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古代盜墓技術

隨著《盜墓筆記》和《鬼吹燈》這兩大挖墳小說相繼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人們再次燃起了對"挖墳"話題的興趣。而,真正的考古隊的古墓挖掘技術永遠比不上盜墓賊,這可能是是因為考古有著保護墓葬的因素。

在古代,不管是中國,還是地球另一端的埃及,有錢有權的人都傾向於"厚葬",即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入殮,正所謂"死後猶生",活著時候有什麼待遇,死後也要有什麼待遇。相比之下,可憐的歐洲皇帝們由於地窄人窮手下缺,就只能帶著一本聖經和一把破劍,頂多穿一身活著時候沒機會穿或捨不得穿的華麗袍子,葬在小塊的墓地中了,罕有華麗的陵寢。

埃及的古墓幾乎被探險家和科研人員挖了個遍,而中國的古墓貌似也好不到哪裡去。從古至今,古墓一直有無盡的魅力,引得一波又一波的人不顧"偷墳掘墓斬立決"的風險,為了一夜暴富,也要昧著良心掘墓。那麼,"發掘古墓"這個行業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呢?這行又有什麼專用的道具和技術呢?

曝光古代盜墓技術

根據目前的史料,早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有人從古墓中挖出玉石印章,這一小打小鬧的事件或許開啟了挖墳的先河。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就曾經記載過一個叫作"田叔"的人,靠挖墳發家,積攢了鉅額的財富("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這還不算是最生猛的,有些盜賊甚至挖開了商朝的開國之君"成湯"的墳墓,真正做到"挖了人家的祖墳"。

據記載,在中國歷史上有幾次挖墳高潮。西漢末年,赤眉軍攻入長安,"發掘諸陵,取其寶貨",毀掉了多座西漢皇陵。由於用玉匣裝殮的屍體,腐爛程度較低,有些赤眉軍甚至還做出了侮辱屍體的行為。到了東漢末年,董卓在隴西發展出自己的勢力,為了擴張自己的軍隊,這位來自西北的大胖子偷偷挖掘了很多東漢的皇家陵墓,後來他逐步成為當朝太師,獲得了比皇帝還大的實權,於是開始連西漢的皇陵也不放過,把漢武帝的墳也刨了。

古人開掘墳墓有那些技術?

民國時期的東陵大盜孫殿英,用炸藥等現代武器打開了慈禧墓和乾隆墓,可是,在沒有高科技武器又不能大張旗鼓點火藥的古代,人們如何挖開結實的古墓呢?

梁孝王"劉武"的墓門被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曹操的挖墳小組是怎樣打開它的呢?現在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從類似的例子中推測。江蘇徐州龜山的西漢楚王"劉注",其夫妻墓是將龜山鑿空建成的,墓道也有巨型石塊堵塞,每塊重達六七噸。可惜這沒有什麼用,這墳還是被人盜了。原來盜賊在石塊上鑿著牛鼻一樣的孔,可以穿過繩子拉動石塊。至於怎麼拉動的,可以理解為大量的人一起拉,再配上油脂等潤滑物,就能把石塊拉動了。具體的原理或許和埃及人造金字塔差不多。

曝光古代盜墓技術

當然,大部分盜墓者並不像曹操這麼財大氣粗,一呼百應。如果只有幾個人該怎麼辦呢?《清稗類鈔·盜賊類》中記載了廣州劇盜焦四,帶著十幾個徒弟,在打雷時讓徒弟們站在不同方位,如果有人聽到腳下有隱隱回聲,則表示地下有大空穴,以確定墓室位置。其具體原理與樂器的共鳴腔類似。確定位置後,他們會在墓旁打一個豎井,然後再打一個橫井,一直挖到墓室,因為那裡通常是最脆弱的地方。根據土的味道也可以判斷墓穴方位,有些盜賊可以通過聞嗅土的味道,來判斷是否有墓葬在此。

如果土質疏鬆,打出的盜洞很有可能塌陷,有些高手便將竹條紮成三角形的框,用許多框疊在一起排成長龍,撐住盜洞的內部,再利用自身如蛇一樣的柔韌性,在竹子隧道中穿行。

曝光古代盜墓技術

盜賊團隊的內部有時候會起內訌。在進入墓室的人把寶藏遞上來後,外邊的人有可能殺死他,從而可以少分一份。當然,入墓的人也常常藏有私心,把一些小件玉器夾在腋窩、臀溝或含在嘴裡。雖然這樣能防止玉器由於溫差原因開裂,但是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所以有經驗的捕快看到某些人嘴部生一種特殊的瘡,便知道他幹過這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