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二战后,美国从海外作战归来的白人军官到美国西海岸进行巡回演讲,试图用演讲的方式宣传日裔军队的英勇事迹,减轻美国民众对日本人的仇视心理,在巡回演讲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名中尉在演讲时,台下的一位农民问:“一共有多少日本人被打死了?”中尉回答到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排里一起作战的美籍日本士兵除了两个以外,其他的全部牺牲了,但是这个农民听了之后没有丝毫感动,反而说出这样一句话:“真XX的可惜,没把那两个也打死。”

那么从这件事中,大家可能有疑惑了,为何美国人在日裔参军英勇奋战之后,仍然要歧视日裔?这就要从二战的那一段历史说起了。

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日裔被送往集中营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直接导致美国太平洋舰队伤亡惨重,恼羞成怒的美国向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次事件直接导致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将二战推向高潮。

偷袭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FBI直接拘捕了737名日侨和日裔,直至1942年1月,一共逮捕了5534人,广大美国民众对在美国居住的日本人表现出强烈的歧视和愤慨,尤其是极易受到日本袭击的美国西海岸的各州,反应最为显著。他们辱骂日本人、对有官职的日裔进行革职、聚众砸烂所有日本人开的商店、到日本人的住所挑事,甚至保险公司自行注销日裔的保险单等等,美国的各行各业都在强烈抵制日裔。

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1942年2月,罗斯福签署9066号法令,该法令称要将10万多名日裔迁到美国内陆,该法令一出,内陆各州纷纷表示不接受日本人,于是美国将日本人全部迁入了15个集中营中,这些集中营都在偏远地区,荒芜的欧文斯山谷、贫瘠的内华达山脉东部、以及偏僻的图利湖畔等地区,日本人在那里遭受着残酷的待遇,生活不能自足,食不果腹,这里全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简陋的木结构营房,生活条件十分简陋,日裔认为自己怎么说也是美国公民,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待遇,但是美国政府并不给予理会。

直到1943年1月,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取得了完全的优势,日本对其造成不了任何威胁,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宣布:美籍日本人可以加入美国陆军参战,已经绝望的日裔终于再次看到了希望,该政策一出,就有1200多名美籍日本人报名参军,他们希望通过参军的方式赢得美国人的信任,改善自己的生活,不得不说美国人非常会利用人性的弱点,他们知道必定会有很多日本人参战希望通过这种做法得到美国人的肯定,而对于美国来说,日裔参军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

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事实证明,日本人确实战场上为美国立下汗马功劳。二战中,日裔军基本被分在100步军团和422步军团中,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442军团,曾经在瓦斯杰斯战役中,用700条人命的代价换取200个被德军包围的得克萨斯州的美国士兵,比例为7:2,用7条日裔人命换2条美国大兵,颇有“拯救大兵瑞恩”的意味在。

也因此422军团被美国尊称为“德克萨斯州拯救者”,而且在战术上,日裔军的行为再次震撼美国人,在意大利战场上,422军团仅用一天时间就攻破了德军的哥特防线,接着一路将德军逼到波河流域。

日裔军队因为在二战中的“为国奋战精神”,一共获得3600枚紫心勋章,7次受到总统部队的嘉奖,还有许多其他勋章表彰,数不胜数,堪称具有传奇色彩的军队,442军团也是也是美国陆军历史上获得荣誉最多的团级部队。并且据数据显示,日裔美军在参战中死亡率高达20%,开头的故事也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日本人为了讨好美国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皈依者”狂热是一种悲哀,民族意识淡薄崇尚美国精神,身上流着日本人的血却和自己同民族的人刀兵相向,这种让人感到悲哀的群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还存在。德军也想不到最终竟会向这样一群低矮的日裔美国人投降。

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二战结束后,凯旋的日裔美国人以为自己的骁勇善战能够改变美国民众对自己的印象,没想到,回到美国之后,罗斯福总统虽然认为已经没有必要拘押日裔美国人,并在二战末期的1944年就已经开始释放了一些人但是并没有撤回9066号法令,美国老百姓依旧对他们采取歧视打压的态度,他们被没收的财产早就不知去向,即使身上的勋章再耀眼,对于美国人来说,似乎毫无意义。那些退伍的日裔军人甚至本美国民众当街殴打,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位断了一只腿日裔出门被美国人无故殴打,引发了许多人的愤慨。

因此,日裔美国人从讨好美国转变为了为自己的讨回公道,直到1976年,福特总统废除了9066号法令;1988年,美国同意对二战中的日裔美国人进行赔偿,但是40年过去,很多日裔美国人早已不在人世,这个迟到的表彰也并非美国心甘情愿的做法,亚裔在美国人眼里,地位仍然低下,甚至有时候连非洲裔黑人都不如。

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图片截图字观察者网文章《杨安泽:身为亚裔“有点羞耻”,遭种族歧视不要反击》

有的分析认为,白人对黑人多少有一些负罪感,而亚裔来到北美大陆,客观上是外来者,成为了“抢饭碗”的,再加上美国和日本交锋,在国仇家恨之下难免产生冲突。

然而我们从事实上看,日裔在二战中的英勇表现确实让一些美国人敬佩,但美国老百姓显然将这种英勇看做是亚裔逆来顺受性格的一部分。

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图中英文意思:在城市骚乱中,我会像屋顶上的韩国人一样自卫!

所以客观事实是,在二战结束后对于亚裔的种族歧视仍然层出不穷。一些亚裔美国人也因为自己不够有“美国性”,而深感耻辱。所以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竟然要向美国人“表忠心”,要“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是美国人”。

非要站在这些亚裔的角度思考解决方案的话,我想借用一位先生的一句话:

“抛弃幻想,准备斗争”。

要记得“入关后自有中原大儒为我所用”,只有比别人强大,才有话语权,而不是卑躬屈膝的征求别人的认可,这样对事态毫无用处。

要像韩裔在1992年洛杉矶暴乱中展现出的不妥协和英勇那样,坚决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7条日裔命换2条美国大兵命,二战后日裔的社会地位真的变高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