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壓,都是正常的就沒事嗎?錯,有一個數據需要看

張先生高血壓十多年了,剛發現血壓高的頭幾年,覺得自己年輕對高血壓也沒太在意,直到單位有一位同事上班時突然暈倒,送到醫院沒搶救過來,是因為高血壓引起了大面積的腦出血,讓他感覺害怕了,才開始服用降壓藥,自己還購置了一臺電子血壓計時不時測測血壓,基本上也都在正常範圍內。

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壓,都是正常的就沒事嗎?錯,有一個數據需要看


可最近一段時間,張先生經常感覺心慌,有時還喘不上氣,走的路稍多一點就氣喘,結果到醫院一查被診斷為了冠心病。張先生有點想不通,自己的血壓控制的還可以,為啥還是得上了冠心病?

這樣的問題相信也是不少高血壓患者的疑問,事實上:高血壓的治療絕不是僅僅所血壓降下來就可以,最終的目標是阻止與延緩多器官病變的發生,而這些病變發生的病理基礎都可歸因於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

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壓,都是正常的就沒事嗎?錯,有一個數據需要看


在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的過程中,高血壓是基礎,它對血管內皮的損傷為脂肪沉積創造了條件,這些沉積的脂肪發生炎性反應後會形成脂質化物質,破壞並取代血管的正常組織,血管就將失去正常的功能,或堵塞管腔導致血流中斷,或破裂出血引起出血性疾病。

因此,把血壓降下來,是高血壓治療的基本要求,高血壓患者對此也非常重視,不少患者還自行購置了電子血壓計經常測量血壓,但是隻是關注了電子血壓計上顯示的血壓讀數,對另一個心率的讀數並不在意。

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壓,都是正常的就沒事嗎?錯,有一個數據需要看


事實上心率的快慢對高血壓患者來說,與血壓的高低同樣重要。道理其實很簡單,血壓對血管內皮的刺激,在心率加快時,一是衝擊血管的次數就會增加,二是血管本身也會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血管受到損傷的風險便會增加。

臨床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心率高於80次/分鐘,每增加5次/分鐘,發生心梗和猝死的風險就會增加14%;心率大於84次/分鐘的高血壓患者,比心率小於65次/分鐘的患者,冠心病的發生風險將增加1倍,由此可見控制心率對高血壓患者的重要性。


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壓,都是正常的就沒事嗎?錯,有一個數據需要看

因此,《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高血壓治療要求是血壓與心率雙達標,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已經發生了心腦血管病時,在嚴格控制血壓的同時,要把心率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比如:

  • 僅僅是血壓升高者,心率應至少保持在80次/分鐘以下,力爭控制在60次/分鐘為最佳
  • 高血壓合併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病者,心率應至少保持在70次/分鐘以下,理想心率應小於60次/分鐘

當然,高血壓患者的心率並非越低越好,不能低於50次/分鐘。需要知道的是,這裡所說的心率是指安靜狀態下的靜息心率,運動時心率會加快,以保持在最大心率的80%為宜。最大心率可用170減年齡來簡單計算,比如60歲的人,運動時最大心率為170-60=110次/分鐘,則運動時心率保持在88次左右為宜。

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壓,都是正常的就沒事嗎?錯,有一個數據需要看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在每次測量血壓時,除了記錄血壓的高低,還應當把心率的讀數一併記錄下來,把這兩個數據都提供給醫生,才能更加準確的評判高血壓的治療效果。對於心率不達標的高血壓患者,應在進一步加強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在醫生指導下及時加用減慢心率的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