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如何精確選擇企業和崗位

應屆生,如何精確選擇企業和崗位

找工作,是每個人的人生大事

【導讀】如果求職是一場戰役,最重要的戰略就是找到你真正的需要攻克的目標。如何在浩蕩公司堡壘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目標,從而集中優勢兵力,直搗黃龍,實現戰鬥力最優化戰果?請讓我們通過職業要素法,一起撥雲見日!

原文

實際上,求職行為本身是一個質變的開始,類似於求偶預示著生理方面的成熟,求職作為學生向社會人過渡的階段,背後也代表著不管主動或者被動,你必須在心智方面逐漸成熟起來。學生時代的試錯成本並不大,所以很多同學求職的時候還帶著明顯的學生心態,比如不能承擔責任,遇事找理由,幹活挑肥揀瘦等等。但請大家一定要記住,在社會上你的一舉一動都讓別人對你有一個標籤式的評價,而這種評價往往會出現在見面時間不長的第一次會面當中。面試就是第一印象定律作用最強的時間段,你的任何舉動和細節都有可能給HR帶來對你某方面的印象評價,而且這樣的評價很有可能你是沒有機會再去影響和改變的。所以在這裡,我希望大家重視每一次的面試機會,做盡可能周全的準備,端正求職的態度。

對於學生來說,求職季一般會有4個月左右。在我看來,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拿到一個滿意的offer;二、通過主動或者被動的求職準備和思考,找到相對適合自己的職業規劃道路。我解釋一下這個被動,在你求職面試的過程中,HR通過面試過程以及結果給你的反饋,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你自我定位的修正意見,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閉環反饋系統逐漸修正自己的求職目標。

可能有很多同志會問,這兩個目標哪個更重要?可能不同人有不同答案。如果多思考一點的話,一定是找到方向比奔跑起來更重要。我個人也比較傾向於後者。當然,並不是說放棄第一個目標,而是說,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我定位上面。如果這樣,你在剛進入求職季遇到的挫折的時候會調整心態,享受這樣的過程,會分析每一次求職過程的得失。在拿到offer時候能夠冷靜判斷,不管待遇多好或者平臺多大,也不會影響你評價工作好壞的標準。如果你足夠努力,相信一定能在求職季的最後階段選擇你最滿意也是最適合自己的offer。人生中那個過程不是這樣的呢?

雖然我現在可能說的頭頭是道,但是自己找工作的時候也存在茫然海投的現象,也會焦慮著急,但是回過頭來看,這些都是性格磨礪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下面著重跟大家分享一下通過職業要素法定位自己的目標公司和崗位,進而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對少數適合的公司和崗位進行更加精確的瞭解和麵試準備,幫助你在有限精力的情況下,能夠最大限度的接近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

首先把相關職業要素羅列出來,然後根據這些職業要素對自己的重要性,依次進行排序,最終比照目標企業在各個要素中的不同權重做出決定。比如我,我的職業要素,依次是:城市,行業,崗位,企業性質,發展平臺,薪資。每個人可能職業要素都是不同的,比如有人把父母親朋的建議看的很重要,有人則喜歡加班多工作內容充實的崗位,有人喜歡工作內容本身不能影響生活質量,等等,不一而足。充分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的需求,是做合理合適的職業規劃的前置條件。

下面就讓我們按照職業要素依次進行分析。

1、城市

第一個是城市,城市從大的範圍劃分可以化為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其他城市。如果你的學歷還不錯而自己又足夠努力,相信,在二線以下的城市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就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選擇這樣的城市,生活的性價比會相對較高。而一線城市跟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巨大的物質壓力,同時也伴隨著無與倫比的資源量。一個人能夠從他所在的城市中吸收多少營養,是由每個人對環境資源的利用能力決定的,而對環境資源的利用能力恰恰又是由人的性格和閱歷決定的。

環境資源的利用能力如何通過現實的方式進行衡量?我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方法。例如,你在上海上學或者其他地方上學,上學期間不同城市對於你自己的資源積累差別是否巨大?對你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什麼幫助?你是一直呆在實驗室當中,還是因為其他人都出去實習你也去實習,還是你利用每個週末主動的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參與像和君這樣的精英培訓機構,找各種各樣的人交流?在同樣的實習崗位上,有的人把自己本職工作做好正常上下班,有的人就利用工作平臺去接觸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同事,在這裡我分享一下我們上海匪三班一位同志的例子,她曾經在廣州花旗銀行實習,利用這樣的實習機會,她招聘了全廣州最優秀的一批同學進來實習並相識,後來成為很好的朋友,如果單單從職場比較功利的角度考量,她其實是藉助了企業平臺對一線城市廣州進行營養吸收,吸收的方式就是搭建基於大城市人才彙集效應的人脈關係網絡,從而助力以後的事業騰飛……所以請你客觀的評價自己,不要被花花世界所吸引,上海北京都是不錯的城市,城市的包容力可以允許任何一個類型和階層的人在其中生活,不會有如同高考一樣的分數門檻幫助你被動選擇適合的目標院校,我一直覺得一個優秀的文科生去花時間學大學物理也不一定是最正確的選擇。

我個人目前也是比較喜歡上海的,留在上海工作。雖然有過因為生活壓力的動搖,但是最終還是沒有選擇離開,拿的兩個外地offer純粹是為給自己一點淡定的感覺,因為外地企業來上海招聘行程很快,上午、下午各一個面試,晚上就簽約了。有了這兩個offer墊底,我心裡比較有底氣,所以後期的發揮也越來越好。

2、行業

關於行業的看法,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個行業是屬於朝陽、夕陽還是晚霞,其實都是你根據你所接收和蒐集的信息進行的主觀判斷。先生在大課中,也教會我們一些判斷產業和行業發展趨勢的方法。例如根據人均GDP軌跡尋找,或者根據年齡結構尋找,或者根據政策導向尋找,或者根據經濟發展階段尋找。先生講的很好,我就不再贅述。我個人比較看好新能源、醫療和汽車行業。看好新能源是因為歐美國家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的時候迎來新能源行業的黃金期而現在中國人均GDP達到了8000美元;看好醫療行業是因為中國的人口結構趨向於老齡化和大家的醫療意識在增強;看好汽車行業是因為是剛需且人均汽車保有量對比我們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找到自己喜歡、看好的行業,不僅有利於你在行業內進行知識的積累,對於整條產業鏈有全生態的把握,同時你也會更有信心和耐心的走下去。

3、崗位

崗位,做什麼樣的崗位最合適是由你的性格決定的。而你的性格又是由你這二十多年來成長環境、成長經歷和某些先天要素決定的,而個人性格是最容易被承認卻又最難被精細化認識同時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素。大多人想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就是因為對自己的認識不夠深刻和透徹,在這裡給大家推薦樂嘉的《本色》這本書,讀完之後也許你可以更有勇氣的剖析自己。在這裡也給大家推薦一種方法。如果把人的能力簡單分為三種,分別是體力、腦力和心力。每一種工作都依靠這三類能力支撐起來,但是需求的權重不同。心力旺盛的人適合做跟情感有關、拉動資源的工作,更適合團隊作戰;腦力強大的人適合做深入研究、強邏輯的工作,更適合單兵突圍。程序猿和科研人員就是對腦力和體力要求較高,運營則是心力+腦力,銷售則是心力+體力,所以在定位崗位之前,應該對自己的能力結構有一個全盤的把握,自己的優勢究竟是心力,腦力還是體力。也就決定著,你是選擇研發還是管理,運營還是銷售,待人還是接物,希望每位同志都能想清楚。我有意向管理或者銷售類傾斜,事實證明,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在求職的時候也在銷售崗位的應聘上表現出明顯相對優勢。


4、企業性質

企業性質大概可以分為國企,外企,合資,私企等等。工作時候的職場大環境,有點類似於小時候成長的家庭環境。這樣類比,大家也許更能意識到職場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和改變,企業性質以及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人對一個職場新人的塑造能力是非常可怕的,作為群體動物的人對於群體的同化能力是非常難以抵抗的。如果你是一個自律能力很強,在學生時代就能通過自我規劃達成除學習之外的其他目標,那麼你選擇任何類型的企業都問題不大;但如果你一個需要外界強制力幫助你進步的人,而你又有一個相對比較強的成功慾望,我建議你選工作強度比較大的企業。我有很多同學最終選了待遇較好的國企、合資企業等,但是生活節奏和進步的速度都明顯感覺到慢了下來,有的人如魚得水、有的人閒的蛋疼。。。對於企業性質,我比較贊同先生的看法,未來二十年一定是中國企業的天下,在其他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建議你選擇強勢的民企或者勵精圖治的國企。

5、發展平臺

職業發展是有勢能的。而每一份工作所選擇的

平臺就決定了這個發展階段與下一個職業發展階段的勢能差。或者換句話說,初始狀態勢能越高,你想改變自己的職業狀態也越容易。剛開始進入大平臺,集聚比較大的勢能,對於你整個的職業規劃一定是相對有利的。當然大平臺並不是必須的,大平臺會限制你的自由度,規範你的成長路徑和成長時間。如果你對自己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期待及驅動,在任何平臺中都能尋找自己的相應的位置和機會;或者希望自己的能力建設是以個人素質模型為核心,儘可能少的依賴平臺,這樣的同志建議你選擇發展比較快的中小型企業。

6、薪資

薪資大家都明白,不多說了。

以上舉例說明的職業要素,每個人可以按照重要性不同進行排序,依次進行斟酌。如果你把你看中的所有要素按照順序依次想清楚,相信你對自己一定有了一個先對明確的定位,定位明確了,其實就已經成功了一半。還是那句話,方向對奔跑更重要,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注意,並非重要或者不重要,而是重要與更重要。上述分享給大家的方法,對於任何抽象領域,如能力、城市等的劃分都比較粗糙,希望同志們能夠借鑑思考方式,對於各領域進行更加精細化的劃分,你將會分析的更加準確。

廢話說了這麼多,就是希望大家在求職季擺正心態,樹立目標要從長遠考慮,找到自己適合的職業方向,牛逼的offer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就算現在沒有準備好,在三年五年之後你能完全想清楚,相信你仍然能領先99%的人,因為太多人喜歡用戰術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我見過很多同學曾經做了非常滿意的職業規劃,但是在華為海外銷售的40w年薪面試,還是改變了初衷,並非說華為海外不好,難道每個人是適合海外銷售這樣的崗位麼?所以當定位比較明確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其他因素所誘惑,理性判斷自己的職業起點。大家可以想想我們非常熟悉的雲海餚餐飲,老闆也是我們和君的學長,大一當服務員,大二當廚師的幫手,大三學肉食果蔬的進貨,大四創辦雲海餚,獲得上千萬風投。這就是典型的思考清楚精確職業定位的例子,這相比很多同學在學生時代不斷嘗試各種各樣的實習和兼職、最後拿到一個不錯的500強offer,相信每一位心理都有了自己的判斷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