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莊街道中小學老師聆聽陳興華老師報告

11月9日,有幸聆聽了青島大學心理學教授陳興華教授《做孩子和家長成長的引領者》的報告。我深深地被陳教授豐富的案例,精彩的分析,有趣的互動,生動的剖析所折服,也給他清晰條理生動的語言,機智的課堂調控而吸引。

丁莊街道中小學老師聆聽陳興華老師報告

通過聆聽報告讓我明確了一下認識:

家庭關係的和諧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起著決定作用。人的心理發展速度是0——3歲已形成60%,3——6歲達到80%,6——12又形成10%,12歲以後只形成10%。以上數據就可以說明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所有親子矛盾,都是家庭矛盾的體現。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後的教育中,要加強對家長的教育。

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和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己所不欲”未必是“人所不欲”,教育應達到的是“人之所欲,施之於人”,要和孩子平等的進行對話和交流,明確孩子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丁莊街道中小學老師聆聽陳興華老師報告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該有界限。中國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界限感。是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責任和被需求感,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分離,分離的越早,就會讓孩子體驗到更多的責任和價值。

做最好的自己。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只有父母以身作則,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讓孩子有更多的自信,對待自己的學習生活。

成功與失敗最大的差別在於自己的語言和行動,讓我們祈禱行動起來擺正自己的位置,做最好的自己,更多的能力去守護我們的家人和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