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真是个包装炒作的小能手

《阳明心学门人录》第1期:王艮

自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阳明心学”以来,这门学问逐渐发扬光大,成为了明朝中晚期的一门儒林显学,形成了与宋儒理学分庭抗礼之势。但王阳明病逝之后,“阳明心学”逐渐分出了八条支流,被称为“王学八派”。其中最为著名、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学派叫做“泰州学派”,其创始人名叫“王艮”。

“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真是个包装炒作的小能手

泰州风光

这个“泰州学派”不仅在学术上影响力大,而且在政局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嘉靖皇帝沉迷道教,躲在深宫修道练玄二十多年不上朝。他最信任一个名叫“蓝道行”的道士。此人虽为道士,但也是泰州学派门人。后来正是此人,在“内阁次辅”徐阶(当时的内阁首辅是大奸臣严嵩)的授意下,与另一位名为“何心隐”的泰州学派门人,一起设计将严嵩弹劾下台。因此可以说,“泰州学派”为“严党”的倒台和徐阶、张居正这些名臣的上台,做出了重大贡献。

“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真是个包装炒作的小能手

泰州风光

王艮,号“心斋”,是王阳明的亲传弟子。他个性高傲,颇有些倔强叛逆,在王阳明的诸位亲传弟子中,最为较真,如果他不认同老师的话,就会认真地和老师辩论,寻根究底,一定要把问题辨析清楚,方才干休。因此,他可谓是一个思想独立、绝不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人。也正是由于这种性格,他最终才能在王阳明学问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开创出“泰州学派”。

谓“泰州学派”,其实和其他几个王学流派在学问主干上并无明显差别,只是在一些学问枝节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而且各派在收徒讲学的过程中,夹杂了一些各自的“私货儿”。而“泰州学派”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亲民”!

“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真是个包装炒作的小能手

泰州风光

在王阳明的众多亲传弟子中,王艮的身份地位其实并不算出众。他是一介布衣之身,既无科举功名,也无任何官职,相比于其他很多拜王阳明为师的进士、官员,就显得逊色了不少。但是,为什么偏偏这个布衣之身的王艮,开创了王学八派中影响力最大的“泰州学派”呢?其中的关键,就是这个学派非常亲民,招生工作做得好!下面,就介绍一下他与众不同的招生经验。

经验1:招生范围不限。

明朝时期,论经讲道是读书人的事,社会底层的贩夫走卒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比如王阳明的亲传弟子,基本都是读书人,而且其中还有不少进士、高官。但是王艮在讲学过程中,不设招生门槛,市井之徒、贫民百姓、烧火做饭的、当佣人的、种地砍柴的、做小买卖的、抓虾捕鱼的、和尚道士,都可以跟随他学习。说白了,王艮之所以把“泰州学派”做的这么大,走的是一种类似于“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真是个包装炒作的小能手

经验2:红人包装。

王艮在讲学传道时,非常注重自身形象的包装,俨然是圣人降临的规格。他的穿衣打扮和车马出行,全都按照《礼经》所描述的礼仪来执行。如果说现在的人喜欢搞“汉唐”的复古风,王艮当时走的就是“上古春秋”的复古风。甚至在他坐定讲学时,还要焚香,营造出一股高端和神秘的氛围。这一套搞法,即使放到现在,也能分分钟成为网络红人了。

甚至,有一次搞得连王阳明都有点看不下去了,于是找了个机会用一句话揭穿了他的伪装:“你只不过是想出名而已。”

“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真是个包装炒作的小能手

网红

经验3:既唬人、又让你挑不出刺的广告。

我们直接来看看王艮的招生广告,内容是:“此道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不以老幼贵贱贤愚,有志愿学者,传之”。短短一句话,却相当唬人。所讲授的内容是从“三皇五帝”到周公、孔子一路传下来的“绝世秘籍”,而且不设招生门槛,无论老幼、贵贱、贤愚,都可以来学习。

乡下人闲着也是闲着,那就来听听呗。结果一听,感觉还真的挺有道理,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传了将近半个世纪以后,“泰州学派”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王阳明本人。而其中的佼佼者,诸如赵贞吉、蓝道行、何心隐、罗汝芳等人,更是对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真是个包装炒作的小能手

广告

人物点评

总的来说,虽然王艮本人一辈子没有入仕,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但是他尊师重道,在王阳明病逝后,用心帮忙料理老师的丧事,并且大力宣扬老师的学说,通过开创“泰州学派”,最终将“阳明心学”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间接对明晚期的政局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可以改变一个国家,这句话很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