,在消耗包裝材料的同時,劣質的膠帶和膠水還會給我們的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傷害。

一撕得就是這樣一個紙箱,在紙箱上裝上一條拉鍊,讓你收到快遞的時候一撕即開,不僅非常方便,而且還十分環保。大家可能不知道,正是紙箱上纏繞的塑料膠帶造成了紙箱回收非常麻煩,必須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清除上面的膠帶,很多企業因此放棄了回收。

不止於易撕,一撕得還發明瞭一種雙向波浪雙面膠,再也不用擔心開快遞時被劃傷。更厲害的是,它還研發了一種適應零下40度至零上80度環境的變溫膠系,即使是到了東北和西伯利亞,快遞箱都能穩穩地粘合,保證東西不掉出來。

一個上百年沒有動過的紙箱,就這樣迎來了改變。

知名經濟學家許小年曾說過:“不僅蘋果是創新,老乾媽也一樣是創新。”這句話同樣適用一個快遞箱。千萬別小看一撕得,它擁有40多項技術專利,除了馬雲,國家郵政局都罕見為它站臺。

國家郵政局的站臺是有道理的。每年,中國消耗的快遞包裝箱都是上百億個,產生的垃圾近千萬噸,消耗的封箱膠帶連起來可繞地球赤道一千圈。

我們上面說過,因為膠帶濫用,中國的紙箱只有20%可以回收,剩下的要麼燒掉,要麼直接丟向了大自然,這對環境來說是多麼大的傷害!

而一撕得剛好提供了紙箱浪費和汙染的解決方案,2017年雙十一,它一天賣掉了1億個環保紙箱,唯品會在用,李子柒在用,李佳琦的直播間也在用。

一撕得的包裝盒上有一句話:“雖然改變包裝不能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向環保邁出的每一步都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深深敬意”。

一個快遞紙箱,不僅體現了我們保護環境的理想,也為自己創造了無法估值的商業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